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书扔下丈夫儿子不辞而别,丈夫张文裕翻遍北京城找不到人,1

如梦菲记 2025-08-13 17:18:20

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书扔下丈夫儿子不辞而别,丈夫张文裕翻遍北京城找不到人,17年后,一个白发老太太站在家门口,儿子愣住了,突然冲过去抱着她嚎啕大哭。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0年的一个普通夜晚,张文裕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推开门却发现家里静得异常,平时这个时候,妻子王承书总是在厨房忙碌,三个孩子围在桌边写作业。   可今天,只有孩子们茫然地坐在那里,桌上放着一张纸条:"工作需要,离开勿念",张文裕拿着纸条看了又看,字迹确实是王承书的,可这简单的八个字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问孩子们,妈妈有没有说什么,孩子们摇摇头,说妈妈收拾了一个小包就走了,什么也没解释。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文裕几乎把北京城翻了个遍,他跑到王承书工作的原子能研究所,同事们都说不知道她去哪了。   他报了警,警察也帮着找,可一点线索都没有,夜深人静的时候,张文裕常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看着王承书的照片发呆,心里满是疑问和担忧。   其实这个突然"消失"的女人,来头可不小,王承书1912年出生在上海的书香门第,从小就是个学霸,1930年考进燕京大学物理系,是班里唯一的女生。   1939年她嫁给了张文裕,这个男人后来成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老师,1941年,王承书拿到密歇根大学的奖学金,师从诺贝尔奖得主乌伦贝克,在国际物理学界小有名气。   她的导师甚至说过,如果她继续留在美国,拿诺贝尔奖是早晚的事,可新中国成立后,王承书和张文裕都想回国。   美国政府自然不愿意放这些人才走,王承书连写了15份申请都被驳回,还派人监视她的一举一动,直到1956年,通过外交努力,44岁的王承书终于带着家人回到祖国,进了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   回国后的王承书可谓是国家需要什么她就学什么,原本研究气体分子运动的她,因为国家要建设热核聚变研究室,二话不说转了行,她边学边干,用两年时间就为中国的热核聚变研究打下了基础。   可到了1960年,情况又变了,苏联撤走专家,中国的原子弹研究陷入困境,制造原子弹的核心材料浓缩铀生产遇到难题。   钱三强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能接手这个绝密任务,这意味着要隐姓埋名,与家人断绝联系,甚至连通讯地址都没有,就这样,王承书留下那张纸条,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十七年里,两个世界在平行运行着,张文裕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家里的陈设一直没敢动,王承书的照片始终摆在桌上。   孩子们从最初的"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慢慢变成了"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们了",每次有人问起,张文裕只能说,妈妈是爱你们的,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而在遥远的兰州504厂,王承书正在戈壁滩的简陋帐篷里,用着手摇计算机进行研究。   那里风沙漫天,条件艰苦得要命,长期在核辐射环境下工作让她的头发迅速花白,脸上也布满了皱纹,她和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计算研究的草稿堆得比人还高。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王承书的研究成果发挥了关键作用,可她的任务还没结束,钱三强又请她参与同位素分离研究,她依旧说了声"我愿意"。   1978年,一个消瘦的白发老太太出现在那个熟悉的家门口,孩子们听到敲门声开门,看到眼前这个陌生又熟悉的老人,一时愣住了。   这真的是妈妈吗?十七年的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曾经的黑发如今已是满头银丝。   认出的瞬间,大儿子突然冲过去紧紧抱住她,嚎啕大哭起来:"妈,真的是您!这些年您到底去哪了?"   其他两个孩子也围了上来,一家人哭成了泪人,正在这时,张文裕从外面回来,看到这一幕,这个一向坚强的男人也忍不住落泪了,他没有一句责备,只是默默走过去,轻轻拥抱了妻子。   王承书回来后,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原来她这十七年一直在为国家的核事业奋斗,参与了原子弹最核心的技术攻关,为了保密,她不能与任何人联系,甚至不能留下任何通讯方式。   这十七年错过的岁月永远无法弥补,孩子们从小学生变成了大学生,夫妻间最美好的中年时光也就此错过,可张文裕从来没有埋怨过,因为他了解妻子,知道她的选择一定有她的道理。   晚年的王承书依旧保持着简朴的生活,她把积攒的十万元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1994年去世时,连遗体都捐献给了医学研究。   王承书的故事其实是那一代科学家的缩影,他们用青春、用家庭、用一切最珍贵的东西,换来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尊严。   那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而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今天我们享受的和平安宁,正是这些曾经"消失"的人用生命守护来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国青年网——中国核事业耀眼的女性!她被认为能获诺贝尔奖,一生说了三次“我愿意”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