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树妖

小侃间 2025-04-03 21:02:44

宋朝时期,在云南的大山中有一个桃源村。村中的年轻媳妇阿珍,从千里之外的开封远嫁而来。因地域差异,阿珍的生活本就艰难,可结婚不到一年,丈夫竟突然被病魔夺走了生命,留下阿珍与婆婆黄氏、小叔子阿毛共同生活。

自从阿珍的丈夫离世,黄氏整日唉声叹气,时常斜着眼打量阿珍,把她当作心怀不轨的外人,处处提防。一天夜里,黄氏把阿毛叫到跟前,压低声音说:“你哥走了,可阿珍还年轻,她迟早会改嫁。咱们家就这点家底,你以后还要娶媳妇,不能让她在咱们家白吃白喝,得赶紧把她轰走!” 阿毛挠挠头,犹豫道:“娘,嫂子怪可怜的,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 黄氏眼睛一瞪,骂道:“我这还不是为你好,为了以后能给你娶上媳妇,让我抱上孙子!” 阿毛一听,觉得有道理,虽然嫂子平日对自己不错,但一旦改嫁,就不再是自家人了。于是,他和黄氏达成共识,准备把阿珍赶出家门。

第二天一大早,黄氏就冲进阿珍房里,把包袱一扔,尖着嗓子喊道:“阿珍,我儿子没了,我们家养不起闲人。你收拾包袱,赶紧回娘家去吧!” 阿珍又惊又气,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娘,我没做过对不起家里的事,为什么要赶我走?” 黄氏别过脸,冷冷地说:“你是没做过对不起家里的事,但你也没为这个家做过什么贡献。赶紧收拾东西走人,反正不能赖在我们家!” 阿珍还想再求情,黄氏随手抓了几件她的衣服,塞进包袱里,然后连人带包袱推到了门外。

阿珍来自千里之外的开封,当年跟着贩卖茶叶的丈夫远嫁至此,本以为能收获幸福,没想到落得如此下场。如今她身无分文,根本没有盘缠回娘家。无奈之下,她背着包袱,失魂落魄地来到村外的山上,打算先搭个窝棚栖身,再找机会赚钱,攒够盘缠回娘家。

在山上找了好一阵,阿珍才选中一块相对平缓空旷的地方,动手搭建窝棚。刚扯了两根树枝,尖锐的树枝就划破了她的双手,鲜血直流。阿珍望着满手伤痕,想起自己的遭遇,泪水夺眶而出,坐在地上,抱着头放声大哭。

正哭得伤心时,阿珍感觉有人在拍她的肩膀。抬头一看,是一位穿着长衫的书生。书生白白净净,长相儒雅。书生见阿珍抬起头,便开口问道:“姑娘怎么哭得这么伤心?发生什么事了?” 阿珍忙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抽抽噎噎地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书生皱着眉,叹口气说:“太不像话了!你这婆婆也太绝情了。” 接着,他看了看阿珍还在渗血的手,说道:“姑娘,你手都划破了,我来帮你搭窝棚吧。” 阿珍有些不好意思,不想麻烦别人,但看看自己的手,便没有拒绝。

书生到附近找了些粗壮的树枝,开始搭窝棚,两人也聊了起来。书生说:“我叫暮春,就住在这后山,我们家世代以采药为生。这山上药材多,你要是愿意,我教你认药材,挖来卖钱,以后也能靠这个手艺维持生计。” 阿珍又惊又喜,连忙道谢:“暮春公子,实在太感谢你了,今天要不是遇见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说着,眼眶又红了起来。暮春赶忙安慰了几句,扯开话题,聊起自己遇到的趣事。两人费了好大劲,终于把窝棚搭好了,此时太阳也快下山了。

暮春说:“阿珍姑娘,窝棚弄好了,我也该回去了。” 说着,从身上掏出一些碎银,递到阿珍手上,“这些银子你收着,去买些吃食,明天我就来教你挖草药。” 说完,便沿着山路走进了山林。阿珍十分感激,但她不确定暮春说的是不是真的,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依然充满担忧。

没想到第二天,暮春真的来了。他带着阿珍穿梭在山林中,耐心教阿珍辨认药材,讲解药材的生长习性。阿珍学得很认真,每次按照暮春的指导挖药,都收获颇丰。村里其他挖药人见阿珍赚了钱,既羡慕又好奇。

阿珍的婆婆黄氏听说后,心里像猫抓了一样,坐不住了。她拉着阿毛,气呼呼地说:“阿珍在咱们家时,没见她这么能干,怎么一被轰出家门,就这么会赚钱了?要么她以前故意藏着掖着,要么就是勾搭上别的男人了。不管怎样,咱们得去敲她一笔,弥补她在咱们家吃喝的损失!” 阿毛嘟囔道:“娘,嫂子也就挖了点草药,能值多少钱……” 黄氏眼睛一瞪:“你懂什么!草药才值钱,要是挖个千年人参,够给你娶好几个媳妇了!” 听老娘这么一说,阿毛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第二天,黄氏和阿毛气势汹汹地上了山。找到窝棚时,正好看见阿珍和暮春在窝棚里有说有笑。黄氏顿时火冒三丈,冲上去狠狠扇了阿珍一巴掌,骂道:“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居然勾搭上野男人了!” 阿珍捂着脸,委屈地说:“娘,您误会了,暮春公子是在教我挖药……” 黄氏根本不听,又要动手,暮春一把将她推出门外。一旁的阿毛见老娘受了欺负,大声喊道:“好你小子,竟敢对我老娘下手!” 说完,撸起袖子,挥起拳头向暮春砸去。

就在这时,暮春口中念念有词,阿毛的手像被无形的绳索捆住,停在空中动弹不得。黄氏见状,破口大骂:“好一对奸夫淫妇,竟敢合伙欺负我们娘俩!” 说着又要冲向阿珍。可她刚迈出一步,也被一股神秘力量束缚,动弹不得。

两人吓得脸色惨白,黄氏颤抖着说:“公子饶命!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 暮春冷冷地说:“你们若保证不再骚扰阿珍姑娘,我就饶了你们。” 两人忙不迭点头。暮春又念了几句咒语,他们才恢复行动能力,灰溜溜地下了山。

此时的阿珍早已看呆了眼,见黄氏母子走远,她忙问暮春:“公子怎么会用法术?” 暮春见瞒不过去,便说出实话。原来暮春是这山中的树妖,修炼时被阿珍悲伤的哭声惊扰,这才现身。听了阿珍的遭遇,他动了怜悯之心,决定教她采药,帮她脱离困境。阿珍听后并未害怕,没想到妖也有善良的。

黄氏母子回到家后,越想越气,钱没捞着,还被教训了一顿。回想刚才的经过,他们认定暮春是妖怪,要不然怎么会妖术。这时,黄氏想起街头算命的贾先生。这贾先生平日里号称活神仙,不仅给人算命,还经常到人家家里捉鬼驱邪。于是,黄氏找到贾先生,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问贾先生能不能帮忙。贾先生拍着胸脯说:“老太太,您放心!我降妖捉鬼样样在行,他要是妖怪,我一定拿下。不过,这事儿可得花不少钱。” 黄氏咬咬牙,从身上掏出一些碎银说:“这点银子,先生先拿去喝茶,只要能除掉那妖怪,我必有重谢!”

第二天,贾先生带着法器,和黄氏母子一同上了山。此时的暮春早已察觉到危险,等他们到的时候,已经站在窝棚外等候。贾先生大喝一声:“妖孽,看我今天收了你!” 说着抛出符咒,念动咒语,符咒如长了翅膀般向暮春飞去。暮春双手一挥,符咒纷纷飘落,毫无作用。贾先生又驱使长剑攻向暮春,暮春轻轻一跃,轻松躲过,随后念动咒语,一股强大的力量向贾先生袭去。贾先生抵挡不住,连连后退,狼狈不堪。

黄氏母子见贾先生也不是暮春的对手,吓得连连后退。暮春走到他们面前,厉声道:“我本是山中修炼的树妖,见阿珍善良可怜,才出手相助。你们若再敢伤害她,定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说完,长袖一挥,卷起一阵狂风,把三人吹下了山。

黄氏母子回去后仍不死心,心中的怨恨如野草般疯长。贾先生也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三人坐下来商量了一阵。贾先生眼珠一转,对黄氏说:“我之所以降不住那树妖,是因为法宝不行。邻镇山上的道观里藏着不少降妖法宝,我去借几件,你们再找些帮手,到时定能收拾那树妖!” 黄氏听后,信心满满,咬着牙点点头说:“好,那就有劳先生了,我们母子再去找些帮手,这次一定要灭了那树妖!” 贾先生本就是跑江湖的,道观里的道士怎么会借给他法宝。趁着天黑,他偷偷溜到山上的道观里,偷走了道观的捆妖锁和照妖镜。

没几日,他们纠集了一帮游手好闲、自诩会法术的混混,再次气势汹汹地上了山。刚到山脚下,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阴云密布,整座山林弥漫起浓浓的迷雾。众人在迷雾中晕头转向,像无头苍蝇般乱撞。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时,暮春化作一阵清风,出现在他们面前。贾先生见状,急忙掏出照妖镜对准树妖,一道刺目的光芒射向暮春。暮春不慌不忙,张开手掌,光芒竟被他轻松化解。接着他挥了挥手,光芒忽然调头,射向贾先生。贾先生躲闪不及,被光芒射中胸口,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嘴角冒着血丝。阿毛见势不妙,挥动捆妖索,绳索如灵蛇般向暮春飞去。暮春身形一闪,轻松躲过,随后口中念念有词,召唤出一群由树叶化作的飞鸟,向众人发起攻击。混混们吓得抱头鼠窜,纷纷跑下山去。

就在这时,贾先生咬破手指,把鲜血抹在照妖镜上,再次照向暮春。暮春来不及闪躲,被照妖镜射出的黄光击中右臂,顿时燃烧起来。贾先生见状,哈哈大笑,还没笑两声,就发现地面突然隆起,巨大的树根破土而出,将他紧紧缠住。黄氏母子惊恐万分,想要逃跑,脚下却长出密密麻麻的树根,将他们牢牢捆住。暮春忍着伤痛,念了两句咒语,周围的树叶变成利箭,向三人飞去。

此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鹤鸣,一只白鹤扇动着翅膀飞了过来,将利箭一一打落。白鹤落在地上,化作一位仙气飘飘的道长。暮春赶忙上前参见道长。道长说:“你本应专心修炼,怎可插手凡尘之事。念在你是出于善心,我就不责罚你了,回去专心修炼吧。” 暮春听完,忙向道长施礼说:“弟子知错了,多谢道长慈悲点化。此番涉世确是动了妄心,今后定当恪守清静,闭关修炼。” 说完便化作一道青烟消失了。

道长又指着贾先生,训斥道:“你竟敢上山偷我的法宝!就你那点骗人的把戏,也想收服树妖,若不是我及时赶到,你们都得白白丢了性命!” 贾先生忙跪在地上说:“道长息怒!在下一时猪油蒙心,妄动仙家法宝,道长您大人有大量,就饶恕了在下吧。” 黄氏母子看了看缠在身上的树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长,您就放过我们吧!我们再也不敢了!” 道长目光如炬,说:“你们个个心怀不轨,坏事做尽,才落得今天的下场。若不知悔改,老天也救不了你们!” 三人连忙向道长磕头:“道长,我们一定改,再也不做坏事了,您就放了我们吧。” 道长看了看他们,摇了摇头,便挥袖离去。捆着三人的树根也随着道长的离去,化为乌有。

三人面面相觑,此时,山风骤起,枯叶打着旋儿扑在三人脸上,像无数双冰冷的手撕扯着他们的衣襟。他们打了个哆嗦,赶忙跑下了山。经此一事,黄氏母子再也没敢去找阿珍的麻烦。阿珍攒了一些钱后,离开了这个伤心地,回到娘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