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戏剧界天花板级人物,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可谓是百年来无人能及。但在京剧舞台上迷倒众生的梅郎,却在拜倒在“宋代女子天团”的石榴裙下,甚至徘徊三月不走,为的就是“偷师”学习女子的妩媚娇妍。这是怎么回事呢?
梅兰芳先生是上个世界的superstar,虽然是男儿身,但他的美却超越了女人、超越了舞台、超越了国界,在全世界获得了极大的声望。在京剧舞台上,梅兰芳演绎了无数美人——坚贞不渝、生死相随的虞姬,怜花怜人、感花葬花的黛玉,“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又值几何”的晴雯,英勇杀敌、击鼓退金兵的梁红玉,还有西施、杨贵妃,王昭君、潘金莲、嫦娥、甄宓、白素贞等。
但如此活色生香,风情万种,让人千金难求一票睹真容的梅兰芳先生,却专程奔波千里,只为欣赏“宋代女子天团”穿越岁月的美态。
她们,就是晋祠圣母殿中的宋塑美人群像。
山西晋祠素有"山西小江南"之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后来历代多有修建,目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
作为晋祠的主殿,由宋代大建筑师李诫设计的斜式支撑圣母殿可谓是宋代建筑典范。梁思成和林徽因得知这一座宋代建筑典范,特意拜访调研,在深深被折服后,特意为小儿子取名为梁从诫,由此就可以看出这殿堂的雄峙壮伟、雅丽深邃之美。
而在圣母殿内,有精美的宋代彩塑像43尊。其中,1尊圣母像、33尊侍女像、4尊女官像以及5尊宦官像。专家推测,这些塑像是北宋民间艺人“根据宫廷‘六尚制’(宋代在内廷设女官六尚,分别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塑造的(部分塑像考证后为明代塑造)。
在大殿中居中凤冠霞帔端坐凤椅的,正是圣母。这位圣母到底是谁?有人考证是姜邑。她是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与唐叔虞的母亲。她是商周时期杰出的女政治家,曾经辅佐了周朝的三代君王,见证了“成康之治”。唐叔虞的儿子姬燮因居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开启了晋国跻身春秋五霸、分为韩赵魏后又都列入战国七雄的桀骜历史。
圣母塑像端庄雍容、静谧慈祥,不愧“圣母”的称号。
而以圣母为中心,伺候在侧的,正是一众端丽的侍女。她们云髻高耸,衫裙飘逸,形容清秀,眉目婉丽,依照职责,分别手捧印袱、器皿、梳具和琵琶、三弦、笙、笛子、手鼓、钹等各色乐器,个个含羞带笑、眉目传情、温婉可人、顾盼生辉。
有人这样形容这些穿越千年的美人:近前看,甚至你可以看到她们逼真的肌肤纹理,当与她对视的那一瞬间,仿佛就回到了清丽婉转的宋词世界。
这种冲击人心的美,令人心折!
1958年,梅兰芳专程游览晋祠,对圣母殿宋塑侍女像情有独钟,赞不绝口。为了纪念这这段赏美之旅,梅兰芳还提笔写下了四言韵文《晋祠颂》。文中,他这样描写侍女像的神态:“宋塑群像,体态轻盈,一颦一笑,似诉生平。”
而在一众宋代美人中,最得到梅兰芳青睐的,正是梅先生的同行——歌舞侍女五人组。
她们站立在圣母神龛北侧,自东向西分别扮演着类似生、旦、净、末、丑的角色。作为为上位者带来欢乐的角色,她们仪形秀美、光彩照人,而手中的“道具”,则证明了她们的能歌善舞、和雅弦声。她们脸上的微妙表情,更是彰显了她们深谙人心的伶人特质。
对着这些千年前的同行,梅兰芳忍不住频频模仿,细细咏叹,在晋祠流连的三个月里,梅兰芳将塑像的美学静姐直接运用到身段舞姿中去,创出了几十种京剧手式,为舞台艺术更添风华。
但在五位歌舞塑像中,梅兰芳还有一尊特别钟爱的,他不仅与塑像“相看泪眼”,还久久不能忘怀她的倩影。这就是头饰红色花巾的花旦宫女,在如今的文旅游览中,甚至地位超越了圣母,成了宋代女子天团的C位。
她全身润如美玉,窈窕而丰盈,手握绣巾,头稍低垂,整体仪态优美文静。最绝的是,她还是一位“双面美人”。
侧面望去,这位美人亭亭玉立,低垂娥首,手执锦帕含羞带笑,是歌舞一曲,受到圣母称赞的欣喜;
正面端详,这少女眼眶中似乎含有泪光,紧握的绣巾也似乎在按捺住“少小离家”“以笑娱人”的心伤。
这两种绝妙的神情令人对她的身世和遭遇产生无限遐想,也令有类似遭遇的梅兰芳先生难免伤怀。有故事想象空间的她,自然话题度十足。
彩塑有了喜怒哀乐的情感,我们站在这些像中间,好像能看到她们轻巧的动作,听见她们清脆的笑声,亲切的言谈。这种美感,果真穿越千年仍旧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