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91岁老太太病逝,临终遗言:我就是当年国民党要找的军火大盗。辽宁一91岁老太

趣史小研究 2025-08-18 00:31:35

辽宁91岁老太太病逝,临终遗言:我就是当年国民党要找的军火大盗。辽宁一91岁老太太病逝,临终之前的话语竟让不少人都感到十分的震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位老太太的身份是吕正操的原配夫人高崇德,是被不少记者争相追逐的高崇德,那她又为何会被人一直争相追逐采访呢? 高崇德1904年生在辽宁锦州黑山县,那会儿的东北,就是个火药桶,今天沙俄打过来,明天小日本又占了铁路。她爹死得早,家里就剩她和母亲、弟弟三个人。一个寡妇带着俩孩子。 小时候的高崇德,跟别的女娃不一样。人家学针线活,她偏爱听人讲武侠故事,做梦都想当个飞檐走壁的女侠。家里人让她学点“女德”,她听了就烦。你要问她啥性格?就是那种你越不让她干啥,她偏要干出个样给你看的犟脾气。 这种性格,是那个乱世给逼出来的。据说有一次,她跟母亲在街上卖染料,不小心把颜料溅到一个日本兵的皮鞋上。那兵二话不说,抬手就给了她妈一巴掌。高崇德当时还是个小丫头,直接就冲上去护着妈,结果也被打得鼻青脸肿。这事儿没让她学会怕,反倒是在心里种下了一颗钉子:凭什么咱们中国人要受这气? 后来她长大了,东北军扩招,她一个女的,硬是跑去报了名。在部队里,她摸枪比摸绣花针还利索,练着练着,枪法比好多男兵都准,得了个“神枪手”的名号。也是在军营,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时任张学承副官的吕正操。 好景不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十几万东北军,装备也不差,结果接到一道“不抵抗”的命令,就把整个东北拱手让给了日本人。高崇德气得直骂娘,她想不通,自己的家,为什么不守? 吕正操也憋着一肚子火,他当时已经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带着队伍在敌后跟日本人周旋。高崇德没当个躲在后方的家属,她在大后方组织了个“东北救亡会”,变卖家产,带着其他军官家属,救助伤兵,安顿流亡百姓。 这事儿干得有声有色,但也让她进了国民党的黑名单。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她的人生迎来了真正的转折点。 当时,八路军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改编,但蒋介石那边是要钱不给钱,要枪不给枪。前线的战士们,拿着最破的武器,打着最硬的仗。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大人物找到了高崇德,他就是时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负责人的林伯渠。 林伯渠看中了她两个身份:一是吕正操的夫人,能接触到东北军的军火库;二她是救亡会的头儿,有人手,有声望。 他交给高崇德一个秘密任务:想办法,把国民党军火库里的武器,悄悄运给八路军。 这活儿,说白了就是“偷”。而且是顶着掉脑袋的风险,从自己人眼皮子底下偷东西给“外人”。高崇德没犹豫多久就答应了。用她的话说:“苏联女人能上战场,我们中国女人也能干大事!” 从那以后,高崇德就过上了双面人生。 白天,她是受人尊敬的团长夫人,周旋于国民党军官之间;晚上,她就是个胆大包天的“军火大盗”。她利用自己的身份,光明正大地进出军火库。一开始,借口是“给新兵补充装备”,一箱箱的弹药就这么被她拉走了。守库的士兵哪会怀疑团长夫人?有时候塞点好处,打个哈哈,事儿就办成了。 后来国民党查得严了,她就改变策略。她组织了一批乞丐和流浪儿,把情报卷成小纸条,塞在馒头里、藏在破棉袄里,神不知鬼不觉地传递出去。这简直就是那个年代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加密通讯”了。 卡车不够,就用人力,几十上百里山路,硬是靠人背肩扛,把一批批枪支、手榴弹、炮弹送到八路军手里。据说有一次,刘伯承的129师在前线缺炮弹,急得火烧眉毛。高崇德接到消息,没过几天,几箱炮弹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阵地上,解了燃眉之急。 国民党那边也不是傻子,军火库里的东西越来越少,他们开始怀疑有内鬼,四处调查。日本特务也盯上了她。高崇德的名字,上了国共两党的双重黑名单。朱德总司令后来听说了她的事迹,半开玩笑半佩服地称她为“军火大盗”。 这个外号,就这么传开了。 有一次,她带队运送物资时遭遇日军包围,身负重伤,差点没抢救过来。延安那边听说后,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这位大功臣救活。 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抗战胜利后,高崇德的人生却没能迎来圆满。因为种种原因,她和吕正操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曾经搅动风云的“军火大盗”彻底沉寂了。她被安排在辽宁省干休所,成了一名享受正厅级待遇的离休干部。但除了组织,几乎没人知道她的过去。她深居简出,没再婚,也没有子女,只有一个侄女偶尔来照顾。 邻居们眼里的她,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太太。买菜会砍价,走路慢悠悠,从不和人谈论过去。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沉默的老人,内心深处埋藏着那么惊心动魄的往事? 直到1995年,生命走到尽头,她才选择说出那个隐藏了一生的秘密。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