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花女侠》中于承珠的成长历程贯穿了她从天真少女到一代女侠的蜕变,其重要事件可概括为以下关键节点。于承珠是明代忠臣于谦之女,自幼被张丹枫救出并收为弟子,跟随师父和师母云蕾习武十年,精通百变玄机剑法、金花暗器等绝技,继承了师娘“散花女侠”的称号。张丹枫的侠义精神与家国情怀深深影响了她,成为她日后行事的准则。
明英宗复辟后,于谦被冤杀,于承珠一夜之间失去庇护,被迫踏上江湖之路。她以男装示人,初期性格懵懂冲动,但在追讨父亲尸首的过程中逐渐接触义军,走上了抗倭救国的道路。
于承珠与浙南义军首领叶宗留、北五省绿林盟主毕擎天、书生铁镜心等人合作,共同抗击倭寇和明朝内部腐败势力。她以暗器绝技和机智勇敢屡建战功,逐渐成长为义军核心人物。

毕擎天虽曾助她处理父亲后事,但其自私虚伪的本性逐渐暴露。于承珠发现他表面豪爽实则篡权夺位,最终与其决裂,体现了她对侠义与忠诚的坚守。
铁镜心出身名门,文采斐然,初期赢得于承珠好感。但他在抗倭斗争中因自私软弱的行为(如背叛义军、泄露军情)逐渐失去她的信任。于承珠通过对比,认为铁镜心如“江南玫瑰”,虽艳丽却易凋零,而她更向往“云贵大青树”般的叶成林。

叶成林出身贫寒,质朴寡言却胸怀大志,始终默默支持于承珠的事业。两人在石林剿匪、抗倭作战中并肩作战,于承珠最终被其“侠义本色”打动,选择与他共度一生,象征着她对理想伴侣的认同。
于承珠与叶成林在云南石林协助剿灭匪患,面对复杂地形和敌人陷阱,她以轻功和智慧化险为夷。这段经历不仅考验了她的武功,更让她在实战中磨炼出沉稳与领导力。
于承珠多次与权臣阳宗海周旋,揭露其勾结外敌、迫害忠良的阴谋。在张丹枫等人的帮助下,她挫败了阳宗海的多次陷害,逐渐成长为智勇双全的女侠。

于承珠曾因铁镜心的背叛和毕擎天的利用而痛苦,但最终选择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放弃个人情感纠葛,全心投入抗倭和义军事业。
她继承张丹枫的侠义精神,不仅以武力抗敌,更注重团结平民、关注民生。其“大青树”般的品格(低调务实、庇护他人)成为后世侠者的典范。
于承珠的成长历程是“理想主义”与“现实磨砺”的交织:从对师父的崇拜到独立担当,从情感迷茫到价值观坚定,最终以“侠之大者”的姿态实现了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她的故事既展现了梁羽生笔下女性角色的觉醒,也深化了武侠小说“侠义精神”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