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Almeida总结了在“注意力稀缺时代”的13个设计原则。
“每一个应用、广告和收件箱提示音都在尖叫:“快看我!”那么,你该如何让自己的设计不仅看起来漂亮,而且能真正被注意到,更重要的是,能让人们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来做些有用的事呢?”
🌟 拥抱滚动文化
用户不介意滚动,但讨厌寻找。用清晰直白的标题提供价值,让用户有持续滚动的动力。
🌟 善用视觉层级
通过字体大小、粗细和留白等方式区分信息主次,像无声的向导一样引导用户的注意力。
🌟 坚持一屏一任务
每个界面只聚焦于一个核心目标或操作,避免用多个选项分散用户注意力,让行动路径清晰明了。
🌟 交互即时且明显
用户的任何操作都应立即获得视觉反馈,这能消除不确定性,让用户知道系统正在正常响应。
🌟 保持文本简短精悍
用短句、项目符号打散大段文字,让内容易于快速扫读和理解,避免“文字墙”吓跑用户。
🌟 别让我费脑子
设计应保持一致性和可预测性,让用户凭直觉就能操作,无需猜测或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
🌟 重视微文案
按钮、表单提示等处的简短文字有巨大影响,应用具体、有人情味的语言来引导用户,提升体验。
🌟 使用约定俗成的模式
遵循用户已经习惯的设计惯例(如Logo点击回首页),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让他们能专注于内容本身。
🌟 在分心的朋友身上测试
找忙碌疲惫的普通人来测试你的设计,因为他们在真实分心场景下的反应,最能反映产品的可用性。
🌟 使用能提速的工具
善用现成的UI组件库和工具来快速搭建基础界面,从而节省时间,让你能更专注于解决核心的设计问题。
🌟 心系移动端
始终优先考虑手机用户的使用场景(单手、分心),设计足够大的点击目标,并务必在真实设备上测试。
🌟 带来惊喜,而非分散注意力
可以加入有趣的动画或细节,但前提是它们不能拖慢用户速度或干扰核心任务的完成。
🌟 把用户体验当成一个好笑话
为用户设定清晰预期,然后无摩擦地引导他们快速获得价值并离开,整个过程应该高效、不拖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