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美国“红脖子”代表致信特朗普:再不与中国达成协议,国内豆农就将扛不住了! 大豆可是美国农业的命根子,全国一半以上的收成都得靠出口消化,中国呢,过去一直是最大的买家,2023到2024年间,买走了美国54%的大豆出口,值132亿美金。 换句话说,田里种的四行大豆,就有一行是卖给中国的。 拉格兰在信里提到,过去五年,中国平均吃下了全球61%的大豆供应,美国一直是头号供应商,可现在贸易战把这门生意搅得一团糟。 咋搅的呢?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的关税政策跟开了挂似的,2018年的那场贸易战,已经让大豆出口亏了快200亿。 2025年,新的关税更是狠,直接把中国货物的关税推到145%,中国也回敬了125%的报复性关税。 这下美国大豆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翻了倍,一蒲式耳大豆送到中国,成本从10美金飙到21.5美金,还不算运费,谁还买啊? 中国果断转头找巴西和阿根廷,巴西今年产量还创了新高,摆明了要抢美国的市场。 农民的日子不好过了,种子、化肥、农药、设备的价格因为通胀涨得飞快,成本创了历史新高,可大豆价格却一路跌,过去两三年,农产品价格掉了30%到50%。 2025年的种植季,账面直接亏本,每英亩地得亏100美金,拉格兰说去年农贷违约率比前年高了四倍,农民的钱袋子早就空了,靠贷款硬撑,可高利率又像根绳子,勒得人喘不过气。 更要命的是,中国现在压根不买新货,往年这时候,中国早开始订秋季的大豆了,可今年订单量是零!大豆只能堆在仓库里,价格还得接着跌。 拉格兰警告,秋季越拖下去,没协议,农民亏得越多,2018年那次贸易战,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掉了近10%,至今没缓过来,这次要是再来一回,多少农场得倒闭? 这事不光是农民的麻烦,拉格兰在信里算了笔账,农业和食品产业撑着美国3400万个就业岗位,从卖种子的到帮农民管账的,全靠这条链子吃饭。 这链子一断,1.5万亿的经济产值就得泡汤。 尤其在中西部,像艾奥瓦、伊利诺伊这些大豆主产区,去年对中国的出口值128亿美金,现在这钱眼瞅着要没了,多少家庭、多少社区得跟着倒霉? 今年天气还来添乱,俄亥俄州的农民说,雨水太多,病虫害满田跑,收成本来就够呛,再加上贸易战,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中国为啥这么快找到替代品? 2018年那场贸易战,中国就瞄上了南美,巴西趁机把大豆种植面积扩了不少,成了中国的新供货主力。 今年,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创历史新高,阿根廷也跟上,成了全球第三大产国,中国的报复性关税让美国大豆比南美贵了20%,谁还买贵的? 拉格兰说,中国已经跟巴西签了未来的采购合同,摆明了要甩开美国,这可不是短期的亏,而是长期的市场危机,一旦中国习惯了南美货,美国农民想再抢回来,难比登天。 拉格兰在信里没忘了提,他自己是特朗普的铁粉,2016、2020、2024年三次都投了他的票,他信特朗普是真想让美国强,也挺佩服他减税、去监管的劲头。 可农民不是铁人,撑不了太久,他求特朗普赶紧跟中国坐下谈,签个协议,把关税撤了,哪怕让中国多买点大豆,也能让农民喘口气。 农民不想老被当谈判的筹码,他们想要的,是个能踏实种地、卖粮的市场。 这封信不只是拉格兰一个人的心声,是50多万大豆农民的共同呼喊,他们不是闹情绪,是真没路走了。 贸易战或许能给国家带来点啥长远的好处,但对农民来说,眼下的苦日子已经熬不下去了。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2025-08-21关于《中国市场不可替代,美国豆农呼吁特朗普优先考虑大豆议题》的报道
特朗普扛不住了,深夜发文喊话中国,希望中国不计前嫌帮美国一把。日前,据德国之声报
【19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