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是如何走向战争之路的(上)战后德国经济与外资的深度捆绑

一林话历史 2024-04-07 22:30:33

前篇文章: 。以及更早之前的文章:。

我们分别从二战前的国际环境角度和希特勒本人对形势的误判,介绍了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纵容和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让他变得有恃无恐,也让希特勒一再的误判形势,不断玩火,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那么,今天我们就站在希特勒的角度,或者站在德国的角度,分析一下二战前的德国,战争是否成为了当时的唯一选项。或者说二战前的德国,除了发动战争,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中学政治课上学过,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任何阶级的政治活动,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政治决定军事,一切的军事都是服务于政治的,是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特殊手段。

他们三者的关系就是: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又决定军事,军事是政治的一种延续,他们二者都是由经济决定的,都是谋求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也是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而服务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作为“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军事手段,他有他的特殊性,毕竟在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谁也不会那么想干“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所以,军事手段一般是在其他政治经济等手段都无效的情况下,才会做出的选项。

而二战前的德国之所以会选择发动战争,根源上就是由于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出现畸形的经济结构所导致的,同时在德国独有的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和希特勒纳粹党扩张思想的催化下,使得战争的爆发难以避免。

今天,我们就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经济困境,迈入战争深渊的。由于比较长,我计划分成两篇来介绍。

一、一战后初期的德国形势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战后的德国被迫与协约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使德国丧失了1 /8的 国土,1 /12的人口,3 /4 的铁矿资源,2 /5 的生铁产量,1 /3 的钢产量,1 /7 的耕地面积。

《和约》还剥夺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和国外投资。规定德国向协约国交付巨额战争赔款。一开始定为2690亿金马克,几经磋商后确定为1320亿金马克。

同时,《和约》还对德国军备实行限制,由协约国占领莱茵河左岸地区,强迫德国交出政治经济主权,并直接掌握德国的税收、铁路、海关、河流、港湾等事务。

我们前文也说过,一战本就是帝国主义之间相互争霸的非正义战争,战争没有正义的一方。战争也不是德国挑起的,而是奇葩的“二元帝国”奥匈帝国挑起的。《凡尔赛和约》这一极其严苛的条款很明显是不公平的,他深深地刺激了高傲、倔强的日耳曼民族的自尊心。

战后初期,德国因割地赔款,经济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一是工业生产下降,因割地赔款,丧失全部殖民地,导致了德国工业原料缺乏,工业生产锐减。二是农业生产衰退,农业面临危机,农民收入下降。三是工农业生产的下降,必然会使产品供不应求,带来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马克贬值。

1923年1月11日,法国曾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为了抗议法国的侵略行径,魏玛政府动用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黄金储备用于支援鲁尔区的罢工斗争,然而这也使德国的经济遭受重创。

马克的价值以一日千里的速度下滑,通胀最严重的时候早上的面包钱到了晚上连面包渣也买不起。马克贬值得和厕纸差不多,所以当时德国儿童用马克叠积木玩,还有的家庭直接用马克来当壁纸糊墙,是糊了左三层来右三层。

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作为“凡尔赛合约”的产物,先天就底气不足、悲情软弱的魏玛政府面临的是民不聊生,党派斗争撕逼不断的社会形势:

左派德共指责社会民主党阻止无产阶级革命,出卖了工人利益;工人阶级为了捍卫自己权益,不断组织罢工、抗议等活动,反对"凡尔赛和约" 和资产阶级政府的反动统治。

而包括军方势力的右派政党则一直认为德国并没有战败,声称是左派发动的起义让德国后院着火,令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是国家的叛徒。

作为夹在中间的魏玛政府,他没有充足的底气去压制右翼势力,也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去压制工人的抗议,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想把经济搞起来。毕竟经济起来了,矛盾自然就缓和了,人们有了钱,才不会“吃饱了撑的”去撕逼闹事。

二、" 道威斯计划"的出台,帮助德国复兴经济的同时也深度捆绑德国经济

碰巧,德国的混乱局面也引起了英、美等国的不安。他们当然不是关心德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而是怕这么闹下去,万一老百姓也来个苏维埃革命,那他们的赔款不是打水漂了吗?

所以,1923年11月13日,协约国成立了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的" 国际专家委员会" 。提出了关于稳定德国经济和解决赔款的计划,史称" 道威斯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帮助德国政府进行货币改革,为稳定通货,美英先向德国贷款8亿金马克,后续还有更多的贷款和外资注入;

二是规定德国每年赔款数量。即1924-1925年度赔款10亿金马克,1925-1926年度赔款12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

三是你德国的殖民地不是被我们全部剥夺了吗?协约国就想了个“一石二鸟”的办法,把列宁导师领导的苏俄作为德国商品的销售市场。既有利于德国卖出商品,赚苏俄的钱支付赔款;还能阻止德国商品销往英美殖民地,影响英美的竞争力;同时还能阻拦苏俄的经济发展。

好了,资金、市场都为德国找好了,就等着日耳曼人民甩开膀子干了。虽然道威斯计划的目的并不单纯,但它客观上对20年代德国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

1923年底,德国进行了货币改革,收回了旧币,稳定了通货,提高新币作用,促使德国经济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接着,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国际资本也大批地流入德国,从1924~1929年,德国支付赔款共95亿金马克,而获得的外国资本和投资共计326 亿金马克。

德国不仅从英美等国家得到巨额资本,而且也获得了大量的技术设备。德国利用这些技术设备改造落后企业,实行科学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动了整个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工业的发展,德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反哺农业,扩大农产品的播种面积,提高产量,发展畜牧业。从1924年至1928年,农业生产指数从80%提高至95%。

总之吧,由于德国在一战前的工业实力已经是世界第二,虽然一战的沉重打击差点德国迎来灭顶之灾,但德国战前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深厚的工业底蕴还在。特别是在日耳曼民族认真细致、严谨务实的人文底蕴还在,培养起来的高素质人才没有断供。

这使得德国人给点阳光就灿烂,从1924年起,短短几年,德国的经济就恢复和发展起来。1927年德国经济已经超过前战水平。1928年,德国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中占12%,占居世界第二位;对外贸易额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占9 %,仅次于美国、英国,名列世界第三位。

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德国的发展应该和现在的德国一样,迟早还会成为欧洲的核心,赶英超美不是梦,实现日耳曼民族的和平崛起也是指日可待的。

但是,万事就怕但是,这是一种畸形的繁荣。为什么呢?

德国经济复兴了,制造业也恢复到战前水平,并且还逐渐有了赶英超美的能力。但这一切都是在大量外资的注入下做到的,和外资或者说大部分都是美国资本已经深度捆绑了。

三、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德国战后初期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掩盖不了魏玛政府过度依赖外资而自身内需不足的事实。但是为了解决社会危机,压制军队,魏玛政府还是选择了这种最快捷且最省力的方式。

此时的魏玛政府最应该做的就是求爷爷、告奶奶,求老天保佑美国可千万别出事。美国一出事自己可就立马原形毕露了。但事与愿违的是,你怕什么?他就来什么。

经常炒股的股民朋友应该还记得2015年6月15日中午1点开市后开始的那场股灾1.0盛宴吧,当时大A股以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涨停的壮举为世人瞩目。之后又出现了股灾2.0,熔断股灾3.0等奇观,刷新着广大股民的三观。多亏了国家证金队得及时出手救市买、买、买,才止住了跌势,让股灾不至于蔓延到其他领域。

然而,这对美国人民来说不算什么,因为早在75年前,1929年10月24日,在一个“黑色的星期四”,美国人民就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千股直下三千尺”的奇观(美国股市没有涨跌停板制度),当天,美国“创业板”的道琼斯指数下跌了11%。

纽交所看盘的美国股民

纽交所外等待的美国股民

在随后的“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二”,两天大盘重挫23%,正式宣告1928年以来的华尔街大牛市彻底破灭。就像前年美国发生雪灾时,一位州长对需要救助的美国民众说国家不欠你们什么,救灾是社会主义国家才干的义务一样,国家救市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才有的,由于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没有义务去救市。

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采取了躺平不管,顺其自然的佛系态度让市场自生自灭。这下好了,随之而来的是流动性的全面匮乏,简而言之就是饱受摧残的美国股民们不断地抛售股票,挤兑银行,持有现金,导致哪里都缺钱。

紧接着,股灾就蔓延到了其他经济领域,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倒闭、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大批破产,工人大量失业,世界商品市场急剧萎缩,关税战、贸易战加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很快,危机就蔓延到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这其中,要数德国人民被这场危机坑的最惨了,因为前面介绍过,战后复苏的德国经济已经和美国资本深度捆绑了。危机一来,美国资本为了避险,大量从德国撤资,在1931年6月的一周内,德国就流失了14亿金马克的资金。

这对于过度依赖外资和外贸的魏玛政府简直就是灾难性的打击,因为当时70.6%的政府债券依赖于美国贷款。

魏玛政府发现,随着流动性的枯竭,不仅整个经济运转要出问题,连政府运转也要出现麻烦。在国际投资者抽贷—德国外债提前兑付—债务人破产—流动性枯竭—经济崩溃—失业高企的这个死循环下,魏玛政府迎来了自己的末日。

彼时的德国,放眼望去,哀鸿遍野,一片狼藉。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政治危机,由于政局灰暗,民怨沸腾,原来在经济发展势头好的时候隐藏的各种矛盾也爆发了,左翼政党和极右势力都在乘机蛊惑民心、继续相互撕逼。

四、小胡子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的崛起

一片混乱中,一个平时不起眼的小党逐渐崭露头角,他就是前德军“下士”希特勒领导的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

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党硬是凭着希特勒那一张能把死人说成活人的臭嘴大忽悠方式,在1932年7月的大选中,一飞冲天,完成了惊天大蜕变,成为执政党,希特勒也被任命为总理。

本来,留着一丝不苟的偏分头,蓄着一撮小胡子的希特勒是学美术专业的艺术生,对经济学可是一窍不通的。不过,他那极具煽动性的大忽悠能力很快就为他招来了一位重量级的“粉丝”,这位“死忠粉”就是当时的著名经济学家亚尔马.沙赫特。

沙赫特是和当时的经济学大师凯恩斯齐名的经济学大咖,二人还是志同道合的好基友,都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所不同的是,凯恩斯侧重于理论研究,属于光说不练卖嘴皮子的那种,而沙赫特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实践者。

凯恩斯同学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尽量用大白话介绍一下凯恩斯主义。这是个经济学派,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就是社会没需求时,政府就花钱投资来创造需求,创造就业,主导经济发展方向。

这差不多就是我们以前的计划经济。凯恩斯主义的左手是计划经济,右手就是市场经济,而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因为“大萧条”的发生证明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时候不仅不灵活,还有可能扇你两巴掌把你打晕。而要控制这个“无形的手”不被他打晕,就需要政府干预。所以政府干预就是必要的,政府的钱也是要花出去的,在没有需求的时候创造需求,在需求偏离的时候引导需求。

那么,政府投资创造的需求,需要投资在哪些工业领域呢?珠宝、首饰、化妆品肯定是不行的,大萧条下,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哪有心思整那个;吃喝拉撒睡人人都离不了,貌似可以一试,但投资农业一是风险大不稳定,二是不能创作大量就业,所以也得排除。

想来想去,既满足咱老百姓耳熟能详离不了,又能加大投资,扩大就业的,就是修路,修桥、修大坝等搞大基建和兴办大工厂。这东西利国利民利己,还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是最合适不过了。

等基建搞得差不多了,工人们有钱了,还可以更进一步开发房地产,这又是保就业促发展的利国利民之举;等人们房子有了,生活好了,就可以继续搞汽车行业、奢侈品行业,这样,经济也就发展起来了。所以,政府投资一般都集中在大规模重工业的投资领域。

还有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业领域,投资大,吸纳就业多,但产出的收益为零,这就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军工行业。一般来说,军工行业比较特殊,他的确可以作为政府投资,促进就业的经济手段来发展,但他的产品在和平年代并不产生收益,所以,一般国家搞这个都是严格控制比例的,比例大了就严重影响国家的国计民生了。

希特勒和沙赫特

希特勒的经济发展的总设计师就是亚尔马.沙赫特。

1933年3月,沙赫特被希特勒提名为央行行长,他随即先进行制度建设。在组织机构上,设立了帝国经济部,自己兼任部长,作为最高中央经济调节机关。

这个机构下设各种专业管理局,分管工业、农业、对外贸易、物价等各部门。部门调节机构以下分为四级经济集团:最上级为工业、商业、银行、保险业、动力和手工业等6个最高集团;下属44个经济集团;之下又分350个部门集团;最下一级则为640个专业集团。

这类调节机关都具有政府机构的权力,它们统一归帝国经济部管辖。1933年7月在帝国经济部下面设立了“德国经济总委员会”。 至此希特勒政府的经济调节机构已形成为一个自中央到地方的庞大体系。

有了组织机构的制度保障后,沙赫特开始了他“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全面改革。

第一把火就是禁止贸易协会并且禁止给工人涨工资。现在看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呀,但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因为在大萧条的动荡中,人们往往有个干得就不错了,还谈什么升职加薪。沙赫特巧妙利用人们的求稳的态,给自己未来的一系列政策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平台。

第二把火就是大搞基建和重工,创造就业机会。他提出了“莱茵哈特行动计划”,由政府主导大搞基建,投资重工业,在未来3年投资超过10亿马克,通过对工厂的改造以及城区的翻新,来提供直接的就业机会,并带动房地产市场恢复。

接着,为了配合“莱茵哈特行动”,沙赫特开始了他的第三把火,将已经小规模开始的“帝国高速”修建计划全面扩大并提速,先期投资6亿马克,整体规划7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后来合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后,扩充到12000公里)。而且,元首还亲自带头做示范。

沙赫特的“三把火”确实给德国惨淡的就业市场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帝国高速”计划,在1936年,已经有13万人直接在各处高速工地上干活,还有27万人间接为修路搅拌混凝土,运输石料。到了1938年,直接修路的人数增长到了22万人,从事辅助工作的人也超过50万。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轻言成功的话为时尚早。在大搞基建之后很快会出现一些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让经济向畸形的方向发展,他的副作用也会显现。接下来,考验希特勒和沙赫特能力的时候到了,下篇接着介绍。

0 阅读:0

一林话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