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古方,学会这几个就够了(珍藏版) ①吃油腻食物后右上腹隐痛,伴腹胀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9-09 10:34:33

胆结石古方,学会这几个就够了 (珍藏版) ① 吃油腻食物后右上腹隐痛,伴腹胀 —— 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胆) 【组成】:茯苓、桂枝、生白术、炙甘草 【原因】:中医讲 “脾为生湿之源”,脾胃运化失常,中焦易积痰湿。痰湿阻滞肝胆气机,胆汁排泄不畅,吃油腻食物时需更多胆汁助消化,气机阻滞加重,便引发右上腹隐痛、腹胀。此方健脾利湿、温通肝胆,能慢慢化解中焦痰湿,让胆汁排泄更顺畅。 注:痰湿阻滞非一日形成,调理需耐心,不可追求快速见效。   ② 右上腹持续胀痛,偶尔放射到肩背 —— 泽泻汤(利水除饮,健脾利胆) 【组成】:泽泻、生白术 【原因】:体内水湿代谢不畅,湿浊壅滞胆囊,胆汁排泄受阻,胆囊压力升高,便出现右上腹持续胀痛;湿浊循经络走窜,偶尔会放射到肩背。泽泻汤能健脾利水,快速排出壅滞在胆囊的湿浊,减轻胆囊压力,缓解胀痛。   ③ 治胆结石的通用方 —— 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健脾利胆) 【组成】:法半夏、生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大枣 【原因】:老话讲 “无湿不成石”,痰湿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诱因。痰湿长期阻滞肝胆,易引动肝风,风夹痰湿瘀滞胆囊,既会加重疼痛,还可能让结石慢慢变大。此方既能健脾化痰,又能息风通络,适合痰湿偏轻、未到阳虚水泛的胆结石人群,能减少结石增大风险。   ④ 胆结石伴乏力、吃少腹胀,劳累后疼痛加重 —— 防眩汤(益气健脾,活血利胆) 【组成】:党参、法半夏、当归、炒白芍、熟地黄、生白术、川芎、山茱萸、天麻、陈皮 【原因】:这种情况多为 “气血不足、肝胆瘀滞”。长期气血亏虚,脾胃运化无力,痰湿易生,阻滞肝胆;劳累后气血更虚,无力推动胆汁排泄,瘀滞加重,疼痛便更明显。此方补气血、健脾湿、活血通络,既能为身体补 “能量”,又能疏通肝胆瘀滞,改善胆结石不适。   ⑤ 右上腹疼痛伴口苦、咽干,偶尔胁肋隐痛 ——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肝利胆) 【组成】:柴胡、黄芩、法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原因】:少阳属胆经,胆火上炎会引发口苦、咽干;胆经循行于胁肋,胆汁排泄不畅导致胆经气机阻滞,便出现右上腹疼痛、胁肋隐痛。小柴胡汤能和解少阳、清泻胆火、疏通胆经,让胆汁排泄恢复正常,缓解疼痛与口苦、咽干。   ⑥ 胆结石急性发作,右上腹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 —— 小柴胡汤 + 五苓散 【原因】:急性发作多是胆结石阻塞胆管,少阳气机逆乱,加上脾胃运化失常生湿,湿浊与胆汁瘀滞,引发剧烈疼痛;湿浊犯胃,便出现恶心呕吐。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通胆管,五苓散利水渗湿、和胃止呕,二者搭配能快速缓解急性症状,减轻痛苦。   ⑦ 胆结石伴手脚冰凉、腰冷,遇寒疼痛加重 —— 真武汤(温阳利水,补肾利胆) 【组成】:茯苓、炒白芍、生白术、生姜、炮附子(加减:加郁金、鸡内金、金钱草治石) 【原因】:这多是肾阳虚衰所致。肾主水、能温煦肝胆,肾阳虚不能化水,水湿壅滞胆囊,且阳虚易受寒邪侵袭,寒凝气机,加重胆汁排泄不畅,遇寒疼痛便更明显。真武汤能温补肾阳、利水化湿,既为身体 “驱寒供暖”,又能排出胆囊湿浊,缓解胆结石不适。   ⑧ 胆结石伴口苦、吐酸水,偶尔右上腹绞痛 —— 五苓散(化气利水,健脾利胆) 【组成】:猪苓、泽泻、生白术、茯苓、桂枝 【原因】:体内水湿过盛,膀胱气化不利,水湿逆犯肝胆,胆汁排泄受阻,便引发胆结石与右上腹绞痛;水湿犯胃,胃失和降,就会口苦、吐酸水。五苓散能化气利水、引导水湿下行,减轻肝胆与胃部湿浊,缓解疼痛与吐酸水。   ⑨ 胆结石伴心烦、失眠、口苦痰多 —— 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理气利胆) 【组成】:黄连、姜半夏、茯苓、陈皮、姜竹茹、炒枳壳、干姜、大枣 【原因】:《时方歌括》言 “二陈汤为安胃祛痰之剂,加竹茹以清膈上之虚热,枳实以除三焦之痰壅,热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则除痰清而胆自宁和”。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由温胆汤去大枣、加黄连而成,清胆热之力更强。若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痰热壅滞胆囊则胆结石疼痛,扰及心神则心烦失眠,此方理气化痰、清胆利胆,痰热去除则胆囊通、心神宁。

0 阅读:130

猜你喜欢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