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厚华滋解诂——黄宾虹山水玄鉴录

孤丝阅览生活 2025-04-10 17:21:18
新安月冷铸画魂

乙酉年(1865)元夕,黄宾虹诞于金华丽谯门。是夜,祖居虹庐古梅齐发,其父执《芥子园画谱》示兆:"此子当破园而出,另植参天木。"少年谒郑珊学画,得"实处易,虚处难"六字真诀。弱冠负笈扬州,昼拓石涛残碑,夜观广陵潮涌。尝立二十四桥观月,悟"月移壁"法:"黑墨团中天地宽"(黄宾虹语),素练光里水云活。

戊戌(1898)变法败,遁迹歙县三十年。于潭渡村构"竹北簃",日课三事:晨起摩挲商周鼎彝,养金石气;午间校勘《道藏》秘籍,汲玄学思;夜半独对黄山云海,炼造化功。

新安画派程邃、渐江诸贤,竟成隔世知己。

五笔七墨凿鸿蒙

辛亥(1911)鼎革后,宾虹发大愿:"整理国故,当从笔墨始。"遂创"五笔"(平、留、圆、重、变)"七墨"(浓、淡、破、积、泼、焦、宿)秘法:"平"如老僧补衲,"留"似侠客收刀;"积墨"法写夜山,九染方得混沌;"破墨"诀绘晨雾,五色顿开鸿蒙。

《青城坐雨图》堪为典范:

焦墨勾骨,似商爵饕餮纹;

宿墨泼肉,如周鼎绿锈痕;

积水点苔,犹楚简蝌蚪书;

淡彩渲云,恰汉帛升仙图。

张大千观此作,谓门人:"黄老用墨,如巫师招魂!"

暗夜观山证大道

丙子(1936)蜀游,于青城途中遇劫,反得"雨淋墙头"之悟。晚年目疾,反创"暗线法":观夜山打手电,见树石皆铮铮铁骨;

患白内障执笔,落墨反浑浑太初。

八十九岁作《黄山汤口》:

焦墨皴擦,千钧之力聚笔尖;

石青点染,太古之气破纸背。

山形似伏羲卦象,水纹如河图洛书。

傅雷见此作,惊曰:"此非山水,乃天地未分时元炁图!"

金石书卷养元神

宾虹艺道,独得"三昧真火":

金石学为炉,书卷气作炭,造化功是薪。

尝言:"画中三昧,舍笔墨无由参悟。"

将甲骨钟鼎笔意化入皴法:

斧劈皴取法司母戊鼎,披麻皴溯源散氏盘铭;点苔似卜辞灼龟痕,染云如盟书朱砂迹。

更以书论入画理:

《祭侄稿》悲愤化山势跌宕,《古诗四帖》狂草变云水激荡。

潘天寿叹:"黄老笔墨,扛着整个文明史在行走。"

中西回响启未来

丁亥(1947)年,北平艺专舌战西画派:"油画之光在面,国画之魂在线。""印象派追逐外光,吾道深究内美。"

暮年作《湖滨山居》,竟暗合立体主义:

山形解构如毕加索吉他,空间折叠似塞尚圣维克多。

然其根柢仍在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宋画层层深厚,如夜行山阴道中。"(黄宾虹论画语)

画坛周易演太极

宾虹遗稿《画法要旨》,暗藏太极玄机:白为乾卦,黑属坤爻;

虚处生阳,实处蕴阴;一画开天即无极生太极,万笔攒簇乃八卦衍万象。

晚年变法尤合《易》理:

七十前白宾虹如潜龙勿用,八十后黑宾虹见飞龙在天;九十岁化境之作,已是群龙无首吉。

李可染感佩:"黄师画理,是把整部《周易》研成墨汁!"

丹青宇宙立洪荒

回望宾虹百年:少年笔端存新安冷月,中年墨海纳唐宋风涛,暮年玄境融宇宙洪荒。

解密其"黑密厚重":黑是万年岩层叠压,密乃亿兆星云纠缠;厚载华夏五千年文脉,重如昆仑九万里地魄。

今观《万松烟霭》图卷:初看满纸昏黑,再睹青光隐隐,久视星河灿烂。

恍闻黄老笑曰:"懂我者,与黑洞对话之霍金;知我者,观量子纠缠之玻尔。"

0 阅读:0
孤丝阅览生活

孤丝阅览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