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巴子:一鱼难求,曾卖上千元一斤,如今很难吃到

派大星的海底世界 2024-08-24 18:26:10

石巴子,通常所指的乃是黄石爬鮡,又名石爬子、石把鱼、巴鳝儿等。从生物学分类的角度而言,其归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鲇形目、鮡科、石爬鮡属,为小型淡水鱼类。该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岷江等水系。其肉质细腻柔嫩,味道清鲜甘美,具备极高的食用价值与经济价值。

形态特征

体型:黄石爬鮡体形较小,通常长度不超过10厘米。体形较为扁平,呈长椭圆形。

头部:头部较宽,顶部平坦,吻端略圆钝。口部较宽,位于头部的下方,呈下位口。

眼睛:眼睛小,位于头部的背侧,接近头部的前端。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眼睛退化程度较高。

鳃孔:鳃孔宽大,位于头部两侧,鳃盖骨发达。

须:有四对须,分别位于上颌、下颌及口角处,用于感知环境和寻找食物。

鳍:胸鳍较大且扁平,有助于其在水底爬行。背鳍和腹鳍较小,位于鱼体中后部。尾鳍分叉且较宽,适合游泳和稳定姿态。

体表:皮肤光滑无鳞,表面覆盖着一层黏液,起到保护作用并减少水中的摩擦。

体色:体色多为灰色或棕黄色,带有不规则的斑纹或斑点,以适应底栖环境的伪装。

分布范围

黄石爬鮡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淡水河流中,尤其是长江上游及其支流流域。这种鱼类通常栖息于水流较缓、底部有砾石或沙质底的河段,以及溪流中的水潭、池塘和浅水区。黄石爬鮡喜欢栖息在清澈、氧气充足的水体中,通常隐藏在石块下或其他遮蔽物处,以躲避捕食者和适应环境。

生活习性

底栖性:黄石爬鮡主要生活在河流、溪流的底层,尤其喜欢砂砾或岩石底的环境。它们常常隐藏在石块下或缝隙中,以避开捕食者和强烈的水流。

杂食性:黄石爬鮡是杂食性鱼类,以底栖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如昆虫幼虫、软体动物和小型甲壳类。此外,它们也会摄食水中的有机碎屑和植物残渣。

夜行性:黄石爬鮡通常在夜间较为活跃,白天则多隐藏在石块下或遮蔽物中。

爬行能力:黄石爬鮡具有发达的胸鳍,能在石块表面和河床上爬行。这种特征帮助它们在激流或复杂地形中稳固地生活。

伪装性:它们的体色和斑纹使其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躲避天敌。

繁殖方式

1. 繁殖季节:黄石爬鮡的繁殖通常发生在春夏季节,特别是在水温适宜(一般在20-25°C之间)时。这个季节水温上升,环境较为适宜幼鱼的生长。

2. 产卵习性:黄石爬鮡是卵生鱼类,雌鱼会选择隐蔽且安全的地方进行产卵,通常是在河床的石块下、砂砾之间或植物根部等处。卵有黏性,能够牢固地附着在这些表面上,以避免被水流冲走。

3. 受精方式:黄石爬鮡采用体外受精的方式。雌鱼产卵后,雄鱼会释放精子在水中,精子与卵子在水中结合完成受精。

4. 护卵行为:在一些情况下,成鱼会表现出护卵行为。它们会守护在产卵处,驱赶潜在的捕食者,保护卵的安全。这种护卵行为有助于提高卵的孵化成功率。

5. 孵化过程:受精卵在适宜的水温下经过数天至数周的孵化时间后,幼鱼孵化而出。幼鱼孵化后,会依赖卵黄囊提供的营养在水中漂浮一段时间,直到其具备独立觅食和游动的能力。

6. 幼鱼发育:幼鱼通常会聚集在水流较缓、食物丰富的区域,以躲避天敌并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生长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会逐渐适应底栖生活方式。

食用价值

1、黄石爬鮡富含蛋白质、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欧米伽-3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

2、黄石爬鮡其肉质细嫩,含有较少的骨刺,适合各种烹饪方式。

3、黄石爬鮡在中国一些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某些地方,作为地方特色菜肴而受到欢迎。当地人通常会将其用于家庭烹饪或在小型餐馆中制作传统菜肴。

4、黄石爬鮡的分布范围有限且个体较小,市场上通常不见大规模的交易或养殖,因此其经济价值有限,多用于家庭自给或小规模市场销售。

家庭烹饪

红烧石把鱼

1. 将黄石爬鮡处理干净,切成适合大小的块。

2. 热锅凉油,放入姜片和蒜片煸炒出香味。

3. 加入鱼块,煎至两面微黄。

4. 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糖,翻炒均匀。

5. 倒入适量开水,加入八角、桂皮,盖上锅盖焖煮10-15分钟,直到汤汁浓稠。

6. 出锅前加入少许盐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仅供参考

2 阅读:274
评论列表
  • 2024-08-25 19:31

    少年时经常在河里石头缝下面摸,一两个小时能摸一斤多,除了石爬子还有魟鳅子,晚上揪一把藿香用豆瓣酱花椒大蒜泡椒泡姜软烧,吃完鱼剩下的汤下面…现在想想当年是多么的奢侈[呲牙笑]

  • 2024-08-25 18:27

    吸盘黄辣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