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在头条上,浏览到许多关于未来就业趋势的文章,这些文章中不仅包括了普通人的观点,还有来自网红,以及像马斯克这样的世界知名人士的担忧。他们预言,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导致大量失业。对此,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愿意在此分享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回顾历史,劳动手段的进化始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们这一代人有幸见证了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每一次革命都曾引起人们的广泛担忧。然而,经过一段短暂的适应期后,人们逐渐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例如,随着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纤夫的工作逐渐消失,而机器织布和染布技术的出现,也取代了大量的人工织布工作。从古至今,机械不断取代人工,技术进步总伴随着职业的重新布局,但从未引发社会革命。
但是,近年来,科技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就业压力一直很大。因此,当我国科技发展加速时,生产力转型速度远超劳动力转型,转型阵痛在所难免。
然而,我对于网络上流传的许多悲观论点持有不同的看法。接下来,我将详细阐述我的观点,希望引起网友们更深入的讨论。
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逐渐取代众多人力工作,显著提升社会生产力。资本为追求更高利润,或减少员工数量,但仅从资本视角审视,显然片面。社会运行视角下,资本无法独立存在,大量失业引发的社会动荡将危及资本存续。故资本主义社会中,此矛盾或激化,引发社会革命,推动其向社会主义转型。
与资本主义制度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强调,必须保障人民大众的生存权利和空间。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会采取相应的社会治理手段,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进行调节,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调节方式多样,人工智能技术如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取代人力后,其创新、改造及维护更新将催生新岗位。国家可以通过为失业者提供转型培训,帮助他们适应新岗位,从而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型。
随着劳动力被智能工具取代,人工智能将大幅提升劳动生产力,创造比人力更高的利润,和足够社会消费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社会整体和个性化的需求。社会将借助税收手段进行资产的有效合理相对均衡再分配,旨在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并缩短其工作时间,由此促进就业岗位的显著增长。例如,过去的策略是减员增效,而现在则转变为增员增收,即通过减少每位员工的劳动时间来实现人员的增加,进而显著提升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为新质生产力提升所创造的财富,扩展消费空间,形成良性经济循环。
我最近在网上看到,在一些旅游区,已经开始使用机器狗来代替人力运送商品,就像过去的挑夫一样。机器狗不仅可以替代挑夫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挑夫还能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这些都是积极的变化,展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正面影响。
在城市中,自动驾驶公交车的司机可以转型为公交服务员,为乘客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解决旅途中的各种问题。这种转型不仅带来了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更为司机开辟了新的职业发展道路。
对于自动打车服务,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卖给原有的经营司机,让他们继续经营。自动驾驶车辆制造商,可以通过平台和车辆销售的利润维持企业运营。企业不仅要有经营思维,还应承担社会责任,确保技术进步能够惠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还有家政机器人,直接面向家庭销售家政机器人或许不切实际,且易造成资源闲置。相反,将其销售给家政服务公司,让家政人员携机器人上门服务,能为客户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体验。此举既保障了家政人员的就业,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有效发挥了现代科技的优势,显著提升了服务品质,也不会出现现在出现的高知识阶层,从事这一职业被轻视的现象。
总之,我坚信国家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通过法律手段,行政管理和政策引导,教育培训,减少劳动时间,提升劳动单位时间的报酬,及时进行法定的收入调节,确保我们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迈向文明进步的新时代。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的引导和政策的支持下,我们能够顺利度过转型期,迎来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社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93257b068885c17db74d3b04dbdcf5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e916290bc7f0279e83c8061adf6e3b.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857f99b1bb5d6ec3f036ac030bb61a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46b24e805f68a23edb58633b77a5d5b.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4f09f86a887cf4c52b5b638bd7cdf2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38ce7ce3156d2917c98c72d0a2521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