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量子科学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以来,不确定性逐渐成为人类认知的一部分。在宏观层面,确定性体现在人类社会活动的认知和表述中,例如计划、趋势以及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事物和物体。
然而,在微观层面,不确定性则表现出其普遍性。在物质的量子态下,不存在绝对的确定性,只有不断变化的运动状态。确定性所体现的,是变化中同一种形态出现的概率。这种概率正是科学界利用来服务人类的工具,例如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这些计算的基础运行规则基于同一类信息出现的概率,这也是为什么人工智能需要建立庞大的数据库来支撑,而这些数据库需要强大的电力支持,这正是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电能的原因。
在中华文化的基因库中,诸如“从善如流”“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表达,都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结果的体现。中国文化蕴含着量子理论中不确定性的哲学内涵,这也是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成果转化迅速地本质原因。例如,中国哲学中的“善”,要求人们将善行作为日常行为准则,使之成为一种文化,成为行为与语言的潜意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从无数不确定的善行中获得确定性的善果,这是一种典型的概率现象。相反,“恶有恶报”也表明,经常作恶的人,得到恶报的概率会更高。
“厚德载物”同样是一种概率表述,意味着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会拥有更多的物质资源,并理解这些资源并非个人所有,而是属于公众,应为大众谋利益。而那些德行浅薄、私利过重的人,往往招致灾难。这也是概率论的一种体现。
社会中有一种说法,认为社会底层有许多聪明人,这同样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基因。例如,“捉鳖不在水深浅,只要手跟前,近水楼台先得月,信手拈来”等表达。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偏好确定性的结果,但实际上,确定性仅仅是不确定事件的一种可能性,也是一种概率,意味着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聪明人擅长计算,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行动,但若总是等待确定性,就永远无法获得想要的成果,因为结果往往是一种小概率事件。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仍然处于社会底层呢?我认为这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人类个体来到世上,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因此,敢于冒险、勇于试错、从失败的大概率中寻求小概率成功的人,往往是两种人。
一种是普通人认为的“缺心眼”的人,他们不计前嫌,屡次尝试,最终偶然成功,人们便说“吃亏是福”。然而,大多数老实人终其一生都在吃亏,成功者终究是少数。这些未成功的人与那些害怕吃亏的聪明人一起,在底层社会中形成了基础。
另一种是那些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他们有试错的资本,通过试错获得了成功。但即便是他们,大多数也以失败告终。正是这种小概率的成功确定性与大概率的不确定性,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不同层级,这是自然法则。人类永远无法突破这一法则,因为违反它,人类就会停止进化,文明也会迅速衰落。
从不确定中追寻确定性,是人类进步的不二法则,因为这是微观物质世界运动的基本形态,在宏观层面上反映为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仅供参考,对错与否,各位网友自行判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bd434a0b73139f0a9ce4c95a1d1b57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f77b2cc96f3a55c2b12da0ed5c60ca.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dfa3ccf4641047a72e5c44cac88d36.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23c5cad8471a762a0fbf74e49a14d1.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34ff8d6c427ae8cf6884357f7ffeb9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fa56d28cbf91fa5f401c18d44b2928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4e5cf3b3836aab0fd46b94e0d6a40e2.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afa9ac0dd274a1932ed90e4091b02e2.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94f94ebc6e59609c5cc1d449c49c32.jpg)
信任自然可求真
⭕️科学/哲学追求确定性(真理/知道)是生存的必须,有现象复杂性。自然绝对诚实/决定论/宿命论,但意识作用于人体(物质)对宿命有扰动。🍎苏格拉底说,万变中寻求不变的真理/本质(物质不灭,能量守恒,1+1=2等)。花瓣飘零不是动量不确定,是大量动量作用观测不足的观测不确定。解释自然“不确定性”“对称或然性”想干啥?❌为不知道找原因吗??没有确定性(不知道)如何利用自然??空间连续可入,位置和速度精度无限。光粒子电荷质量大小(能量)不连续,不是运动不连续。大量粒子分布观测不确定,不是单粒子运动不确定。❌不确定性原理是假说搞骗!同与不同的确定性是科学认知的根本,“波粒二象性”祸害了这个认知的核心根基!!🍎绝对真理客观存在,人类诞生前月亮不运动吗?引力有没有?不言自明!🍎仰望星空信任自然的地心说需要认知进化,能否定绝对真理吗?地心说依据的不变现象变了吗?没有!号称相对真理是悖论斯坦_蔑视自然_欺师灭祖_的鬼把戏。瞎搞虚幻不确定,量子鬼学,好吗?❌科学追求确定性真理是生存智慧,悖论斯坦追求把不同弄成相同(统一场)?场是光速,地球速度显然不同,地球场跑了吗?这不是癫狂是什么?
信任自然可求真
真理从来都是简单的,不证自明的(不变现象),无法证明的(全称命题/可证伪)。古希腊哲学对真理(科学知识)的理解——真理是不变的现象。地球上流水现象千变万化,水往低处流现象不变,如同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不变,都是有用的知识/确定性/知道。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电荷守恒,1+1=2,绝对时空,相对速度,……都是不变的普遍现象。居然有人号称人人不知的空间弯曲是真理,还胡编人人可知的时间是虚幻!!当然都是缺德笑话。几何学与微积分方法符合绝对时空/可微可积,弯曲不均匀空间可积分吗?面积与面积等效吗?科学/哲学追求确定性(知道)是生存的必须,鼓吹不确定是鬼迷心窍❌,科学不是假说证明不是解释稀奇是观测归纳。所有物质100%由带电质量体/粒子构成(不变现象,本质),电子质子结合成中子,正负光子结合成中微子。……不显电性的中子,中微子,穿透材料/等离子体/微观电磁结构的能力强大,中微子极其微小,必然是穿透物质材料的冠军——惯性运动天才。电子质子光子都带电,穿透力当然不行。——物体材料边缘亚原子尺度正负电场密集分布,带电光子电子受引力斥力作用,分裂成双缝干涉条纹,边缘衍射条纹,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