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民党想策反林彪,派密使去会见,林彪:你干脆留下别走了

擎苍谈历史 2023-05-31 09:17:00

“校长,我觉得我们可以策反林彪。”

“你的依据是什么?”

“早在1942年,胡公冕就告诉了我这个秘密,我曾经向校长建议过。”

“哦,我也许给忘记了,错过了大好时机。”

“此一时彼一次,现在策反林彪虽然成功率很低,但不是没有可能。”

一场对林彪的策反行动拉开了大幕。

这段对话,发生在1947年11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其中的“校长”,自然是指蒋介石;另一个人则是蒋介石的第一门生胡宗南。

林彪是我军著名战将,蒋介石求之不得,有传言说林彪在莫斯科养伤痊愈后的回国前夕,斯大林盛情挽留,说愿意用十个师来换他,还有一种说法是15个师,或者是18个师,传言虽然不可信,但足可见优秀战将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但是胡宗南认为林彪可以策反,却不是传言,有史料为证。

胡公冕早年是共产党员,曾在黄埔军校教导任第二团一营党代表,还在北伐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担任过政治部主任。土地革命时期,他还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黄埔军校学员中,他大多数都认识,当然也包括林彪。

1932年4月,胡公冕在上海被捕入狱,从此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1936年获释出狱后去了西安,成为胡宗南的座上客。

作为黄埔一期生,胡宗南的第一个上级就是胡公冕。胡公冕对林彪印象很深,知道林彪不苟言笑,不爱交际,但是很有主见,不是凡人。不过这也是表面印象,或者说第一印象,并没有深入了解。

1942年初,胡公冕到延安待了一段时间。这时候林彪刚好从苏联回国,胡公冕对昔日的部下有了更多的了解。

回西安之后,他对胡宗南说“林彪是那种小资产阶级色彩极浓的人,可以分化。”

不得不说,胡公冕多少还有些眼力,胡宗南听了胡公冕对林彪的介绍之后非常重视,但也没有完全相信,他要自己亲自验证。于是,他就向当时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林彪发出了邀请。

对此,胡宗南在日记中有详细记录。

1942年1月31日,林彪接受宴请,作为学长的胡宗南在西安接待了他。

胡宗南在日记中记述道:“林彪对毛泽东、朱德直呼其名,并有訾议之处。林盖初自国外归来,思想似乎有转变之势。”(第108页)

1942年初,是抗日战争中最艰苦的时期,革命队伍中有人动摇也不是没有可能。况且胡宗南也的确宴请过林彪,确实有那样的沟通机会。

如果蒋介石听从了胡宗南的建议,抓紧时机策反林彪,这位日后的“常胜将军”,会不会改变自己的信仰?

事实证明,蒋介石在后来的1947年进行的对林彪的策反行动,却以宣告失败告终。因为时移世易,今非昔比,这时候的我军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充满活力。

反观蒋军当时已经腐败,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死气沉沉,根本不堪一击。

这时候的林彪,又怎么会弃明投暗,看好国民党?

那么,到底是谁去执行了策反林彪的计划,过程如何?

1947年年底,国民党在战场上连连吃败仗,对我进行的全面进攻已经宣告失败,当年发起的对延安和山东解放区进行的重点进攻也即将破产。

在胡宗南的建议下,蒋介石亲自批准了“以搜集战略情报为主,策反中共首要分子来归”的计划,其中重点策反对象就是我军战将徐向前、林彪等将领。

此刻的蒋介石一定是非常后悔,觉得当初看走眼了。

作为黄埔军校校长,他也很重视在黄埔生中搜罗人才,曾经跟黄埔一期生徐向前单独会谈过。当时的徐向前比较质朴,气质看起来就像个山西农民,连句“请校长栽培”的客气话都没说,为此蒋介石连连摇头,摆摆手让徐向前走了。

后来徐向前大显神威,在川陕苏区打得川军和陕军满地找牙,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六路围攻,蒋介石此刻追悔莫及。

后来蒋介石派人到徐向前老家,企图用高官厚禄说动徐向前的父亲,仍然宣告失败。

徐向前父亲说:“我的儿子到黄埔军校之后就跟家里失联了,我还要向校长要人呢。”听了这句话,来人哭笑不得,鼻子都气歪了,只好悻悻而回。

林彪是黄埔四期生,性格内向,很少说话。

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的聂荣臻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当时的林彪:

“我认识林彪最早是在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他当时是第四期学生,学习上比较平庸,政治上也不活跃。”

正因如此,林彪在进入黄埔军校时,并未引起蒋介石的注意。不过在后来,蒋介石也跟林彪私下里会谈过,他对这个乳臭未干的湖北小伙也不看好。

林彪绷着个脸,沉默寡言,而且貌不惊人,不像胡宗南、王耀武那样浓眉大眼,鼻直口方、气宇轩昂,有大将风度,因此蒋介石一看便有几分不喜。

蒋介石太落俗套了,岂不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于是蒋介石只是说了几句勉励的话,林彪也说了句“谢谢校长栽培”的客套话,两人就没有了话题,出现了僵局。

恰好这时校长办公室秘书陈立夫敲门进来,报告说:“汪主席来到黄埔,请蒋校长前往议事。”(汪主席即汪精卫,他当时是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

汪精卫跟蒋介石素来不和,蒋介石一听皱起眉头,大骂一声“娘希匹”,然后拂袖而去,不经意间,把林彪晾在了一边。

林彪被忽略,蒋介石的无礼举动给他留下极其不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有时候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有主见的人来说。正因如此,尽管后来蒋介石对他极力示好,但没有收效。

数月后,即1926年7月,蒋介石找师生进行交谈,再次遇到了林彪。

当时蒋介石平步青云,如日中天,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还兼任北伐军总司令,因此他当时心情很好,便忘记了林彪给他留下的不快。

他满面春风向自己的学生林彪许诺说:“好好干,毕业了到我的司令部工作。”这一承诺让林彪心跳不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被北伐军总司令青睐?

这时候林彪已经是中共党员,但当时国共合作,两党并非敌对关系。所以林彪想到司令部去,也无可厚非。

可是贵人多忘事,当时的蒋介石率总司令部赴前线指挥作战,跟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先后过招,收复了湘、鄂、赣、闽四省,并一鼓作气,继续向豫、皖、苏、浙进军。

蒋校长日理万机,竟然把自己的承诺给忘了。1930年底,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队进攻苏区时,在情报中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林彪。

这不是当年那个不爱说话的湖北小伙吗?他的前头有个醒目的头衔——红1军团第4军军长。

1932年,林彪的头衔变成了红1军团总指挥。这时候的林彪才25岁,仍然是个毛头小伙。

正是这个当初自己不看好的湖北后生,成为最大的麻烦制造者,让国民党军队吃了很多苦头,让他这个校长伤透了脑筋。

即使在长征途中,林彪率领的红军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接着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杰作不断,让蒋介石一筹莫展。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林彪更是声名鹊起。

不久之后,林彪销声匿迹。在1938年,林彪穿着缴获的日军军服,骑着大洋马出去,被友军哨兵误认为是日军而开枪误伤脊椎骨。因当时延安医疗条件差,党组织安排林彪到苏联治伤。

1942年初林彪回国,胡宗南曾经宴请他,产生了策反他的想法。

可是当时蒋介石手下名将如云,张治中、陈诚、顾祝同、汤恩伯、胡宗南、杜聿明、王耀武、孙立人、陈明仁、薛岳、卫立煌哪个不是闻名遐迩?

蒋介石又开始小看林彪,对胡宗南的策反建议充耳不闻,再次与林彪失之交臂。

直到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先后失败,在胡宗南的建议下,蒋介石才又产生了劝降林彪的念头。尽管他也知道成功率很小,但也只能试试。

经过研究决定,行动小组由陈恭澍(shù)挂帅。

陈恭澍是戴笠的得力干将,人称“辣手书生”,曾任军统天津站站长、北平站站长,他曾参与上百起针对日伪的暗杀行动,策划指挥了对多名大汉奸的暗杀行动,被称为“军统第一杀手”。

看到这样的履历,你一定会认为此人心狠手辣,只能打打杀杀,根本不是策反的料。那既然如此,蒋介石为何要让他负责策反?

首先此人跟林彪同岁,是黄埔五期生,林彪的学弟,二人有一定私交;其次,此人在抗战中曾经投靠汪精卫,日本战败后他被以汉奸罪逮捕,住了一年多监狱,出狱后没有担任要职,不太引人注目。

策反林彪只是计划的一部分,还有两个人也是他们的策反对象:中共东北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主任陶铸、中共东北人民解放军某纵队副政委李运昌。

陶铸是黄埔五期生,跟陈恭澍是同学。李运昌不但是黄埔四期生,还是陈恭澍的河北老乡。不光如此,他们当时判断认为李运昌是有情绪的。

原来在抗战结束后,李运昌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副司令员。不过在1946年李运昌和林彪意见产生了分歧,组织采纳了林彪的思路。因此,李运昌不再担任副司令员。

在他们看来,李运昌很容易被策反(其实那是他们以小人之心,李运昌本人并没有啥思想包袱)但是陈恭澍觉得自己出面还是不合适,考虑再三,他决定让一个叫李鸣秋的人出面策反。

李鸣秋也是黄埔生,还是四期,跟林彪是同学。此人是个小角色,去东北的话不会惹人怀疑。

可是李鸣秋一说去策反,连连摇头,说这是“痴人说梦”。陈恭澍只好承诺说:“完不成任务也不责怪你”,李才答应前往。

李鸣秋在到达东北之后,在四平街附近的一个村庄见到了林彪。

正像他估计的那样,林彪一口回绝,反而对他说:“你留下来别走了,国民党已经穷途末路了。”

而陶铸则对李鸣秋说:“你转告陈恭澍,让他弃暗投明,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策反来策反去,派去执行策反任务的人差点没让对方策了反,这场策反闹剧随即画上了句号,以失败收场。

蒋介石得知消息后一声长叹,后悔自己当初看走了眼。

1971年9月13日,林彪仓皇出走,折戟沉沙,在台湾的蒋介石闻讯后失声痛哭,还在为当年错过了林彪而惋惜。其实蒋介石到死都不会明白,他和林彪失之交臂不是偶然的,而是信仰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

林彪后来的人生轨迹虽然发生了改变,走上了错误道路,但是他在革命时期的信仰是坚定的,又怎么会放弃如日中天的革命事业,加入日暮途穷的国民党阵营?

要知道,由于战场上蒋军节节败退,国民党将领已经掀起了倒戈潮,这时候让林彪倒戈,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再说了,共产党取胜这是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正义和真理,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因此胜利是必然的结果。

别说林彪没有被策反,即使真的被策反,也改变不了国民党失败的命运。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蒋介石麾下的名将还少吗?败给解放军、关进功德林的将领,有几个不是在抗日战场上叱咤风云,战功赫赫的名将?

邪不压正,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0 阅读:100
擎苍谈历史

擎苍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