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当众问韩先楚的秘书:听说你们军反对军委的规定?

从南谈历史啊 2024-08-21 01:06:52

“我只服从正确的指挥!我要越级上报四野的首长!”

1950年,海南岛战役前夕,40军军长韩先楚与总指挥邓华,因为‘偷渡’计划吵得不可开交,在场人的形容“房顶都要掀翻了”,可是谁也不敢吱声。

韩先楚是我军著名的“旋风司令”,素有“韩大胆”之称,就连许世友都敬佩不已。

韩先楚脾气不好,总爱跟上级顶牛,连他自己都说:“我这个人意见多,爱讲真话,甚至爱抗上,可是有意见不提,还算是为国家着想吗?”

宋清渭在韩先楚身边当了十几年秘书,也耳濡目染学了一些,多了个“韩大炮”的绰号。

1984年北京,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当众责问时任第三十一军政委的宋清渭,为何要反对军委规定,那么“韩大炮”会如何作答呢?

什么是老八路的作风?

宋清渭15岁参军,从鲁西北一路打到东南沿海,先后跟过叶飞、皮定均、韩先楚等多位首长。

这些首长个个本领高强,也都很有个性,宋清渭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爱兵如子。

1964年8月,炎炎夏日,皮定均顶着骄阳,来到霞浦某边防团视察,而宋清渭正是该团政委。

中午11点左右,皮定均一行转到了某连队的猪圈。

皮定均突然停下脚步,大声喊道:“宋清渭!”

“到!”宋清渭小跑上前。

皮定均笑眯眯地说:“你过来,给我站在这里,站一个小时!”

宋清渭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他很快体会到了皮定均的用意:“首长,您是不是批评我们让战士在大太阳底下剁猪草,连个棚子也不搭?”

“你小子挺聪明嘛!脑袋来得快,转得也快,你说的差不多,就是这个事!”

皮定均接着说:“我们当干部的要处处关心战士,时刻装着官兵的疾苦。天这么热,太阳这么毒,让战士长时间在没有遮挡的地方劳动,不近人情嘛!我们常说要关心战士,关心战士不是空的,是实的。”

宋清渭当即表示:“我们立即给他搭个棚子,先用树枝、凉席搭个简易的,然后再搭好的。请首长放心,今天晚饭前就落实!”

到了晚上,皮定均特地派秘书,偷偷来视察落实情况。

得知棚子已经搭好后,皮定均这才满意:“布置的事办了就好,就应该这样,就是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

当宋清渭成了首长后,他也跟当年的皮定均一样,经常下连走访,一蹲点就是好几个月。

有次,宋清渭来到长乐县梅花镇的某守备连,吃晚饭时,他先挨个桌看了一遍。

回到自己的桌上,宋清渭发现竟然比其他战士多了盘蒜苗炒肉。

宋清渭指着这个菜,问连队的干部:“这是每个桌都有吗?还是只有这一份。”

连干部如实回答:“想着首长您来连队,第一餐就加了一个菜。”

宋清渭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端起蒜苗炒肉倒在一大盆大锅菜里,然后和战士们一起吃一样的大锅菜。

宋清渭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可别小看这盘菜,全连上百双眼睛盯着呢。一盘菜本不算大事,可官兵一致的原则就打了折扣!”

回到军部,宋清渭接到了一封在场战士的来信:“看到首长端起盘子倒菜的举动,就仿佛看到老八路的影子,许多战士议论说,这才是老八路的作风,一下子拉近了战士和首长的距离!”

还有一回,宋清渭到平潭岛守备二师六团视察。

他正在招待所里休息,忽然进来一位年轻军官。

军官上来先认了错,进而解释道,当初参军时害怕不符合要求,年龄少报了一岁。

结果当了军官,却因为差了一岁而不能带家属随军。

他从老家开来证明,说实际年龄比档案年龄大一岁,可是师里不认。

宋清渭笑着说:“你这个小子,早说实话,不就没这些麻烦了!行了,你回去等着吧!”

宋清渭向秘书吩咐道:“你给守备二师师部打个电话,看看像这个干部的情况多不多?家属随军对基层干部是个大事,看能不能统筹解决一下。”

宋清渭对待下属就是这么细心,想到的给你办了,没想到的也给你办了。

不过,他对自己却严格要求,有时候甚至是近乎苛刻。

宋清渭常年在外,妻子有时在江西,有时在霞浦,而三个孩子则在福州。

宋清渭从没想过把他们接到一起生活,甚至妻子坐宋清渭的“顺风车”,他也要给油费。

经费不足,宋清渭如何改善伙食?

“当兵十几年,带了一个连,光长胡子不涨钱!”

这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宋清渭下基层连队听到最多的顺口溜。

宋清渭神情凝重的说:“基层干部的待遇是低了些,这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才能逐步改善,但不能因为这些而把部队的作风搞得稀稀拉拉。”

当时,国家的重心在于经济发展,所以军费存在严重不足,每年不会超过50亿美元。

为了让伙食问题得到解决,宋清渭在军中推出了个典型:侨乡永春县二连司务长崔成楠。

崔成楠来这之前,二连的战士们顿顿喝菜汤,就这样,每年还超支8000元。

于是,崔成楠带领炊事班开荒种菜,养鸡养猪,连队的伙食天天变样,每顿四菜一汤。

一年下来,连队伙食费还结余8000多元。

崔成楠利用进城买菜的机会,帮战士们邮寄家信,代买一些日用品。

不但节约了时间,还节约了差旅费,战士们夸他是个好管家。

不过,崔成楠很抠门,甚至抠到了他的首长头上。

有次连长外出,带了个老乡回来,交代崔成楠多添个菜。

崔成楠把菜送到连长屋里,又把连长叫了出来:“你加的菜钱是交现金还是从工资里扣?”

连长有些不耐烦:“以后说。”

连长吃完饭,把老乡送出门,发现崔成楠还站在这里。

连长问道:“站这儿干嘛?怎么不走?”

崔成楠义正严词的说:“你还没给我准信呢!”

连长赶忙从兜里掏出了菜金,说道:“你呀!我真是怕了!”

崔成楠的故事,很快传到了宋清渭那里。

宋清渭又将崔成楠的事迹向军党委做了汇报:“这个司务长抠门抠到他上司的头上,还真有些胆量呢。”

常委们一致认为,现在基层连队普遍的伙食不好,就是缺少崔成楠这样的好司务长。

于是,军党委决定给崔成楠记二等功,并报军区党委授予他“模范司务长”称号。

半年后,崔成楠被破格提拔为团后勤处副处长。

宋清渭领导的第三十一军,开始争相学习二连的“崔成楠模式”。

跟军委副主席“顶牛”的“韩大炮”

1984年11月,北京,全军整党工作座谈会,如期召开。

轮到宋清渭发言时,总政主任余秋里说:“不要念稿子,讲点实际的,放开讲吧!”

宋清渭根据实际情况,讲了基层连队的一些问题,又谈了军队发展的看法。

刚准备落座,时任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叫住了他:“军委规定军以下部队不准经商,听说你们军反对军委的这个规定,是吗?”

面对三十一军“反对军委规定、参与经商活动”的质问,宋清渭不推诿、不掩饰,实事求是的汇报了问题:“部队每天有数百辆车往返泉州大桥,初步匡算,军里一年至少要支付50万元以上的过桥费。军以下单位没有任何机动经费,上级又不给报销,我们怎么办?”

同时,宋清渭还反映了干部生活补助不足的情况。

“来北京之前,才刚接到军委关于军以下部队,不准经商的指示。”宋清渭也对军委的规定表了态:“我们一定贯彻落实!”

宋清渭开始报账:三十一军驻守厦门特区,成立了一个虎园公司,经营家电,挣了200多万元,搞劳务工程赚了五六十万元,总计收入不到三百万。

他最后说道:“这些资金分文未动,可以如数上交!”

宋清渭的这番话,既说明了31军驻厦门的难处,也阐明了没有反对军委规定的事实,可谓有理有据。

杨尚昆听后,肯定的说:“你反映的情况很好!军委办公厅要把这些情况整理一下,上报军委和中央政治局。你们挣的钱,只要不违法,军委也不收,归你们自己支配。”

余秋里也称赞道:“你这个军政委敢讲真话,比较实事求是,讲得比较实在,反映的情况很好。我们要提倡这种作风。”

两个月后,国务院行文通知各省、市、自治区,军车过桥过路一律不收费,部队也增加了机动费。

1985年,宋清渭调回济南军区任职。

考虑到离自己的家乡比较近,他上任伊始,就给自己定下了“六亲不认”的规矩:自己在任一天,绝不利用手中的职权为亲属办私事。

当然,宋清渭时刻挂念着自己的家乡。

他曾多次回到德州,并深情地说:“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自己是一个山东人,是一个德州人。虽然已经85岁了,但我愿意为家乡的建设发展鼓与呼,愿意贡献自己所有的热和能。”

2022年12月27日下午,宋清渭在960医院去世,享年94岁。

参考文献:

德州记忆 | 刘庆民:我的首长宋清渭上将

原济南军区政委宋清渭逝世 | 附德报专访宋清渭特稿

夏炎.皮定均治军先“治官”[J].党史纵览,2011,(12):28-30.

徐冀宁.“旋风司令”韩先楚与解放海南岛[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2(02):78-84.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21.02.013.

0 阅读:70

从南谈历史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