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刘秀的耕读生活

读史 2023-07-19 17:30:39

读史特邀作者:一粒粟

汉光武帝,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第三章 耕读生活

刘钦去世后,作为家中的长子,刘演“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常常自比为刘邦;而对于爱种田的小兄弟刘秀,则有点“恨铁不成钢”,把他比作刘邦二哥刘仲,批评其胸无大志。

刘演自比为刘邦,我认为他小看了自己。刘邦不事田业,结交一些“狐朋狗友”,那更多的是性格使然;当他看到秦始皇车队、说出“大丈夫当如是”那句话时,更多是一般男人的“羡慕嫉妒恨”罢了;他起兵反秦,也是因为对“役徒多逃亡”的恐惧和无奈!

刘邦当时并没有起兵反秦、救百姓于水火的远大志向,更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当皇帝!刘演则不然,自小便胸怀大志:自王莽篡汉之后,“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要“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主动的行为,并且立即“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

从这方面来说,刘演的志向和能力,真不是一般开国帝王所能比的。

不过,刘演把刘秀比作爱种田的刘仲,他小看了刘秀。如果说刘演是“烈火”,那么刘秀就是“弱水”,他能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变换出不同的形状,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变态”级别的。在学校,他是彬彬有礼的书生;在战场他是能征善战的勇士和统帅;在乡间,他立马又变成了种田能手。

在刘秀的心里,从来没有怀才不遇的苦恼,从来没有是先扫一屋还是先扫天下的困扰,干一行爱一行,随遇而安,行行都能做成状元!如果被他嗅到一丝的机会,便借此一飞冲天!

这时的刘秀,应该还不允许自己考虑“复高祖之业”的远大志向,他当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生存:母亲年迈,妹妹年幼,哥哥不靠谱,要填饱肚子,只能努力种田了!

刘演可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家长,“吃饭问题”从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一个大男人怎能整天忙于柴米油盐,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弟弟再这么“堕落”下去!

在和母亲及叔叔“商量”之后,决定让刘秀去长安求学。

刘演就是这么“豪横”,在家里从来都是说一不二,能在大哥的庇护下生活,对刘秀来说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吧!

公元十四年,刘秀进入长安太学。太学设立于汉武帝时期,最初只有五十名学生,是全国最高学府。汉成帝时期,效仿孔子门徒三千,学员增加至三千人。

王莽掌权时期,为了笼络天下士子之心,对太学进行大规模扩招,太学生猛增至一万余人。

刘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太学的。

太学里的教师都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比如“校长”刘歆,就是经学家兼数学家,在对圆周率的研究方面,为当时世界第一人。

那里的学生勤奋好学,德智体全面发展,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刘秀的大将有数人曾上过太学,比如邓禹、朱祐、冯异、王霸、耿纯等。

刘秀高才好学,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在知识的海洋里恣意遨游。有人说刘秀运气特别好,哪有什么好运,运气从来不会垂青毫无准备之人,这一切都是他努力学习、厚积而薄发的结果!

他读书时从不皓首穷经,寻章摘句,每篇文章只是略其大意,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像诸葛亮、陶渊明一样,好像历史上名人读书都是这样:不求甚解。

像现在很多大学一样,学校附近往往有一些专门为学生服务的“超级市场”。学生放学后可以去那里买卖一些书籍或生活用品,以满足日常之需;当然对有些学生来说,可能买卖物品并不是主要目的,他们去那里就是为了唠嗑聊天、交流思想、看帅哥美女,借此打发无聊的时光。

两千年前也不例外,当时太学附近的槐树林中就有一个这样的超级市场,人们称之为槐市。放学后,刘秀与一帮好友们悠闲地逛着槐市。他们一会挑选着各种喜欢的书籍或生活用品,一会儿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洒着青春的激情。

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长安从来不缺娱乐的地方。斗鸡场与赛马场就是长安人最主要的娱乐场所。自古以来,斗鸡和赛马都深受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的喜爱。汉宣帝和李白就经常出入这些场所,甚至唐玄宗在封禅泰山的时候还带着几百只“战无不胜”的大公鸡!

刘秀爱学习,但也经常出入于此类场所。

有些人就因为刘秀喜爱“斗鸡走马”,说他是“学渣”、“小混混”,我认为这是不客观的。真正优秀的学生都是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的。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省重点高中,里面的学生都是当地拔尖的,但并不妨碍很多学生唱歌、跳舞、武术样样精通,甚至很多还是电游高手!

“斗鸡走马”这种场所人员非常复杂: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士人游侠、地痞无赖,甚至亡命之徒充斥其间。但它也是各种“消息”的集散地。

刘秀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赌,他喜欢与游侠等“三教九流”们交往,并打探各种“闾里奸邪,吏治得失”的消息。

史书读到这里,我甚至不敢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竟有如此多重性格、角色转换如此之快的人:

在家乡,他是一个仁厚柔弱的庄稼汉,甚至称帝之后,那些“叔叔阿姨们”还不拿他当回事;

在学校,他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而在这里,他又成了与那些游侠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社会人”!

不过这也正好能够解释刘秀创业团队的特点:

第一,文人最多。刘秀的手下大将大部分是高级知识分子,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刘邦、朱元璋等团队的将领大多出身草莽。

第二,狠人最多。如吴汉、来歙等。

第三,亦文亦狠的人最多。如贾复、李忠、耿纯等。

这些人有的个性十足,有的好勇斗狠,而且经常发生矛盾,而刘秀却能够从容驾驭,并让他们都得到了善终,应该与刘秀这种多重且多变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可以说,刘秀在太学有很多朋友,如朱祐、邓禹、严光、彊华、朱岑、韩子等。很多人喜欢与刘秀交往,这与刘秀的品德和性格有很大关系。

刘秀的这些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刘秀与他们关系如何?请看下一章:太学同窗。

3 阅读:185
读史

读史

知古而鉴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