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从武器变成了麻烦。美国其实是个农业大国,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就是大豆,以前我们一直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但是美国非要搞贸易战,在2018年以后,我们的需求推动下,逐步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开发出来了。现在到了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时间了。 这么一来,美国大豆的价格优势一下就没了。以前还能靠着成本低吸引中国买家,加税之后,每吨价格比南美大豆贵出不少,谁还愿意当冤大头?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中国转头加大了对巴西大豆的采购。巴西本来就有大片适合种大豆的土地,只是以前没怎么大规模开发。中国的需求一来,巴西这边立马就动起来了。农户们看到种大豆能赚钱,纷纷把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压缩,改种大豆。巴西政府也给力,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比如灌溉系统、运输道路都跟着完善,就是为了能更好地承接中国的订单。 十年前,巴西大豆的种植面积也就3000万公顷左右,那时候美国大豆在全球市场还挺吃香,巴西只能算是个小跟班。 可随着中国采购量一年比一年多,巴西大豆的种植面积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涨。现在再看,已经突破4700万公顷,十年时间足足增长了50%。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凭空多出来1700万公顷的土地专门种大豆,差不多是两个重庆市的面积。 种植面积上去了,年产量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以前巴西一年也就产9000万吨大豆,勉强够自家和周边国家用用,想出口到中国这种大市场根本不够看。 可现在不一样了,靠着扩大种植和改进种植技术,巴西大豆年产量直接冲到1.6亿吨以上。这产量不光能稳稳接住中国的订单,还能往欧洲、东南亚等其他地区出口,成了全球大豆市场上响当当的角色。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不光是买,还在巴西搞了不少农业合作项目。比如帮巴西修港口、建铁路,就是为了让大豆从地里收割下来之后,能更快更便宜地运到中国。 以前巴西大豆因为运输不方便,到岸价还得再加上一笔不菲的运费,现在有了这些基础设施,运输效率提上去了,成本也降下来了,和美国大豆比起来优势更明显。 美国这时候才慌了神,看着自己的大豆卖不出去,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只能想办法给农民发补贴。可补贴这招早就不管用了,2019年发了230亿美元,结果呢? 市场份额被巴西抢去20%,再也没拿回来。现在又说要给补贴,可钱要到2026年秋季才到位,远水解不了近火。美国农民心里跟明镜似的,就算拿到补贴,也补不回丢失的中国市场。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给自家农民画饼,一边还计划给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金融支持。阿根廷可是美国大豆出口的直接竞争对手,这操作让美国农民气不打一处来,直骂“为啥要帮抢我们市场的对手”。 可骂也没用,中国买家早就用脚投票了,2025年5月起,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直接降到零,这可是近30年来头一遭。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就不怕没大豆吗?还真不怕。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1.05亿吨,这些订单全流向了巴西和阿根廷。 巴西一家就占了71.1%的份额,出口到中国的大豆达到1.06亿吨,完全能满足需求。阿根廷也很给力,直接宣布大豆出口税归零,短短两天就拿下70亿美元销售额,大半都是中国订单。 美国大豆从曾经的“武器”变成现在的“麻烦”,说到底还是美国自己作的。本来好好的合作共赢,非要搞贸易战,想拿农产品当筹码。 结果中国转头就培养了新的供应商,把巴西的大豆产业给带起来了。现在美国想挽回中国市场,可供应链一旦固化,中国买家更愿意找稳定又便宜的南美供应商,毕竟谁也不想再受美国政策变脸的气。 而且中国还在推进大豆扩种计划,2024年国产大豆产量连续三年突破2000万吨,进口依存度从90%降到82%。虽然现在还得靠进口,但主动权越来越稳。美国要是还想不通,继续抱着关税政策不放,估计只能看着自家的大豆在仓库里慢慢积压,最后变成一堆没人要的麻烦。
巴西可以进口美国大豆,阿根廷可以进口美国大豆。前提是巴西阿根廷消费的每一粒大豆都
【13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