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则老广告“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此话一点儿也不假,我

知不知葽葽 2025-10-22 13:59:55

以前有则老广告“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此话一点儿也不假,我老母亲再过三个月就到八十八了,迄今为止,一颗完整的牙都没有掉过,直到今天,仅有一颗牙齿吃肉啃骨头时掉了一小块,其他牙齿不仅完整,而且牢牢扎根在她的口中。 那些天天宣传如何爱牙保护牙,用什么什么产品能使牙齿更健康的广告,我也一律不信。 因为老母亲至今为止,每天仅刷一次牙,长年累月坚持用市面上最最便宜的牙膏,让她换牙刷,她也不干,非要把自己的牙刷用到不能继续使用时才换新的牙刷。无论如何劝她,她都不为所动。这一次,给她换牙刷还是因为她心梗住院,我偷偷地给她换了牙刷,在医院里她也不好意思责备我,方才作罢。 问老妈的牙齿为啥那么好,如何保护的?她说不知道咋保护,反正小时候连刷牙是什么东西都没见过。饭都吃不饱,还要被黑狗队(伪军)抢粮食,抢衣服,抢东西,家徒四壁,连床完整的被子都没有盖过,更别说铺褥子了。从小到大都是睡在草铺的木板上,什么是床?也没有见过。 在艰难困苦中苦苦煎熬长大的孩子,哪里见过刷牙?保护牙齿? 那时候的孩子,吃饭没有见过油腥,穿鞋没有见过袜子,夏天光脚,冬季草鞋,一家人连吃的盐都买不起,还何谈爱护牙齿。 直到抗战胜利后,母亲的三姑、五叔先后参加革命,偶尔会带回来点钱贴补家用,才让从一岁多就失去父母,跟着爷爷奶奶在泪水中慢慢泡大的大姨和母亲知道了一点点外面的世界。 全国解放后,母亲的五叔离开了长期工作的安徽,被组织调到黑龙江工作,走之前回了一趟苏北老家,对母亲的爷爷奶奶讲,要让母亲去读书识字,不能当文盲,说新中国建设要有文化,女孩子也要有文化,并掏了一块钱给她爷爷,并承诺今后读书的费用由他负责,这才使得母亲有了识字的机会。 后来,爷爷奶奶岁数大了,大姨也早早嫁人,母亲被在安徽工作的三姑妈姑爷接去读书,直到离开家乡时,才第一次在一家小面馆里吃面时知道了什么是“醋”,第一次知道吃面时要加这个酸酸的东西。 后来几十年,母亲辗转青海,最终落脚安徽,回到她读书的地方,这一待就是四十多年。无论生活怎样艰苦,还是后来随着我们姐弟四人逐渐长大,生活逐渐好起来,母亲都是一如既往地节俭生活习惯。 但这一切都没有一丝一毫影响过母亲的牙齿健康,无论六零年闹饥荒,还是在高原上没有蔬菜水果吃,回到内地粮油副食定量供应,母亲的牙齿从来没有闹过意见,从来没有过任何疼痛。和父亲四十几岁就满嘴假牙相比,母亲的一口好牙太令人羡慕了。 如今的母亲仍然喜欢吃硬的脆的结实口感的食物,不喜欢吃软糯无骨的食品,家里凡是我吃不动的东西都是母亲的最爱,搞得我这个刚刚六十岁就拔掉了三颗牙的人弱爆了,而母亲依旧炫耀似地想吃啥就吃啥,毫无顾忌。而我却不敢碰很多东西,硬了咬不动,老了下不去嘴,满嘴烂牙齿,牙龈萎缩严重。 看来遗传的力量才是王道,弟弟遗传了老母亲的好牙齿,也从来没有过任何毛病,而我和小妹则和父亲一样,满嘴的坏牙止不住,不服不行。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知不知葽葽

知不知葽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