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击荷兰没收资产后,德国女部长恼羞成怒:北京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凯瑟琳娜·

康安说历史 2025-10-31 13:53:46

中方反击荷兰没收资产后,德国女部长恼羞成怒:北京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凯瑟琳娜·赖歇明确表示不会抗议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国有化,却称中方“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显然,包括德国和荷兰在内的西方列强,还是沉浸在西方列强高高在上的陈旧思维习惯里。 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安世半导体是咱们中国闻泰科技花真金白银收购的荷兰子公司,本来经营得好好的,是全球汽车基础芯片的巨头。 可荷兰政府突然在9月底,拿一部1952年就没用过的老法律当幌子,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了这家公司。 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后来还得意洋洋地承认,这事儿就是他干的,理由居然是“担心中国团队掏空公司”,可从头到尾连半点证据都拿不出来,这不就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吗? 中方的反击那可是精准又有力,一点没给他们留面子。安世半导体看着总部在荷兰,可真正的核心产能全在中国,70%以上的芯片封装测试都得靠咱们国内的工厂。 中方直接宣布,荷兰总部的决定在中国境内没用,安世中国区独立运营,法定代表人说了算,国外的指令员工都能拒绝执行。 同时还搞了出口管制,关键的芯片材料和技术配方一概不许出境。这一下就掐住了荷兰的命门,他们抢去的不过是个空壳子,没有中国的产能和供应链,根本玩不转。 这时候德国女部长赖歇跳出来装腔作势,说什么要“狠狠打击北京”,她咋不问问自己国家的汽车企业快扛不住了?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在全球汽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0%,德国的宝马、奔驰、大众这些巨头,全靠它的芯片过日子。 中方一反击,大众立马就停了沃尔夫斯堡工厂的生产线,那里可是生产高尔夫和途观的主力工厂;宝马和奔驰的新能源生产线也直接停摆了。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都急得跳脚,警告说再这么下去,欧洲汽车产业链至少要中断3个月,到时候多少工人要失业?赖歇部长要是真为自己国家的产业着想,该骂的是荷兰这种惹事的行为,而不是对着中方乱发脾气。 其实德国自己也没少干这种双标的事儿,嘴上喊着“开放市场”,背地里却处处给中企使绊子。2022年的时候,咱们中国赛微电子旗下的瑞典子公司,想收购德国Elmos公司一条老旧的芯片生产线,这笔交易才8450万欧元,本来是双赢的好事。 那家工厂的技术是2009年的350纳米工艺,早就落后了,咱们中国现在12英寸晶圆厂都有23座,14纳米制程都能量产,根本不存在什么“技术外流”的问题。可德国政府审查了10个月,最后还是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了,就因为买家是中资背景。 更可笑的是,那家老旧生产线本来都快停产了,咱们接盘是帮他们保住几百个就业岗位,结果德国政府硬是把好事搅黄了,这不是霸权思维是什么? 荷兰和德国之所以敢这么嚣张,说白了就是还抱着过去西方列强想抢就抢、想压就压的老观念。以前他们靠着坚船利炮到处掠夺,现在武力不好使了,就换了“国家安全”“技术保护”这些幌子,本质上还是想欺负人。 他们觉得中国还是一百多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样子,可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了,咱们有足够的实力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就说这次安世事件,荷兰原以为抢了总部就万事大吉,没想到中方一招就点中了要害。现在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急着求见中方官员,想找“建设性解决方案”,可又不肯提道歉,也不打算撤销错误决定,哪有这么好的事? 德媒自己都报道,86%的德国企业都要从安世中国采购芯片,他们所谓的“打击中方”,到头来只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这些西方政客得搞清楚,现在的世界早就是平等合作的时代了,不是他们说了算的单边世界。中国从来不会主动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中企合法收购的资产,谁也别想随便抢走;别人要是敢来挑衅,咱们的反制措施就会让他们疼到骨子里。德国女部长喊着“打击北京”,不过是色厉内荏的表现,真要是打起来,受损的只会是德国自己的汽车产业、自己的工人饭碗。 最后想对那些还沉浸在霸权旧梦里的西方政客说一句:别再抱着“西方高高在上”的幻想了,现在的中国,有实力、有底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要是非要执意向中国发难,那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落个得不偿失的下场。这个世界早就不是你们说了算的时代了,该醒醒了!

0 阅读:68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