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扬言“硬抢稀土”?荷兰官员表示,如果中国断供稀土,他们会采取“必要手段”。这

未央秘史 2025-11-06 09:56:59

荷兰扬言“硬抢稀土”?荷兰官员表示,如果中国断供稀土,他们会采取“必要手段”。这口气让人想起几百年前那个,靠航海抢劫起家的荷兰。 几百年前,荷兰为了垄断全球肉豆蔻贸易,上演了一出教科书级别的抢劫大戏。 当时肉豆蔻是欧洲最昂贵的香料,仅产自马古鲁群岛的少数岛屿,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独占这份暴利,先是驱逐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然后对岛上原住民举起屠刀,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血腥屠杀建立起种植园。 他们甚至制定了极端法律,任何偷窃、私自种植肉豆蔻的人都会被处死,还会把出口的肉豆蔻淋上石灰使其不育,彻底断绝别人复制的可能。 为了拿下最后一个被英国控制的朗岛,荷兰人毫不犹豫地用北美洲的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现在的纽约曼哈顿——作为交换,在他们眼里,一个能垄断香料贸易的小岛,远比一片未开发的新大陆更有价值。 这种为了资源垄断不惜动用武力、牺牲他人利益的思维,和现在扬言要对稀土采取“必要手段”的逻辑,简直如出一辙。 回到当下,荷兰对稀土的依赖,比当年欧洲对香料的依赖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4年1至10月,中国对荷兰出口稀土0.61万吨,占中国稀土出口总量的13%,而整个欧盟98%的稀土进口都来自中国。 这些稀土不是可有可无的商品,而是荷兰核心产业的命脉——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基石ASML公司,其生产的EUV光刻机离不开稀土元素的支撑。 光刻机里的高精度电机、磁透镜系统需要钕铁硼永磁体,其中必须添加镝、铽等重稀土才能在高温高真空环境下保持稳定磁性,就连光刻过程中用到的特种激光器,其增益介质也依赖掺钕、掺铥的稀土材料。 2025年中国升级稀土出口管制后,不仅限制原材料出口,连含有0.1%以上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都需要审批,这直接击中了ASML的供应链要害,导致其部分设备交付延迟,这也是荷兰官员急着放狠话的核心原因。 荷兰所谓的“必要手段”,早已不是停留在口头威胁。 2025年10月初,荷兰政府以模糊的“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采取强制措施,冻结其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和人员调整权限,还通过法院暂停中方管理层职权,将99%股权强制托管给第三方。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重要企业,2024年贡献了147亿元营收,荷兰这种未经证实就扣押中资资产的行为,本质上就是现代版的“海上抢劫”,只不过把当年的炮舰换成了行政命令和司法手段,把直接掠夺变成了“强制托管”的巧取豪夺。 他们以为这样能拿到谈判筹码,抵消中国稀土管制的影响,却忘了这种破坏国际贸易规则的行为,恰恰暴露了其内心的虚弱。 荷兰敢如此行事,背后有G7稀土联盟的背书,这个联盟号称要投入45.7亿美元重构关键矿产供应链,试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但现实是,稀土产业的主导权从来不是靠砸钱就能抢走的。 中国不仅拥有全球37%的稀土储量、60%的开采量,更掌握着90%以上的分离提纯产能,这种从开采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优势,是几十年积累的结果。 西方不是没有稀土矿,美国2024年1至10月向中国出口了4.69万吨稀土原矿,占中国原矿进口的98%,但这些原矿最终还是要靠中国的技术加工成高纯度材料才能使用。 加拿大曾尝试仿制中国的稀土提炼工艺,最后只烧出满炉废渣;美国投入280亿美元重建供应链,至今仍依赖中国的高温熔炉技术。 荷兰所在的欧盟,虽然瑞典、德国有稀土矿,但开采成本高、环保限制严,短期内根本无法扩产,更别说建立完整的加工体系。 2025年中国稀土消费预计将占全球80%,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意味着中国在稀土贸易中拥有天然的主动权。 荷兰想靠“硬抢”解决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 几百年前,荷兰靠垄断肉豆蔻赚得盆满钵满,但最终因为法国园艺师偷运幼苗、全球种植园兴起而失去垄断地位;现在,荷兰试图用强权打破稀土供应链的自然格局,同样难以得逞。 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荷兰却抱着几百年前的殖民思维,以为靠威胁和掠夺就能保住自身利益,这种做法不仅会遭到中国的反制,也会让其他国家对荷兰的投资环境产生质疑。 说到底,荷兰的强硬表态,不过是产业链依赖下的色厉内荏。 他们既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又不愿接受中国的规则约束,只能搬出几百年前的抢劫逻辑给自己壮胆。 但时代早就变了,现在的中国不是当年手无寸铁的马古鲁群岛原住民,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足够的反制手段,荷兰想靠“必要手段”抢稀土,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种抱着历史糟粕不放的行为,不仅成不了气候,反而会让世人看清其霸权思维的本质,实在算不得高明。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