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对峙四年,印度捞到啥好处?制造业占比下滑,幡然悔悟了?

照理看趣事 2025-03-29 12:58:49

在与中国对峙长达四年之后,印度究竟捞到了什么好处?答案是一无所获。曾经,印度妄图以“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如今这一美梦已化为泡影。甚至在特朗普上台后,叫嚷着对全球征收关税,印度也未能幸免。在经历了诸多挫折后,印度终于痛定思痛,决定还是与中国友好相处为妙。只是,过去四年的时光已然流逝,无法挽回。 一段时间以来,从印度总理莫迪到外长苏杰生,纷纷向中国展现出友好与善意。究其原因,过往四年的对峙让印度付出了惨重代价。在印度看来,一方面要讨好美国,另一方面要大力吸引外资,更关键的是,期望凭借“印度制造”战胜“中国制造”。于是,四年前,印度一边在边境与中国军队对峙,一边雄心勃勃地开展引入跨国公司、提升本国生产力的行动。

然而,莫迪政府的这些举措收效甚微。自2020年起,印度从中国的进口增长了55%以上,贸易逆差近乎扩大一倍,中国依旧稳坐印度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的宝座,“中国制造”实力依旧强劲,而“印度制造”却始终未能崛起。过去四年,莫迪政府为推动“印度制造”投入了数千亿美元,结果却事与愿违。几年前,莫迪政府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大幅提升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可四年过去,这一比重不升反降。特别是在电子制造业领域,由于依赖中国供应链却无法正常进口,四年间印度损失超过150亿美元,还失去了10万个就业岗位。 在军事方面,与中国对峙,印度又得到了什么好处呢?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军费占GDP的比例常年低于1.5%,远低于美国对欧洲盟友2%的北约要求。而印度的军费却常年占GDP的3%以上,真可谓越穷越穷兵黩武。印度人逐渐意识到,再这样与中国对峙下去,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热衷于收割盟友。此前,特朗普突然宣布对所有进口车加征25%的关税,这显然不是针对中国,毕竟中国一年出口到美国的汽车仅有一万辆左右,受影响的主要是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印度十分清楚,越是紧跟美国,越容易被美国收割。

特朗普在4月份计划对全球加征关税,印度也在其中,这迫使印度不得不主动降低部分关税,以避免遭受美国的沉重打击。 印度越发明白,中印两国作为搬不走的邻居,与其对抗,不如携手共同发展经济。中印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例如印度老百姓难以负担昂贵的苹果手机,而中国手机厂商此前在印度市场占据半壁江山。印度不应再做杀鸡取卵的事。印度素有“跨国公司坟墓”之称,若一直如此,又怎能实现制造业的大发展,让“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呢?恰恰相反,或许只有与中国携手合作,“印度制造”才有光明的未来。

0 阅读:20
照理看趣事

照理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