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030年、2040年这三个关键时间点代表什么?对我们都有什么影响?我们具体是属于哪个阶段延迟退休呢?对我们的养老金有什么影响呢?看看国家对此是怎么回应的。2025年是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开始,2023年我国平均寿命大约在73岁,而2024年我国平均寿命大约在78岁,且在未来5年后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会更高,所以延迟退休也是为了解决短期内无法避免的老龄化问题,做好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2025年1月1日起平缓执行延迟退休政策,渐进式推行,即男职工女干部原法定退休年龄为60、55周岁,按照延迟规则每4个月延迟1个月,在2039年实现63、58周岁。

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2039年到55周岁退休,在此期间当职工达到退休年龄,且社保缴纳已达到法定要求年限,即可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告知,申请在原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即60岁55岁50岁。大家也请放心这里的用词是告知,告知的含义就是不需要单位同意或者不同意,只要本人有意愿提前三个月提出就可以办理。所以我们整理下,只要在2025年-2030年之间退休的职工,只要养老保险缴纳累计达到15年,医疗保险缴纳累计到25年,依然可以选择弹性、自愿退休,且用人单位不得无故阻拦职工退休选择。2030年是逐步增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开始,从2030年1月1日起,养老保险会逐步提高缴纳年限,将原来最低缴费十五年提高至缴费二十年,每1年提高6个月,即2030年养老最低缴费需累计达到15年零6个月,2031年需缴费累计达到16年,2032年需累计达到16年零6个月,以此类推,到2039年需累计达到20年。

如果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满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延长缴费或者一次性补齐的办法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在这里一次性补齐的概念基本在2020年之后养老就不存在一次性补缴,这次的提出也是对于大龄未退休人员的一次利好政策。)然后再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前提是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比如1971年退休的贺先生,原定退休年龄是60周岁,改革后是61岁零7个月退休,即延迟19个月,王先生可以在达到累计缴费年限后就提前申请退休,注意的是,此处的缴费年限是新的延迟退休后所对应的缴费年限。但如果王先生想继续从事工作,那么最迟可以延长3年,即64岁零7个月再办理退休手续。同时,国家明确规定,其用人单位在实施中不得违背职工意愿,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但是用人单位也不用担心,对于弹性延迟还是需要本人和单位共同同意的情况下双方协商一致才能执行,单位可以根据每个岗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2040年是确定延迟退休年龄的开始,在2024年国家将明确要求男职工原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提高至63周岁,女职工原法定退休年龄从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也就是说在延迟退休政策执行后,等到2040年,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就是63周岁、女职工就分别是55周岁、58周岁,且要求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为20年,目前大多数地方医保缴纳最低还是要求25年,小部分地区开始提高年限了,以沈阳为例,2024年起针对男参保人员,医保的最低缴费年限由25年逐步调整为30年,每年递增1年,到2028年完全调整为30年。目前养老金包含三个部分,基础养老金+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如果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即过渡性养老金为零,延迟退休影响的就是基础和账户养老金部分,肯定是多缴费多得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与上一年度全省平均工资水平以及职工缴费年限挂钩,账户养老金是与职工养老账户存额和计发月数有关,所以国家从各个方面鼓励职工早交早得,并严格督促企业完善社保缴纳,切实保障职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