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fb6e122c6ba6bca17116cc682febd0b.jpg)
很多人喜欢憧憬:如果有足够多的钱,就会变得幸福!
那么让我们来聊一下FIRE。
FIRE这个概念听说很久了,(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也就是说“财务自由,早日退休”,这几乎是每个打工人的梦想。
40岁,甚至30岁就可以辞去全职的工作。不用看客户和老板的脸色,不用处理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睡到自然醒,玩玩宠物,练练瑜伽,看看书和喜欢的电影,想去哪里都行。日子过得就像诗里写的那样。
财务自由其实是因人而异的一个概念。比如,消费欲望不高的人,不住在一线城市,不养娃,还有房子可以收租,就不需要存很多钱。
喜欢买买买,再养两个娃,就需要存海量的钱。
很多年轻时就计划FIRE的人,会更容易有单身、丁克、断舍离的极简生活取向,并且很自律,会制订很具体的计划,比如每年存多少钱,一周运动多少次,学习一些兴趣爱好。
甚至有些在校大学生已经在开始盘算FIRE计划。
FIRE对于财务的要求:被动产生的收益(比如收房租、理财收益等)只要超过每年的“通货膨胀+支出”差不多就具备了FIRE的经济条件。
还有一种说法是,可投资的资产达到年度消费支出金额的25倍。
比如,一年全部开销是20万的话,存够500万才可以开始FIRE。
总之就是确保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可以抵御通货膨胀,不会相对缩水。
为此,为了FIRE,为了减少开支,有些人会选择搬离生活成本太高的一线城市,有些人旅居各地,甚至国外,同时做着线上的兼职,成为时下很新潮的“数字游民”。
另外,最好交够社保的年限,安排好家人的保险等事宜,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但是,在我看来,财务指标不是唯一的目标。钱包、身体、心灵、热爱的事,四个方面需要都需要兼顾。
到FIRE的那天,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1、有足够多、持续的被动收益
2、活奔乱跳、状态很好的身体
3、平静、笃定、睿智的心理状态
4、有喜欢做的事,有充满乐趣的生活安排
就算钱包、身体、心灵到位,FIRE也只是具备了一个舒适的平台。最核心的问题是:你热爱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很多人知道自己不喜欢上班,不喜欢与人相处,不喜欢996。
但是也不知道喜欢什么?热爱什么?
不用为生计发愁的时候,是什么让你感到快乐、满足、充实、心有安放的地方?是什么让你感到不断在前进,不断在成长?
这些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在很早期就要思考。
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在钱包瘪瘪的阶段,也会让你体验到实现FIRE之后的内心愉悦。
FIRE不是逃避困难,不是心态崩坏的出路,不是人生的退场。
FIRE带来的是安全感和自由。你有更多的时间做热爱的事,而无需太功利地顾忌收入的高低。
但是自由也是双刃剑,驾驭自由也是一种能力。对有些人来说,过多的自由会带来焦虑。
没有热爱的事/梦想,FIRE的日子失去方向感,苍白、无聊,甚至会抑郁、焦虑。
有一种可能性是这样的:忙碌的工作填满了你的时间,你没有机会锻炼应对自由的能力,错把忙碌当充实,当真到了有能力FIRE的那一天,无聊会成为最大的敌人,暴击你所有的美好憧憬。
上班时身不由己的焦虑被失去方向的焦虑替代。
有人会说:“等我赚够钱,再来想喜欢做什么也来得及?”
有些爱好是需要年轻时就开始培养和积累的。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等你有了足够多的钱、大把的时间,到处旅游一段时间后,发现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来。
所以,如果你想实现FIRE,钱包、身体、心灵、热爱的事,现在开始规划,一样都不要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