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会告诉你:寒假自律不自律,影响能波及半个学期

彬栋聊育儿 2025-01-25 12:24:35

寒假是学习的试金石,自律与不自律的孩子,在春季新学期会产生巨大差距。

老师可能不会告诉你:不自律的影响,会一直延续到春季学期“期中考”之后。

一、寒假期间的差距1、时间管理能力

自律的孩子,在寒假期间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与娱乐时间。

而不自律的孩子,一放假就容易沉迷于电视、手机,作息紊乱,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开学后也难以收心。

脑科学研究表明:自律的孩子,通过长期的时间管理训练,前额叶皮层功能得到强化,使得他们在面对诱惑时,更能克制自己,自我管理能力更强。

2、情绪管理与抗压能力

自律的孩子,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性。

而不自律的孩子,则往往缺乏情绪管理能力,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情绪波动大。

心理学研究发现:情绪管理是个体自我调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律的孩子自我调控能力强,因此情绪管理能力随之提升,情商更高,能更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二、春季开学后的差距1、成绩

自律的孩子,由于假期没有间断学习,因此春季开学后,能迅速适应学校的学习节奏,成绩稳定甚至有所提升。

而不自律的孩子,往往很难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出现“开学综合症”,缺乏学习动力,成绩下滑。

多项研究表明,假期中的学习投入,与开学后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自律的孩子,在假期中巩固了之前所学,预习了新知识;而不自律的孩子,却遗忘了至少50%的旧知识,核算起来,差距一下子就拉大了。

2、习惯

自律的孩子,学习习惯已经成“自然”,做起来毫不费力,开学后依旧能继续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而不自律的孩子,则需要对抗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困难不是一般的大。

心理学研究发现:习惯能抵消大部分“启动困难”,让孩子进入自动化学习模式。

拥有好习惯的孩子,学习起来主动性强,因为他真的不用费多大力气。

3、心态

自律的孩子,知道自己在假期中付出了努力,开学后通常对自己很有信心,面对学习心态很积极。

而不自律的孩子,对自己的放纵也心知肚明,因此开学后会感到焦虑,缺乏自信,心态很容易崩。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态是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重要体现。

心态不好的孩子,学习效率会极低,成绩不好又会否定自己,进入恶性循环。

三、寒假如何培养自律能力

家有小学生,建议您赶紧给孩子配上一本《好习惯带来好成绩》,寒假按照下面的步骤帮孩子提升自律能力。

《好习惯带来好成绩》实拍图

1、学习时间管理

成雅梅老师在书的第一章,就详细讲解了,应该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让孩子好好读一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寒假计划,并通过时间管理,管理自己的寒假生活。

书中的方法简单好操作,孩子一看就会,拿来就能用得上。

《好习惯带来好成绩》实拍图

2、改变学习细节

在书中,成雅梅老师手把手教给孩子:如何复习、如何预习、如何写作业,让孩子对比自己之前的习惯,修正错误的地方,用一个月时间,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

可以用四大复习技巧,复习上学期知识;用预习三要点,预习下学期知识;用写作业的四个步骤,高效完成暑假作业。

《好习惯带来好成绩》实拍图

3、提升学习主动性

利用寒假大块的时间,让孩子按照书中的指导,培养高效记忆习惯、自主学习习惯、高品质阅读习惯,一个假期,帮孩子脱胎换骨,有了好习惯的加持,开启“自动化”模式,省心省力。

《好习惯带来好成绩》实拍图

时间不等人,赶紧点击下方链接,把成雅梅老师26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带回家,给孩子一个越学越轻松的机会吧!

《好习惯带来好成绩》实拍图

我是@蓁蓁心理抚养,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家庭教育干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立删。

0 阅读:0
彬栋聊育儿

彬栋聊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