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一家进京,为什么不投奔亲哥哥王家,反而却赖在姐姐贾家不走?

自己的房子从进京就开始说收拾,却直到自己儿子结婚,女儿出嫁都还没收拾出来,赖在贾家赶也赶不走。薛姨妈打着什么算盘,藏着什么心思??
红楼梦围绕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借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三角爱情纠葛,将一个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写得荡气回肠。
林黛玉幼年丧母,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派人接了黛玉入贾府抚养。
本来林黛玉和贾宝玉两小无猜,加上林父和岳母贾母本来有两玉合一的打算,两人情投意合,本可以顺顺当当修成正果,成全木石前盟。可偏偏这会住进来一个神仙似的姐姐薛宝钗。
那么,薛姨妈进京,为什么偏偏要住在姐姐贾家不走呢?
按照正常思维来说,妹妹拖家带口的,投奔也该投奔娘家王家,况且王家当家王子腾是整部红楼梦四大家族里官位最高的,也是唯一在军部任职的。薛姨妈携一家老小入京时,王子腾就任京营节度使了。
京营节度使是多大的官呢?如果以行政权力划分而言古代的节度使大概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以及数省省委书记兼省长所有人的总和。管理几个州的军事。他手上的权利可想而知。
像薛蟠打死冯源也能完全不在意,敢大摇大摆进京,也全仗着这个舅舅的势力。

照理说,京中有这么大个靠山,薛姨妈要送薛宝钗进宫待选也好,为了一个更大的交际圈也好,还是舆论也好,娘家王家才是薛姨妈最好的选择。
相反,嫁进贾家的姐姐王夫人,其实她的地位还是很尴尬的。
王夫人是荣国府二儿子贾政的夫人,上边还有老大贾赦,贾政也不当家,贾家现任族长是宁国府的贾珍。贾家还有一个老祖宗贾母史太君,荣国府管家的还是贾赦的儿媳王熙凤。说得难听点,王夫人在贾家都还是一个要处处看人脸色的媳妇。
姐姐家要说是进京拜访,以解姐妹情深,本无可厚非。但要是长住,并且还在姐姐家到儿子娶媳妇,女儿在姐姐家出嫁。这怎么说怎么不合理。
薛姨妈给出的解释是“王子腾升了九省统治制,奉旨出都查边”。意思是哥哥不在家了,那么哥哥家就不方便去了。薛家在京城也有几处房舍,但是怕仓皇收拾不过来,也怕自己不住在贾家怕姐姐见怪。所以先去贾家住下,再慢慢收拾自己的房子,等收拾好了再搬到自己的房子里。可这一收拾就没下文了。
薛姨妈不住王家,唯一的解释就是薛姨妈跟娘家其实是有很大的过节的。这也从王家对这个入京的妹妹的态度上看出端倪来,几乎是不闻不问。
哥哥不在家,嫂子可是在家的。全书也没写薛姨妈拜访王家的情形。林黛玉住进舅舅家,两个舅舅也没见面,都是家里女眷在张罗。所以哥哥不在家就不方便去,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四大家族里,王家是权利最大的。好些个混账事都是依仗王子腾的威望才摆平。所以同为王家千金,王夫人嫁进官侯贾家是门当户对,壮大王家在朝廷的地位,一下子还拉近了和史家的关系,一箭双雕。
但薛姨妈显然是被王家牺牲了的,嫁给一个商贾之家,一辈子连自己的姓氏王都不能被冠上,顶着薛姨妈憋憋屈屈地度着日子。王家不过就是图谋薛家的钱财。薛姨妈拿自己的一生幸福为王家绑上了“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钱库。

侯门千金,自是受过教育,像王熙凤那样,被培养得连男子都比不上。薛姨妈自己的婚事却被当成家族的棋子,薛姨妈年轻时必是和自己父母兄嫂有过嫌隙的。况且自己年纪轻轻就受了寡,还有个养废了的儿子,家里下人也都不靠谱。自己在娘家没有了利用价值,王家对自己的态度也就一落千丈。想起自己的遭遇,这个娘家不回也罢。
本来的希望在宝钗当选,却是希望扑空。薛姨妈赶紧停了收拾自家房舍的打算,把算计落到了贾宝玉身上,大肆宣传起金玉良缘,装傻充愣,多方筹谋,哪怕自己唯一的儿子娶亲也在姐姐家都不顾,终于把薛宝钗嫁给了自己的外甥贾宝玉。

愿望得逞,却得了个泼妇儿媳夏金桂,一个勘破红尘的女婿,终是一场梦。
胡梦茵
王子腾举家赴任,什么意思 小编是瞎子吗?而且王子腾携家小去上任,连王熙凤的哥哥王仁都打发回金陵去了,直到后来薛宝琴进京的时候才说王仁又回到京城,薛姨妈一家子故意拖拖拉拉,说不得就停在京郊通州等地方,等着王熙腾全家离京才进京不要写的太明白。不清楚自己去看看书里第四回倒数第四自然段,把薛家名为上京望亲实际就是和王夫人阴谋金玉良姻写的太直白了。原文最搞笑的是薛姨妈听闻王子腾举家上任,薛蟠居然才开口设计京都的宅子多年失修,怕不能立即住进去,想要使人提前去修缮屋子,这里够清楚了,不是薛家在路上被耽搁了一两年,而是全家就等着王子腾离京的消息才敢大喇喇进京,不然若王子腾还在京城,薛家于情于理都不能直接找上贾家门,那么上了王家门就不怕王子腾临行前打发薛家一家子和王仁一起又滚回金陵去吗?本来这里薛蟠听到舅舅离京才想起自己家里在京城还有屋子没收拾已经够搞笑了,结果薛姨妈的回答简直露骨至极,她直接否定了儿子让人提前去京里收拾宅子,而是张口就是没有你舅舅家还有比姨妈家,反正我是非要赖到你姨妈家离去住的,还挤兑薛蟠怕被约束了,让其只管自己去外面住,薛姨妈是打定主意到荣国府当钉子户的。书里第四回最后六个自然段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