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当局应对特朗普关税被批“一场空”后,让“台岛回归”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但在收台之战前,大陆必须先解决台岛的“不沉航母”。
需要注意的是,它不是真实航母,而是三个地区,从蒋介石开始,就成为台岛能否成功回归的关键……
台湾海峡的“上帝视角”
当初蒋介石逃到台湾省,很多人都以为是被逼退无路可逃,临时找的“避难所”!可要是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蒋介石的逃跑路线可是“大有考究”的。
因为台岛正好被一个“铁三角”包围,也就是金门、马祖、澎湖,在卫星俯瞰图上可以看出,离岛群正如铜墙铁壁一般守护着台湾省,所以被称作“不沉的航空母舰”。
尤其是澎湖列岛,由64个岛屿组成的群岛,距离台湾省岛只有45海里,是台湾省的要冲,曾在二战时期,日本凭借澎湖列岛夺取美军7万人的性命。
1949年,蒋介石带领国民党军逃跑时,蒋介石下的最后命令就是“死守澎湖”,在军事战争中,澎湖列岛扮演着“台湾省锁钥”的角色,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曾有人对澎湖列岛军事部署做预测显示:若澎湖列岛部署远程火箭炮,可以覆盖台湾省西海岸80%的军事领域,实战中结合澎湖马公机场,那将为大陆战斗机缩短一半以上的转场时间。
如果说澎湖列岛是武器装备库,那么金门和马祖则是军事之眼,金门、马祖的雷达站能够监控大陆纵深300公里的空情。
一旦开战,“铁三角”的布局相当于台湾岛拥有了一道极难攻破的防线,更可以“上帝视角”俯观大陆动向。
面对“铁三角”重要战略地位,“台独”自然深知,想要保住台湾省,便必须保住“铁三角”,所以早在两岸局势越发紧张之前,便在“铁三角”地带进行了精密布局。
尤其在澎湖列岛,台防务部修建了大量的永久防御基地和海军港口,单是澎湖列岛可以驻扎上万人的精锐力量。
而台防务部也早已将精锐第503装甲旅部署在岛上,该旅有3个坦克营和2个机械化步兵营以及1个炮兵营,其单是坦克营便配备了70多辆M60坦克。
为以防万一,台防务部还完善了周围交通网络,使其战略布局更为缜密,若此前的“铁三角”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那么现在的“铁三角”就是一块“无坚不摧”的“铁板”。
当然,即便台岛能利用这艘不沉航母,大陆也能反其道而行,也就是说在收台之前,将“铁三角”的战略意义收归己用。
至于如何做?先人早给出了方法!
无畏抵抗,统一势在必行
对于“铁三角”的战略布局,自古便有记载,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省之战。
当时,明清交替,面对荷兰殖民地的精湛武器,明显不占上风。
但郑成功利用先掌握澎湖列岛,切断荷兰殖民地的外界联系,之后与荷兰进行迂回战术等,巧妙的夺得了胜利,成功夺回台湾省。
历史书籍中,清代末台湾省的巡抚唐景菘曾说过:“夫争台湾省者,必争澎湖,盖以澎湖可泊兵船,以为根据。若我不能保澎湖,则台湾省陷于孤立,其势难守”。
对于如今的大陆而言,想要攻破“铁三角”布局,虽有挑战,但并不是完全实现不了。
“铁三角”布局固然易守难攻,但在现代军事武器之下,仍旧有突破口,尤其是澎湖列岛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没有山脉遮掩,这为远程火力精准打击提供了条件。
中国的军事力量不用多说,想要远程攻击“铁三角”轻而易举,所以台当局纵使在澎湖列岛布下天罗地网,大陆可能不损一兵一将便可轻易拿下。
根据预测,大陆若火力全开,对“铁三角”,尤其是澎湖列岛进行“点穴打击”,仅需15分钟,便可击溃台湾省的军事部署。
但大陆的“拿手”武器并不止这些,当卫星、无人机、水下侦听联合出击,“围点控面”的布局显然有着更大的胜算,大陆完全可以先用网络攻击,“搞垮”台湾省指挥系统。
电磁脉冲和石墨炸弹令其电网全面崩溃,而这套“关门打狗”的打法,纵使台湾省在厉害,也会直接被击碎。
当然,武统只是大陆的迫不得已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