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反被聪明误!浙江一男子500元卖掉银行卡后,判断对方用来洗钱,他灵机一动,没有选择报警,而是先一步挂失,新办卡后将卡内62000多元取出,自以为骗子不敢报警,结果,仅仅3天警察就找上了门! 这天,小刘在网上的群组里看到有人收银行卡,还附带要身份证件,一打听,只要把自己的一套银行卡和身份证卖出去,就能轻松拿到几百块钱。小刘手头正拮据,觉得这买卖简直是“无本万利”,不用付出什么,就能白得几百块,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他和对方交接,一手交卡交身份证,一手拿到了500块钱,当时还挺得意,觉得自己捡了个便宜。 可没想到,卖卡之后没几天,对方就频繁联系他,一会儿要手机绑定的短信验证码,一会儿又支支吾吾地问“银行卡挂失麻不麻烦”。这一连串反常的操作,让小刘心里犯了嘀咕。 一开始他还没多想,可次数多了,他突然反应过来,对方拿他的卡,肯定没干好事,八成是用来洗钱的!毕竟正常用卡,谁会老要验证码,还打听挂失的事呢? 按说正常人这时候该害怕了,要么赶紧报警,要么想办法止损,可小刘的脑子却被贪念缠上了。 他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既然对方用这卡洗的是黑钱,那这些钱本来就是骗来的不义之财,就算自己把钱拿走,他们也不敢报警啊,毕竟他们本身就干着违法的事,哪敢主动找警察?这不就是“黑吃黑”吗?他越想越觉得自己聪明,以为抓住了个天大的“漏洞”,站在了“对方不敢声张”的安全区里。 说干就干,小刘当天就急急忙忙跑到了银行柜台,脸不红心不跳地跟工作人员谎称自己的银行卡丢了,要挂失补卡。因为办卡用的是他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很快就给他走了补卡流程,原来的旧卡作废,一张崭新的银行卡递到了他手里。 拿到新卡后,小刘迫不及待地跑到ATM机前,把卡插进去一看,屏幕上显示的余额让他瞬间热血沸腾,足足有62000多元!他没丝毫犹豫,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把钱转走。接下来的几天,他像蚂蚁搬家一样,分了好几次,通过银行柜台和自助终端,把这六万两千多块钱悉数取了出来,揣进了自己的口袋。 那段时间,小刘别提多得意了,觉得自己简直是“反向收割”了骗子,白赚了六万多,还没人能管。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以为的“天衣无缝”,在法律和技术面前,根本就是漏洞百出。他忘了,银行账户不是孤立的存钱罐,每一笔交易、每一次操作,都有电子记录,全程都在监控之下。他以为骗子不敢报警,却忘了这笔钱的背后,是被诈骗的受害者,还有时刻盯着异常资金流动的反诈预警系统。 仅仅过了三天,小刘还沉浸在“发横财”的美梦里,家里的门就被警察敲响了。面对警察的询问,他还嘴硬,说这钱是骗子的黑钱,自己拿了也没关系,甚至觉得自己是“替天行道”。可警察的话让他瞬间傻了眼:不管这钱是怎么来的,他通过挂失补卡,把别人控制下的资金据为己有,这已经构成了盗窃罪。 最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法院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判决。法院认定,小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已经构成了盗窃罪。原本他卖银行卡的行为,就可能触犯帮信罪,结果他还贪心不足,想染指赃款,最后落了个“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的下场。 这事儿说起来,就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小刘一开始为了500块钱,就卖掉了自己的银行卡和身份证,突破了做人的底线;后来又因为贪念,以为“黑吃黑”没人管,结果把自己送进了牢狱。他以为自己很聪明,殊不知在严密的法律和监控面前,他的那些小伎俩根本不堪一击。 这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些看似轻松赚快钱的路子,背后往往藏着坑。尤其是出售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这种行为本身就违法,很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更别想着“黑吃黑”,不管钱的来源是什么,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终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一时的贪念,换来的可能是一辈子的污点,这笔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 信息来源:热度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