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窝乡赵寨村振兴发展的故事见诸报端。故事反映的是该村近年来摸索发展路径,从原来顶着“负债村”的帽子到如今年入30万元的历史变迁。
无疑,赵寨村是成功的。但要问赵寨村为什么能成功,背后的原因,仍有一些值得让人深思的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功能开始重新受到重视,多元化的乡村价值成为一致共识。正所谓“千村有千面”,具体到每一个村,所处区位不同、资源禀赋各异,振兴路径选择也会有所不一样。赵寨村生态基底好,红色资源丰富,这些都是既有优势。立足自身优势,进而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选择符合乡情的产业振兴模式,恐是赵寨村成功的关键。
从赵寨村的成功实践,不由让人联想到另一个现象。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热持续升温,一大批“网红村”孕育而生。诚然,以“网红打卡”为抓手,许多乡村配套推出特色民宿、娱乐项目、农产品市集等文旅产业一条龙服务,乡村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但是否每个村都适合打造“网红村”还得打上问号。
三瓜公社曾是轰动全国的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早期,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昔日破旧的穷山村,一跃成为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然而,三瓜公社所处地域为经济开发区,其乡村旅游的产业路径与当地实际格格不入。最终,多重因素叠加,三瓜公社辉煌不再。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统筹利用乡村生产空间、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时,要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乡村充满多种发展资源,这些资源隐藏在农民、农村及周围环境的各个层面,涉及乡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振兴乡村,没有固定模式、统一范式,重要的是立足乡情,讲好自己的故事。
(黄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