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是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之一。在北宋五子之中,周敦颐与镇江渊源最深。
周敦颐其母郑氏就安葬在镇江黄鹤山,周敦颐曾在此守孝三年。据史书记载,周敦颐年少丧父,他的母亲带着他投靠其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后来周敦颐跟随郑向到了镇江,住在黄鹤山下。在这里,周敦颐遇到了影响其一生的一个人——鹤林寺寺僧寿涯。
《鹤林寺志》记载:“宋寿涯禅师,与胡武平(宿)、周茂叔交善。茂叔尤依寿涯,读书寺中,每师事之,尽得其传焉。其后二程之学本于茂叔,皆渊源于寿涯云。”著名学者黄宗羲在所著的《宋元学案》中也提及:“先生(胡宿)尝至润州,与濂溪游。或谓先生与濂溪同师润州鹤林寺僧寿涯,或谓邵康节之父邂逅先生于庐山,从隐者老浮图游,遂受易书。”可以看出,周敦颐对寿涯以师事之,程朱理学的形成发展与镇江鹤林寺的渊源颇深。
在鹤林寺期间,周敦颐“读书寺中,旁凿莲池”,取名“爱莲池”。后来,他的名篇《爱莲说》很好地融入了黄鹤山的隐逸文化和鹤林寺的佛教文化。莲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华严经探玄记》称赞莲花“在泥不染”,《爱莲说》引申为“出淤泥而不染”。佛教的思想理论,深深影响了周敦颐的道德观、学术观,成为《爱莲说》艺术构思的诱因之一,后来程朱理学的形成也大量吸取了佛教的思想。在《爱莲说》中,周敦颐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表现自己洁身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实际上也是寿涯的品格写照。
周敦颐曾从寿涯处得“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之偈,黄宗炎在《太极图辨》中认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受寿涯偈的启发。所以,镇江可以说是周敦颐个人品格的塑造之地和理学思想的启蒙之地。
摄影 | 沈志超
在镇江期间,周敦颐与金山寺主持佛印(了元)也关系密切。据《金山志》记载,周敦颐曾与苏东坡好友佛印相晤谈禅,佛印对其大加赞赏,认为其禅机悟性很高,便在寺内建“悟心堂”,以纪念此次会晤。在鹤林寺守丧期间,周敦颐还见过范仲淹,时间大约在景祐四年(1037年),也就是在他母亲去世的当年,范仲淹来到润州,两位思想家从此有了密切交往。后来《宋元学案》把周敦颐同孙复、胡瑗并列为“高平讲友”(高平即范仲淹),与周敦颐守丧鹤林寺期间与范仲淹的这段交往不无关系,也表明范仲淹与周敦颐的个人关系和学术思想之间都是非常紧密的。但是,周敦颐生前官位不高,其学术地位也并不显赫,在他去世后,弟子程颢、程颐成名,他的才识逐渐被后人认可,经过朱熹等人的推崇,学术地位才最终确定,并被人称为程朱理学的开山之祖。
明清以来,黄鹤山还存有纪念周敦颐的一些历史遗迹,其中最重要的是“濂溪书院”。据《光绪丹徒县志》卷十九载:“濂溪书院,初在黄鹤山下。宋元公周濂溪先生读书处也。”《至顺镇江志》也有记载,濂溪书院“在府治东南定波门内。为屋凡十有七楹。初,书院在鹤林门外黄鹤山下。宋宝祐中,郡守徐栗建,以奉元公,以处四方之士。堂三:曰晞贤,曰立善,曰养心。斋二:曰正道,曰和德。亭二:曰爱莲,曰光风霁月。”“光风霁月”取自黄庭坚对周敦颐的赞语,黄庭坚称他“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后来这个亭子移建于镇江城内日精山。
摄影 | 醉清泉
周敦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延伸作出了重要贡献,南宋胡宏在《通书略论》中尊称周敦颐为“周子”,认为他的功劳在孔孟之间。他的思想和品格,也深深影响了镇江的历史文化,他所倡导的“重德治、倡正气、主廉洁”思想,是明清以来京江诗派发展的基本遵循,而“以仁义为己任,遵道不趋势”的观点,更是塑造了镇江古代文化的特有风骨。
来源:镇江文化旅游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