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夏天,湖南省平江县县委门口出现了一对衣衫褴褛的母子。
他们的模样像是常见的乞讨者:母亲满脸风霜,孩子瘦弱得几乎被风吹倒。
但就在门卫准备施舍些饭菜时,女人开口了:“我要见县委书记,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交代。”
之后,当她终于站在县委书记齐寿良的办公室里后,女人颤抖着打开了手中的包袱,露出里面金灿灿的一块块黄金,震惊了所有人。
那么,包裹里的黄金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女人又是谁?
革命夫妻1897年,涂正坤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
由于家境贫寒,他自幼便开始跟父亲学裁缝,但命运没有局限他的野心。
那个年代,社会动荡、阶级压迫严重,涂正坤敏锐地意识到,仅凭个人努力无法改变家族贫困的命运。
于是,他以缝纫工的身份作掩护,秘密参与党的活动,为根据地传递信息、筹集物资。
在秋收起义和平江起义中,他迅速展现出卓越的组织与战斗能力,成为共产党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他领导的部队,不仅在与国民党的对抗中屡屡获胜,还多次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脱险。
这让敌人对他又恨又怕,视其为“眼中钉”。
而在这一连串的腥风血雨中,他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伴侣——朱引梅。
朱引梅出身书香之家,家境优渥,也是少数接受过教育的女性之一,思想开明,且极富社会责任感。
在家人尚为自己寻觅婚姻之时,她却毅然选择加入共产党,投入革命。
初见涂正坤时,她便被这个男人眼中燃烧的理想之火吸引,而涂正坤也为她的果敢与聪慧所倾倒。
两人因革命事业而结识,并很快确定了彼此的心意。
婚后,他们不仅是并肩战斗的战友,更是彼此最坚定的支持者。
涂正坤在一次次战斗中冲锋陷阵,而朱引梅则在后方用自己的方式支援革命。
在涂正坤忙于统筹部队时,朱引梅主动接手更多的家庭事务,并积极参与到地方妇女动员工作中。
她鼓励村里的女性参加生产劳动,为部队提供后勤保障,甚至在必要时传递情报。
对于乡亲们而言,她是贴心的姐妹;而在丈夫眼中,她则是不可替代的革命伴侣。
这段时间,也许是他们一生中最艰难却最充实的岁月,可命运注定不会让这样的幸福持续太久。
涂正坤遇害1939年6月12日,担任新四军驻平江嘉义通讯处的负责人涂正坤,当时正在一间简陋的会议室中,与当地百姓讨论修复被日军破坏的道路。
桌上摊开的地图标注着一条条红线,那是他连日奔波后,为打击日寇运输线而设计的方案。
就在此时,一名国民党士兵匆匆闯入,表示杨森将军有事与他商讨。
涂正坤闻言,眉头一皱,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他与国民党部队杨森部曾经签订过停战协议,怎么会有这样突然的事?
虽然心生疑虑,但为抗战大局着想,他没有犹豫,简单交代了工作后便跟随士兵出了门。
涂正坤走出通讯处不过几十米,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异样的咳嗽。
他猛地一顿脚步,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可惜已经晚了。
子弹击中他后,涂正坤倒在了地上。
与此同时,通讯处内的其他革命同志毫无预警地遭到了袭击。
杨森早已埋伏好大批国民党士兵,他们快速冲进了通讯处。
期间,吴渊、罗梓铭、曾金声、吴贺泉、赵绿莹五名革命同志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捕,随后遭遇了非人的折磨与杀害。
消息传到涂正坤的家中,朱引梅正抱着年仅9个月的儿子在厨房忙碌。
听闻丈夫遭遇不测,她呆立在原地,心中既悲痛又愤怒。
但朱引梅没有太多时间沉浸在哀伤之中。
作为革命者的妻子,她深知涂正坤遗留下来的不仅是未完成的使命,还有那笔沉甸甸的党组织经费——一斤多的黄金。
这些黄金,是用来支持革命的宝贵资金,而涂正坤生前再三叮嘱过:“如果我有不测,你一定要把经费交还给党。”
就在她刚将黄金藏好的那一刻,国民党的特务破门而入,屋内的一切被翻了个底朝天。
眼看9个月大的儿子被特务们抓起,朱引梅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
她强忍着冲出去的冲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所幸房东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份掩护了孩子,才让朱引梅得以避免被捕。
十年艰难流亡路从涂正坤牺牲的那天起,朱引梅的生活便彻底改变了。
国民党特务对涂正坤的家属展开了疯狂的追杀。
于是,为了保护孩子和那一斤多黄金,朱引梅不得不告别故土,踏上逃亡之路。
最初的几个月,她靠着娘家的接济勉强度日,每到深夜,她便抱着孩子藏在山林的树洞里,天一亮,家人会悄悄送些食物来。
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敌人很快追踪到她的家乡。
山林不再安全后,她向更深的山区走去。
此后的日子,朱引梅几乎不敢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她只能带着孩子,沿着荒无人烟的小径不停辗转。
在密林深处,她靠挖野菜、啃树根果腹,每到夜晚,她会将黄金小心藏好,再用自己的衣服裹住孩子,为他遮挡风寒。
最令人绝望的是饥饿。
作为一个成年人,朱引梅尚能勉强忍受野果的涩味和树皮的难以下咽,可九个月大的婴儿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食物。
孩子一饿就哭得撕心裂肺,而这种哭声在安静的山林里尤为刺耳,甚至可能引来敌人的搜捕。
于是,每隔几天,朱引梅便不得不冒险下山,去村落中讨要一些食物。
她沿街跪下,只为向路人乞求一口吃的,只要能换回一块干粮,她就会攥在手里,留着孩子吃。
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整整十年。
十年间,朱引梅带着孩子,沿着平江、浏阳一带的山脉往复奔波。
他们从未在人多的村落停留,也从不在同一个地方逗留超过一晚。
孩子渐渐长大,却始终瘦弱如柴,他没有经历过正常的童年,从来不敢跑跳欢笑。
他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怎么与人打招呼,而是怎么躲避敌人的搜查。
这十年里,其实朱引梅有无数次机会,可以用那一斤多黄金换来更好的生活。
哪怕只拿出一小块,就足以让她和孩子摆脱这种日夜煎熬的日子,可她没有这么做。
她时刻记得涂正坤的嘱托:“这是党的经费,是同志们的血汗结晶,一定要送回去。”
这样的念头让她咬牙坚持了下来,无论身体如何虚弱,她始终没有丢下背上的包袱。
兑现承诺1949年8月,刚解放不久的平江,虽满目疮痍,却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城门口,来了一对衣衫褴褛的母子,他们正是朱引梅和她的儿子。
女人的脸庞布满风霜,男孩紧紧拉着她的手,瘦弱的身躯似乎连站立都显得吃力。
他们的步伐缓慢,却异常坚定,径直走向了县委的大门。
门卫见状,急忙迎了上去,以为是寻求救济的难民,忙着递上一碗稀饭:“大姐,快喝点水,吃点东西吧!”
谁知女人却摆摆手,用沙哑的声音说:“谢谢,但我不是来要饭的,我是来找县委书记的。”
门卫听到这话,试探性地问:“有什么事吗?您可以先跟我说。”
女人却摇了摇头,平静却坚决地说道:“事情很重要,我必须亲自见书记。”
门卫迟疑了一会,随即去通报情况,不久,这对母子便被带进了县委书记齐寿良的办公室。
朱引梅进去后略显紧张,但眼神中没有半点怯意,她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包袱放在桌上,颤抖着解开布结。
“书记,我叫朱引梅,是烈士涂正坤的遗孀,这些是他托付给我的,现在,我把它交还给党组织。”
随着布结松开,一块块黄金映入众人的眼帘。
朱引梅继续说道:“这是我丈夫牺牲前交给我的党费,经费一共16两黄金,这些年,我带着它逃亡四处,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我从未敢动用它一分一毫,因为我知道,这不是我的,这是党的。”
听到这番话,齐寿良的眼眶顿时湿润了。
平江县城刚解放,百废待兴,而这些黄金,对于组织来说,意义何其重大,但更让人动容的,是这背后的故事。
不止如此,朱引梅又从怀中掏出另一份小包裹,将几枚零散的银元递过去。
“这是我这些年偷偷攒下来的党费,因环境所迫,未能及时上交,现在也一并交给组织。”
她的语气平静,却让在场所有人不禁动容。
这些年,她吃尽了苦头,常常连孩子的口粮都无法保障,却还惦记着缴纳党费,这是何等的信念和忠诚!
齐寿良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他走到朱引梅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你是党组织的英雄!涂正坤是英雄,你更是英雄!”
他承诺,党组织一定会妥善安排她和孩子的生活,并将她的事迹上报给上级。
可朱引梅却希望自己丈夫和她的经历不要外传。
几天后,组织为朱引梅恢复了党籍,并安排她到县城的一家工厂工作。
她的儿子涂明涛也得到了安置,开始接受教育。
在工厂里,她从未向人炫耀过自己的过往,只是默默地在岗位上工作,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
尽管如此,朱引梅的事迹还是被传开了。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的忠诚和坚守像一面旗帜,鼓舞了无数人。
在平江县,人们提起她,总会满怀敬意地说:“她是烈士的妻子,更是革命的脊梁。”
结语朱引梅,一个普通却伟大的名字,她以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烈士的嘱托和革命的信仰。
在困境中,她没有向贫穷低头;在追捕下,她没有因恐惧放弃;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守护着那一斤二两黄金,守护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平江县委办公室内,耀眼的黄金被郑重接收,标志着一段革命使命的圆满完成。
但朱引梅的故事并未因此结束,她无声的坚持,一直在诉说着信仰的力量。
同样,正是因为无数像她一样的平凡英雄,中国的革命才得以胜利,和平的曙光才得以普照大地。
今天,当我们追忆她的故事,不仅是在缅怀,更是在致敬那些为理想甘愿付出一切的伟大灵魂。
信息来源:红网 2021年8月2日 关于《朱引梅,一面照见灵魂的明镜》的报道
新华网 2018年11月18日 关于《艰苦卓绝洒热血 感天动地忠烈心——涂正坤》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