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街亭之战犹如关键转折点,微小却极具冲击力,引得后人反复揣度:若马谡守住街亭,诸葛亮便能完成匡复汉室大业吗?答案藏在军事、政治、经济等诸多层面交织的复杂网络里,而诸葛亮的用人策略及其对马谡的任用,也对这一历史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诸葛亮用人策略既有其精妙独到之处,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从其用人策略的优点来看,诸葛亮善于发掘和培养人才。他通过实战考验和日常观察,发掘出了许多有潜力的将领和士兵,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机会。例如姜维,本是曹魏降将,诸葛亮却看中其才华出众、颇通谋略且心存汉室,对其加以重用并悉心培养,姜维后来成为蜀汉的重要军事将领,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诸葛亮善于运用人才的特长。他深知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才能和优点,只有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比如让善于山地作战的将领负责防守重要关口,让善于水战的将领负责江河防御等。
此外,诸葛亮用人注重德才兼备,他选拔人才时礼仪、忠信排在第一位,之后才是申明赏罚,最后才是专业技能。并且还通过“七观法”等方式全面考察人才的志向、应变能力、学识、勇气、廉洁、诚信等多方面素质。
然而,诸葛亮用人策略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街亭之战中对马谡的任用便体现了这一点。他忽视了马谡缺乏实战经验这一关键问题,马谡虽熟读兵书、才气过人,也提出过一些良策,但毕竟从未独立指挥过重大战役,实战经验的匮乏在关键时刻往往是致命的。而且诸葛亮可能对马谡过于信任和偏爱,没有充分考虑到马谡骄傲自大、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在街亭之战中,面对王平的一再规劝,马谡置若罔闻,执意将军队驻扎在山上,放弃水源,最终导致军队因缺水而溃败。这反映出诸葛亮在用人时,有时会因个人情感或对人才的片面认知,而未能做出最恰当的任用决策。
从军事战略看,街亭是蜀汉北伐的咽喉要地。彼时诸葛亮首次北伐,出祁山打得曹魏措手不及,陇右震动,三郡叛魏响应。街亭若稳,蜀军便能阻断曹魏援军,徐徐消化陇右地区。凭借陇右的丰饶物产,蜀军可募兵、囤粮,一改蜀汉本土资源匮乏之困,组建起更强大的骑兵队伍,打破魏蜀兵种劣势格局,军事天平将悄然倾斜。可曹魏根基深厚,历经官渡、赤壁锤炼,军事调度极为高效,失街亭后迅速调集张郃大军反扑,后续防线必然加固,长安洛阳云集重兵,蜀军想一路东进、攻克两都,每一步都将陷入苦战,街亭之胜只是杯水车薪,难以瓦解魏国整体军事力量。
审视三国政治格局,汉室衰微已非朝夕。自桓灵二帝起,朝堂腐朽、外戚专权、宦官干政,公信力碎了一地。百姓历经黄巾之乱、诸侯混战,对汉室认同感大打折扣。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借汉帝名号招揽人心多年,渐成正统之势;孙吴据江东三世,凭长江天险与地方豪族拥戴,割据一方。诸葛亮高举“兴复汉室”大旗,响应者多为蜀汉旧臣及部分念旧百姓,影响力局限于一隅。即便街亭不失、北伐初胜,曹魏治下中原、河北百姓也未必箪食壶浆迎蜀军,政治向心力缺失,让汉室复兴缺乏广泛民意根基。
经济基础更是蜀汉难以逾越的大山。蜀地虽有“天府之国”美誉,可相比广袤的中原,体量悬殊。魏国推行屯田制,农业生产稳定,人口密集,手工业、商业兴旺;东吴水利便利,造船业发达,贸易繁荣。蜀汉连年征战,青壮劳力多从戎,农田荒废,粮赋难支庞大军费,仅靠益州赋税维持北伐,财政早已捉襟见肘。街亭守下,短期添几分补给,长期看,国力悬殊的困局依旧无解,无雄厚经济托底,持久战中蜀军迟早后劲不足。
马谡守住街亭,固然能为诸葛亮北伐添一抹亮色,赢一时主动,却无法改写汉室倾颓、三国鼎立的深层格局。历史洪流由无数因素汇聚、推动,军事偶发只是浪花,政治生态、经济实力、人心向背才是决定走向的暗潮。而诸葛亮用人策略的优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诸葛亮怀揣兴汉宏愿,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却难逆大势;后人复盘这场未竟事业,当汲取经验,明白个体努力在时代大势前的渺小与伟大,于绝境处寻突破,方不负历史镜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