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第9章:怎样认定奇石?6

石道聊文化 2024-06-30 13:26:43

三、《石道》微课7:奇石“调和”美,众人都说吹!

对于“形式法则”中的“对比”法则,它表现为石头同一个形体中的不同个体的大小、高矮、胖瘦等;或者是,石头表面同一个图案中的不同内容的远近、繁简、多寡等;或者是,石头表面色彩的黑白、浓淡、深浅等。因此,符合“对比”否则的石头,它们都属于奇石,这个是不容置疑的。显然,该方面的认定比较容易,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然而,如果说“形式法则”中的“调和”法则也适合于奇石,并能够让玩石人对它们也产生一种“调和”的美感,这一点,相信每一个玩石人都会表示怀疑。因为,玩石人看重的是奇石的奇,或者丑,或者怪,或者瘦、皱、漏、透,等等,而最让玩石人没有美感的“调和”,怎么会让他们产生美感呢?

相信,这些偏见,可能是玩石人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调和”之“形式法则”了。其实,按照人从审美实践中得出的共识,所谓“调和”,它指的是构成美的对象在内部关系中,无论质和量都是相辅相成、互为需要的那种“调和”,其矛盾形成的动态,是一种变化的美。而“对比”呢,它则是“形式法则”中求得变化的最好方法。因此,“调和”之“形式法则”对于奇石来说,它是程度上比较小的、无论质和量等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互为需要的“对比”,也是矛盾形成的动态所引起的一种变化的美。比如长江油画石《敦煌壁画》(见图9-5 ),远远

图9-5 《敦煌壁画》长江油画石 29*21*22厘米 吕耀文 藏

望去,该石表面的石色是丰富的,既有棕色、浅棕色、浅黄色,也有浅绿色、深绿色、深棕色等。因此,即使单独从该石表面的那些石色来看,它们也是符合“调和”之“形式法则”的,即它们在程度上表现出比较小的、无论质和量等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互为需要的“对比”。

当然,如果仔细欣赏,玩石人就会发现,该石表面的色彩从左至右,也是逐渐加深的。你看,最左面那些很多竖立的深棕色的长条形图案,像不像众多等待拜佛的人?他们共同注视着图案中间那位坐着的高僧。而高僧呢,仿佛在聚光灯下,你看,构成他形象的石色为浅棕色,在整个图案的石色中最浅。同时,他扬起“国”子脸,露出了慈祥的微笑,欢迎远方而来的朝拜者。再仔细观察,那两小点浅棕色,构成了他的炯炯有神的双眼;嘴巴微微张开,露出一月牙的微笑形状;耳朵高而大。当然,他的坐姿更是雍容大度的。

位于他右面的那些欢迎人群呢,则被一些深的石色,比如深绿色、深棕色等表现。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在现实的场面中被关注的重点......

由此可见,长江油画石《敦煌壁画》表面的符合“调和”之“形式法则”的多石色的构图,它表现了一种矛盾形成的动态所引起的变化的美,即“调和美”。

这个时候,玩石人说欣赏它之后心情变得愉悦,自然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吧?

总之,符合“调和”之“形式法则”的该类型奇石,它们表面的石色构图,既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处于矛盾动态中的变化的美,也能让人产生一种平静、稳当、单纯等情感。因此,该类型石头可以被认定为奇石,具有一定的价值,无疑是值得收藏的。

《石道》(1-4卷)111

2 阅读:49
石道聊文化

石道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