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第9章:怎样认定奇石?4

石道聊文化 2024-06-29 03:39:04

二、《石道》微课6:奇石“均衡”美,缺少“对称”味?

所谓的“对称”,它是以假设的中心点或中心线为依据,向左右、上下两个方向或四周配置同形、同色、同量的纹样,从而使得图形产生整齐、庄重、平稳的效果。

在自然界中,人们到处可见那些对称形式,比如鸟类的羽翼,比如花木的叶子,比如动物的眼睛,等等。同样,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的用品,也是随处可见的对称形式,比如飞机、汽车,比如电脑、手机,比如桌椅、板凳,等等。

于是,在天然的石头中,如果它们的形状,或者表面构图符合“对称”之“形式法则”,比如形状,或者表面构图像圆球体、椭圆体、正方体,等等;比如形状,或者表面构图像人物、动物、植物,等等;那么,它们“对称”的形状,或者它们表面“对称”的构图就会在视觉上让玩石人产生一种均匀、协调、典雅、庄重、完美等朴素美感。显然,那些石头可以被认定为奇石。

但是,在现实中,具有那样“对称”形状的天然奇石,或者具有那样“对称”构图的天然奇石,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玩石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欣赏符合“均衡”的之“形式法则”的天然石头。比如长江乐山青石《水边芦下自

图9-3《水边芦下自心安》长江乐山青石 25*10*18厘米 吕耀文 藏

心安》(见图9-3),该石表面的构图是不是符合“均衡”的之“形式法则”呢?

你看:该石表面上部的黑色与下部的灰白色之间,那个苍鹭的头、身、尾之间,那个苍鹭的灰白色与浅水中随处可见的仿佛是碎卵石的灰白色之间,它们显然是符合形式美之“均衡”法则的。但是,它们不符合“对称”法则。

显然,这里的“均衡”,它是以假想的重心为支点,在视觉上保持重心周围纹样量的均等,由形的对称变为量的对称,也就是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的平衡。

当然,在这里,玩石人并不是要把“均衡”与“对称”孤立起来、对立起来。事实上,这二者之间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根据人从审美实践中得出的共识,对称能产生均衡感,而均衡又包括着对称的因素在内。色,声,线的对称、均衡组合,是形式美中比较常见的现象。

然而,也有以打破均衡、对称布局而显示其形式美的,但较为少见。因此,从美学角度对均衡进行理解之后,再来欣赏长江乐山青石《水边芦下自心安》,玩石人就好像看见了在黑色的夜空里,一只灰白色的苍鹭正站立在浅水中的沙砺上,它悠闲地收拢了自己的翅膀,流露出一条美丽的弧线。这条弧线是不是符合一些玩石人对它形象的生动描写?“脖细嘴长筋骨瘦,披蓑赤脚老渔翁。单肢侧立痴迷等,双目斜窥梦幻中。”这个奇石表面的苍鹭形象是不是给玩石人一种“仙风道骨”的印象?!

众所周知,“苍鹭,又称灰鹭,为鹭科鹭属的一种渉禽。苍鹭是鹭类中最大的鸟,看上去像鹤,但是要比鹤更纤瘦一些。黄色的眼睛,黄绿色的尖嘴,脚偏黑。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苍灰色;尾羽暗灰色;两肩有长尖而下垂的苍灰色羽毛,状若辫子,羽端分散为白色”。

据龚军、刘芬观察,“苍鹭因为自己的淡定与佛系,为自己赢得了‘老等’的外号。‘老等’,顾名思义就是老在那儿等着。它们常单独在浅水处或木桩上长时间的站立不动,颈曲缩于两肩之间,并以一脚站立,另一脚缩于腹下,可达数小时之久。不熟悉的观察者见苍鹭久久不动,甚至误以为其是模型。”

当然,清代吴灏在《题画苍鹭图》中,描写了苍鹭的那种“淡定与佛系”之美:

“一天霜露已秋残,转眼莺花尽岁阑。

岂有鲲鹏万里志,水边芦下自心安。”

玩石人吟诵至此,会不会对该石表面苍鹭构图的“均衡美”产生更深的理解呢?

《石道》(1-4卷)109

0 阅读:4

石道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