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女孩沙白选择安乐死”真相想到的

予锐课程 2024-11-21 15:00:37

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大家好,我是千妈。

当我发现这个时代成人比孩子更需要阅读后,我决定除了推荐童书,也做一些经典作品的推荐与解读,尤其是适合女性的经典解读。

只有我们自己先丰富了,才有余力带动孩子提升。今天是经典解读的第24本书,我们一起来读穆勒的经典作品《论自由》。

▲来源:当当

推荐版本:孟凡礼译本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浮躁时代,我们一起安静读书,阅读不指向成功,但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丰盈的灵魂和宽广的认知。

“沙白事件”从引发舆论到现在,已经在一片争论声中,发展为“没有绝对的真相”。

有人觉得,沙白选择了高度忠于自己内心的生活,在生死、诊疗、生活方式上,充分坚持自主性,始终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这种自由主义精神值得赞许。

有人觉得,沙白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优先于父母和家庭责任之上,完全不顾及自己的选择可能对父母亲人造成的情感创伤,是“伪自由主义”,是用自由的幌子掩盖自私的本质,并不可取。

我发现,当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多,事实的真相反而越来越远。

真实的“沙白”是什么样,好像已经不重要,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只是不同人眼里不同的沙白。

沙白选择安乐死这个行为正确与否,只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视角、三观,甚至是看到她发布的“生命倒数视频”时的情感、情绪。

就像尼采说的,没有事实,只有阐释。

无论赞扬她的人,还是批判她的人,都是从自己立场出发,有意或者无意间依据自己的“偏好”构建出了自己眼里的“沙白”。

▲来源:网络

对于沙白赴瑞士结束生命的行为,我的立场是不评价,只看见。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所处环境,秉承三观都有所不同,而对于“人是否有权放弃自己的生命”的争议,并不是个简单问题,它涉及到政治、法律、伦理、宗教、哲学等等层面,至今也没有一个普世的共识。

所以,用穆勒的话说,“只要我们的行为不伤害别人,就不受人们的干涉。即便这种行为在别人看来是愚蠢的,乖张的或是错误的。”沙白的选择和人生,只要没有损害到他人,作为旁观者,就应该给予尊重和理解。

而沙白事件从开始到现在的网络发酵过程,也让我想到了英国思想家穆勒的经典作品《论自由》。

▲来源:豆瓣

这本书常被归于政治哲学类,但书里告诫我们需要提防的自由之敌,并不是政府,而是“社会”。

社会的隐蔽性在于人们常常意识不到社会暴虐的存在,譬如在一些保守国家,人们会认为禁止同性恋是天经地义的,那么这种观念就对同性恋者的自由构成侵害,而社会却以为理所当然。

换到沙白事件上,如果社会观念认为,个体不具有决定生命结束的权力,这样的观念就会损害到沙白的自由,但损害者并不自知。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不同的声音让“沙白事件”的真相变得更加模糊,但也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接着再聊聊个体关心的“自由”。

关于“自由”,我想大部分人都思考过这个命题,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感受过或正在感受生命中的各种不自由。

比如,当你想要做出一个选择,你的家人不仅不支持,还极力反对,你会感到不自由;

比如,你明明喜爱画画,但出于现实考虑,最终选择了大众认知里更实用更容易找到工作的专业,你可能会感到不自由;

比如,当你在工作中,迫于威权或利益压力,不得不做出自己并不想做的行为,也可能感到不自由。

卢梭说,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处在一个相互交往的社会中,所以绝对的,不受限制的自由是不可能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由,自由的边界又在哪里呢?

阅读穆勒这本书,你会很有收获,它能够解答,刚刚说的那些生活中具体事务带来的,关于“自由”的困惑。

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在观念上有很重要的纠偏意义。

1

一个是对“自由”概念理解上的纠偏。

年轻时候,我们最爱谈“自由”,因为跟父母的很多冲突都来自于它,动不动就会说,不要再管我了,让我自由选择我的人生。

但后来我意识到,这个提法很有问题,你选择就选择吧,还要求别人来让你选择。

就好比两小孩玩游戏,一个小孩对另一个小孩说,求求你,让我当国王吧。

要求别人让你做国王,那你还是国王吗?

所以,但凡有这个要求,就恰恰说明并没有真的通达自由。

还有些人,对自由的理解是由着自己,想干嘛干嘛,为所欲为。

有这种理解,说明你一直生活得比较压抑。

因为压抑,想放纵,就会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合理化解释,这个解释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那么自由是不是就是为所欲为呢?并不是。

为所欲为,就是做欲望支配的事,它意味着你并不是自由的,而是被欲望支配的。

很多人被别人奴役的时候,觉得不自由,但其实摆脱他人奴役后,又用自己的欲望奴役了自己,换汤不换药。

资本也会利用这点,有意识地把人往这个方向诱导。

路易威登的广告词是不要为了别人眼中的正确而活,这句话充满“自由”的味道,让你感觉仿佛买了路易威登,就拥有了自由,而实际只是资本将“自由”和“为所欲为”混淆在一起,让你的消费欲望合理化。

网上还有段对“自由”的感受描述,也很有意思。

一个学生翘掉晚自习,偷偷跑去打游戏。

他觉得关在学校上晚自习不自由,但打游戏的时候也没感觉很自由,思来想去,倒是从学校到游戏厅那段路上,那种清风明月的感觉很自由。

这就是说,很多人的自由,是从一种不自由的压抑中逃脱,过渡时那个短暂的间隙而已。

还有人觉得,自由就是敢做别人不敢做的。

很遗憾,标新立异也不是自由。

自由并不是一种特定模式的言行举止,如果你的行为,不是出于内心自然的舒展,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外部社会效应,通过与传统对抗来引人注目的话,那还是不自在,不自信,也是不自由的。

真正的自由,不是刻意与众不同和自我标榜。

刻意的行为,其实都隐含了一种不自信在里面,都是求关注,是自己存在感不那么确定的时候,才需要用他人目光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自由是一种心态,一种清明安和的心境,是你找到了自己生命的节奏,从此以后你按照这种生命节奏去生活。

所以,当你以自由的名义去做任何事时,可以问问你的心是否安宁。

哪怕你给自己的行为套上自由的名义,但如果内心是焦灼的,充满对抗、纠结、痛苦,就说明你并不自由,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内心永远是平和的。

从这个角度看,不论沙白还是谁,我觉得只要在做选择的时候,内心是平和的,没有被资本或社会观念诱导,也没有用与众不同获取关注的优越感,那么,任何一种基于你内在渴求的选择,都是自由的选择,都是值得尊重的。

相反,如果选择时还有焦灼、不舍、难过等等情绪,或者想要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就应该多想想,可能你并未做成自己的主人。

2

另一个,是对我职业态度上的纠偏。

这点和罗翔老师讲的相似。

早年,我在职业观上也是有着“学而优则仕”的思维,我想,大多数和我一样从正规教育中突围出来的孩子,多少都有这样的志向。

但大家也知道,人生并不平顺,我们所想的,往往与真实的发展轨道不一致。

罗翔老师在多次晋升未果后,曾一度想到辞职。

当时一位朋友就问他,如果你一辈子都是讲师,还能不能做一个好的老师?

罗翔想了很久,觉得即使一辈子无法高升,还是希望能够做一个好老师。

朋友说,那不就得了,那就好好带学生读书,能够成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老师,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上面这段经历,是罗翔在谈穆勒《论自由》的阅读感受时讲到的,对我触动很大,我感觉自己在那瞬间,突然理解了什么是职业态度上的“自由”。

名利如浮云,人是无法追上浮云的,但浮云呢,总是会不经意地来到人面前,不断勾起你想拥有的欲望。

可是,真拥有了,会发生什么呢?

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个后续问题,或者,我们总是被当下的短期利益迷惑,而把后续过度美化。

名利也是有重量的,它会把你死死压在一个地方不得动弹,为了不失去,你不得不付出之前可能完全预想不到的时间和精力。

而这些时间精力,你原本可以用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设想,罗翔老师如果早早晋升,那他可能就不得不把更多时间放在管理性事务上,而不是教学、学术上面。

随着晋升之路越走越远,距离自己的初心也会越来越远。

这便是很多人年迈之时,蓦然回首,才觉得错失很多的原因。

当我们背负上名利、梦想的重量,自由其实也在悄然离去。

所以,人生最遗憾,并不是没有获得名利,而是没有获得名利时,把精神浪费在苦苦追求的固执和求而不得的痛苦里,却忘记了,正因为没有名利束缚,你还拥有宝贵的自由。

这个职业态度上的纠偏,对我影响很大。

在我过往的人生中,经历过很多次低谷,但我从不愿与“不得”纠缠,而是欣然接受上天安排的命运。

不是境界高,是我清楚得到的代价,也清楚不得的收获。

也不是躺平,我从不躺平,对我来说,努力是贯彻一生的昂扬状态,只是努力归努力,对自己不能掌控,归于命运的东西,我不会浪费时间纠结。

命运若安排我背负名利,就背一下,没有也无所谓,正好享受自由,积极发展自我、滋养自我,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便是这个道理。

所以,很感谢穆勒这本书,让我对“自由”的理解更加深刻。

所谓自由,从来都不是为所欲为,“带着镣铐跳舞”通常才是自由的真相。

当一个人开始追求绝对的自由,往往是无底线放纵的开始,而当一个人懂得了自由与生俱来的“有限性”,看见了自由的可贵,才是成熟的开端。

如果你觉得今天文章不错,可以点亮“赞”告诉我,下期“和千妈一起读经典”准备解读简.奥斯丁的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欢迎来看~

文章封面: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

予锐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