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还是有说有笑的朋友,今天见面就冷淡起来了。
你发了朋友圈,一整天都没有一个点赞,失望之中,选择默默地删除。
一个办公室里的人,关于部门的消息,你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一群人在交头接耳,看到你靠近,大家立马闭嘴,分散......
如果你遇到以上情况,都说明你被人孤立了。
被孤立的滋味不好受,为了挽回颜面,你多半会和他翻脸,然后彼此处于敌对状态。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翻脸之后,大家还要在一个地方待着,要见面,以至于后来非常尴尬,甚至互相在背后攻击。
真的没有必要给自己找麻烦,还是保持理智,理性分析情况,让自己轻松生活。
建议你,学会羊群定律,把自己从群体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01
你不是被人孤立,是你不再盲从而已。
丰子恺画了两只羊,其主人分别用两根绳子牵着,送到街上。
一个牧羊人见状,说:“只要画一根绳子就够了。”
丰子恺不解:“两只羊,两根绳子,错在哪里?”
牧羊人说:“牵羊,只要牵头羊,其他的羊都会跟着来。”
丰子恺顿悟,马上改画。
原来不管多大一群羊,只要有一头羊带头走哪里,就算是跳悬崖,走峭壁,其他的羊都会跟随。
这就是羊群定律,突出“从众”的集体生活状态。
当你在群体中,不跟着头羊跳崖、走峭壁,你就会被孤立。
所有人都在愤愤不平:大家都这样做,为什么你不这样做?你不做,你就是大家的眼中钉。
在故事《丑小鸭》中,一只小天鹅,混在鸭子群里。
鸭子嘎嘎嘎,而天鹅一言不发。鸭子就看不惯天鹅的高冷,开始各种欺负。
小天鹅被逼走,然后独自去池塘里,躲起来。
天鹅的本性里,没有“嘎嘎嘎”的声音。自然就无法盲从鸭子。
世上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因此你一旦释放自己的本性,和某些群体,就格格不入了。
当你决定不再盲从的时候,意味着你被孤立。但是你不要担心,你开始觉醒了,会学会如何做自己。
比方说,一群同学去吃螺蛳粉,你却去一旁的店铺里,买了包子。此时的你,变得勇敢,相信自己。
02
你不是被人孤立,是你比人成长快一点而已。
我在市里读书的时候,临近毕业,大家都在难舍难分的氛围里。
同学狗子却独自跑到广州的一家集邮市场,寻找工作。
在毕业晚会那一天,狗子没有来,大家都愤愤不平。
多年后,狗子在广州某企业做技术员,并且在广州买房定居。他和同学之间的联系,特别少。
我忽然发现,狗子在同学之中,算是混得很好的人。其他的同学,要么在打螺丝,要么在自己开小店,人生始终在低处。
有一个词语,叫“勇立潮头”。
一个人一开始就独自走在最前面,后面的群体,被远远地甩开了。这时候,后面的人,骂骂咧咧,希望把前面的人拉扯到群里。
同一个群体里的人,有一两个人开悟比较快,忽然发力,就脱颖而出,这时候,人就出局了。
如果你被人孤立,其原因是你自己成长更快,那么你根本不要回头,去凑合什么群体。因为过去的群,层次太低,早已不适合你了。
人群的结构,就像金字塔 一样。底层的人密密麻麻,高层的人很少。你到了高层,你就是少数人,孤零零的。
我们还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你快人一步的时候,第一要紧的事情,不是拉着后面的人,跟上来,而是迅速走开,去和自己一样高的群体中去。这样,你就避免了“被摧毁”。
被孤立,其实是一个过程,是你从低层次的群体,到高层次的群体。
03
当你有了不合群的习惯,一枝独秀也是春。
在动画片《草莓棉花糖》中,美羽、千佳是好朋友。
美羽说:“我们是朋友,还是至交?”
他们想尽办法,打造同样的爱好,证明是至交。
后来他们长大了,各自有了不同的生活。
忽然有一天,美羽再问:“我们是至交吗?是吗?”
千佳很不耐烦,斜着眼睛说:“算吧。”
那一刻,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态度如何,明摆着。
人,有这样的本性:用一个新的习惯,取代旧的习惯。
到了一定的年纪,习惯了过不合群的生活,那么你再去原来群体,就很不舒服了。有一种要逃离的感觉。此时你被孤立,巴不得啊。
你看看同学聚会就明白,很多同学,一次聚会都不来,你打电话给他,他也不接。
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有族群的需求,很多人的需求是“独来独往、麻烦你别打扰”。
作为一个识趣的人,是不会去打扰那些习惯独行的人。尊重他的生活习惯,彼此见面,笑一笑就足够了。
04
只要一个人,不是因为自己作恶多端,导致被孤立,那么其他的情形,都没有必要纠结,连质问原因,都是多余的。
就让喜欢做羊的人做羊,让喜欢做猛兽的人做猛兽。彼此尊重,井水不换河水,也蛮好的。
只要你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那么围在你身边的人自然会多,你选择的社交的范围就宽了,你与人的交往也多用规则,而不是用人情。
只要你不断闪光,一枝独秀也是春,真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