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富到首骗,三进三出监狱,再到今天的“复生”,都是在“吹牛皮”的层层波澜中完成。
纵使在最绝望的时刻,他依旧以一种天生的自信,向世界宣告:“我还没完!”
你听过“从吹牛开始的商业帝国”吗?小时候的牟其中,聪明得有些“不正常”,那个年代能在饭桌上侃侃而谈的孩子,算是“天赋异禀”了。
他早早认识到,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社会大动荡中的资源,能“操作”的商品。可惜“怀才不遇”,他高考落榜,几次三番折腾也没进大学。
生活本该堆积着枯燥的日常,偏偏在锅炉工的职位上,看到中国改革的曙光。极具讽刺意味的转折——他在玻璃厂工作时,写下“一篇影响未来中国发展的文章《中国向何处》”。因话题敏感被请到监狱“喝茶”。
改革浪潮席卷,他靠着灵敏的市场嗅觉,闯入“商业”。第一桶金来自于销售家电、日用品的小商店。核心关键词就是:创新。
他的营销手法——“包换卡”。别看只是不起眼的小卡片,它发展成“售后服务的神器”。这个看似“小打小闹”的手段,居然赚了8万元。在那个年代,够商人炫耀一阵子了。
但一切商业成功的背后,总少不了一些“内幕交易”和灰色地带。在这期间,他的“王牌”便是利用信息差和“价格差”获利。
因为低价买进高价卖出遭遇“投机倒把”的罪名,再次被请到监狱“喝茶”。他深刻反思:一个人的天赋,如果不加以约束,终究会变成灾难。
这厮的“野心”比想象的还要大,1989年在偶然的火车旅行中,得到改变命运的消息。苏联正准备出售飞机。
这家伙脑袋发热,直接心生一计:我没钱没关系,拿商品来换!用自己的存货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到了飞机。还接触到更多的商业资源,成为新一代的“亿万富翁”。
这种看似天才的商业模式,却是顺风而行的运气加胆量,正所谓风水轮流转。1996年他与俄罗斯合作,想要发射卫星。
提出要投资100亿,开发满洲里成为北方的“香港”,最后实际投资不到1亿。这场豪言壮语,到头来变成“空头支票”。
“背刺”的刀不是别人捅的,而是他自己。1999年,因涉及信用证诈骗罪,再次被请到监狱整整16年。
2016年,牟其中出狱!就在大家以为他的传奇已然完结,他靠着“资本重生”——价值10个亿的264套北京房产。
结语
每个看似荒诞的传奇背后,都有我们未曾看到的坚持与付出。人生没有永远的黑暗,只要你保持足够的韧性,敢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重新出发,就依然能迎来属于你的光明。
所以,亲爱的读者,或许你现在的路并不平坦,甚至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但不要忘了那句古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切的跌倒,只是为了更高的飞跃。
以下为真实信息来源
免责声明
- 文章基于真实事件,素材来源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
- 强调故事的艺术加工成分,提醒读者理性看待,不盲目跟风。
点赞走一走,爱你到永久!关注点一点,暴富到永久!
祝您春夏秋冬行好运,东南西北遇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