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抵抗力下降,警惕带状疱疹缠身!患者:离我远点,我怕疼!

卢国频医生 2024-12-27 13:27:16

立冬过后,早晚温差变大,气温骤降,运动明显减少。再加上北方室内供暖,身体很可能因气候,穿衣等各种原因受凉,感冒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一些病毒性疾病。

带状疱疹便是其中之一。

带状疱疹病毒

熟悉的人可能知道: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其皮疹多呈带状分布,因此叫做带状疱疹。

除此之外民间也有“蛇缠腰”“缠腰龙”等叫法。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过度疲劳等都是带状疱疹发生的高危因素。

由于该病毒具有亲神经性,一旦感染,病毒便会进入身体,长期潜伏在患者的脊髓神经后。当患者抵抗力下降时,如过度劳累,感冒,病毒便会趁机爆发,侵蚀神经,并沿神经纤维作用于皮肤之上。

根据对国内多个地区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的调查发现:≥50岁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随年龄上涨而升高,糖尿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84%,心血管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34%。

前驱症状:患者发疹前多会感到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还会出现莫名的灼热感和神经痛。

皮损表现:皮肤表面会出现潮红斑,之后慢慢发展成为分布但不融合的丘疹,并迅速变成水疱,水疱周围伴有红晕。皮损常沿周围神经区域分布,一般不会超过身体中线。

水疱干涸后脱落,皮肤表面会留下色素沉着。一般皮损会持续2-3周的时间,老年人因体质较差多会持续3-4周的时间。

神经痛:神经痛可发生在出疹前,发病时或痊愈后等各个阶段。疼痛多表现为针刺,刀割且伴随烧灼感。老年人体质较弱的人疼痛时间持续更长,痛感更强烈,严重者形成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十年。

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抗炎和止痛。治疗目的主要是为了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及后遗神经痛的出现。

2.常用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加速病情恢复,临床可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阿昔洛韦类药物。遏制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三环抗抑郁药等,或辅助中医治疗。

3.特殊人群治疗:对免疫力低下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增强剂等,并时刻监测病情变化。

预防措施

保护自身健康,我们是第一责任人,日常生活中需从饮食,锻炼和心理调节等方式,尽可能维护自身健康。若出现疾病应立刻就医,积极参与医生的诊疗决策,及时监测、长期管理慢性病。

对于高龄,存在慢性病,免疫力低下等人群,建议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发病的最为有效手段。

注: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50岁以上成人,保护效力可达97.2%,最高可提供11年之久的保护。

往期知识分享:

临床如何战胜“痘痘”?医生:教你2招,连同痘印一起抹除!

荨麻疹高发期来到,如何防范?医生:教你2招,将荨麻疹连根拔起

湿疹是「干」出来的病!每年10月—4月是湿疹高发期,注意预防!​

0 阅读:10
卢国频医生

卢国频医生

大家好,我是卢国频医生,主要从事各种皮肤问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