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江西泰和县迎来一件喜事,从这里走出去的开国少将易耀彩将军将要带着妻子回乡看望乡亲们,并祭拜已故的父母。
易耀彩
当易耀彩重新踏上家乡的土地时,戎马一生的他也不禁流下了热泪。家乡的土地是那样熟悉,但物是人非,他的父母已经去世,家里也只有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了,而这位姐姐其实是他的童养媳。
家里多出来一个“姐姐”易耀彩1916年出生于江西泰和县一个穷苦人家,父亲是一位勤劳俭朴的农民,母亲是一位能干的家庭妇女,夫妻俩只有易耀彩一个孩子。
在易耀彩10岁那年,家里突然多出了一个女孩儿,母亲告诉他:“她是咱家的远房亲戚,叫张凤娥,家里困难,以后就住在咱们家了。”
然而,易耀彩却在同村小伙伴口中听到了不一样的说法,小伙伴们都说这个女孩是父母为他找的童养媳。
易耀彩虽然年龄小,但也知道童养媳代表什么意思,可他对这位家里突然多出来的姐姐,只有姐弟之情。
家里多出一张嘴吃饭,日子就更加难过了,再加上农民运动热潮的出现,易耀彩的父母决定拿起锄头参加革命。易耀彩也秘密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张凤娥则积极做军鞋、做饭、洗军衣,为革命做着微薄的贡献。
但就在此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蔓延了整个江西。易耀彩一家虽然贫穷,但有一身傲骨,他们不畏危险,毅然选择加入赤卫队。
当时斗争异常激烈,为了保护易耀彩这根独苗,他们决定送儿子上井冈山。就这样,易耀彩就被托付给了已经当上红军的舅舅,而张凤娥则被留在了家里,照顾家里。
易耀彩当时只有14岁,刚上井冈山的他就赶上了反“围剿”战争。到第三次反“围剿”的时候,易耀彩从家门口路过,但因为部队行军时间紧迫,他没能回家,却没有想到,这一次竟然错过了与父母的最后一面。
原来,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红军一走,国民党还乡团就猖狂起来,他们抓住了易耀彩的父母,残忍将他们杀死后,又把遗体钉在门板上投入了赣江。
易家其他参加革命的亲属也遭到了迫害,只有张凤娥受到乡亲们的保护,回到娘家保住了一条姓名。
当易耀彩得知家人被敌人杀害后,怒火燃烧了他的整个身体,他发誓一定要为父母报仇。
长征期间,在过草地的时候,易耀彩差点儿搭上了性命。
由于草地潮湿,加上蚊虫叮咬,疟疾在红军部队中迅速蔓延。易耀彩也患上了这种疾病,部队决定把他留在老百姓家里,但易耀彩的舅舅却告诉他:“你不能停,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我即便背也要把你背出草地。”
就这样,易耀彩被舅舅背出了草地,中途,舅舅把牛皮腰带解下来给他熬了汤,喝了汤之后,他的病竟然就好了。
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易耀彩又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由于家乡是敌占区,易耀彩一直无法获得家乡的情况,直到1946年,他才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作为童养媳的张凤娥,竟然一直没有结婚,还在等他回去。
易耀彩心里很是难过,当年自己参加红军,家里全靠张凤娥料理,父母遇害后,自己已经开始长征,没能顾得上她。没想到她还在等自己,想到这里更是愧疚,因为自己已经再婚了。
“你不要等我了,我已经结婚了”在抗日战争中,河北阜平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革命家庭,兄弟三人都参加了革命,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自己的女儿们也都送上了战场。
范景阳(左)和两个姐姐
后来,这三个女儿在部队中分别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最小的女孩范景阳所嫁之人便是易耀彩。
1939年,范景阳看到两个姐姐都参加了革命,也忍不住向父亲提出参加八路军要求。家里拗不过她的决心,便应允了。
此时,范景阳只有17岁,虽然年龄比较小但志向高,进入八路军部队后,便因表现优异得到了重用。第二年就被调到晋察冀第五军分区司令部当一名实习药师。
范景阳和易耀彩结婚照
也就在这个时候,范景阳遇到了易耀彩。
一天晚上,范景阳与另一位医生来到了参谋长易耀彩的家里。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易耀彩,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易耀彩很早就参加了革命,是个老红军,经历过无数次艰险的战斗,不仅会打仗,而且还会打篮球、吹口琴,谈吐也非常温柔有礼、待人温和,是一个好领导。
谈话中,易耀彩向范景阳谈了自己的许多事情,包括家庭、年龄、籍贯等。单纯的范景阳还没有意识到不对劲,以为这只是一次随便的谈话,却没想到是一场相亲。
易耀彩全家福
第二天,组织科长找到她说:“你的家庭情况已经调查清楚了,准备结婚吧!”范景阳一脸莫名其妙,自己还没有男朋友,跟谁结婚?这时,组织科长才告诉她,昨天晚上是一场相亲,参谋长易耀彩看上了她。
范景阳想到昨天见到易耀彩的情形,认为他人还不错,和这样的人结婚应该不会太差。但让她突然结婚,一时间也无法接受,便说:“先恋爱一段时间再说吧!”
组织科长却告诉她:“哪有时间谈恋爱,先结婚后恋爱。”
易耀彩和范景阳
就这样,范景阳嫁给了易耀彩,两人的先婚后爱的婚姻也成为了军区的佳话。此后,范景阳与易耀彩夫妻恩爱,共同度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1946年,当得知张凤娥在老家还未结婚时,易耀彩心中十分愧疚,他赶紧请人转告张凤娥,希望她能够自由选择婚姻,不要再等他了。
对张凤娥,易耀彩只有姐弟之间的亲情,1949年,部队驻扎在甘肃平凉,他再次给老家写了信,希望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邵式平老首长转告张凤娥,让她不要再等,以免耽误她以后的生活。
然而,张凤娥却一往情深,解放后一直生活在乡下以务农为生,终身未嫁。
1966年,易耀彩带着夫人范景阳回到老家,一来看望乡亲们,二来祭拜去世的父母。此行,他们还专门看望了张凤娥,一见面,夫妻俩便热情地说:“老姐姐,我们来看你来了!”
张凤娥没想到易耀彩还会来看望自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流着眼泪。
1986年,易耀彩夫妇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回乡,他们又专门探望了张凤娥,关心她的生活。张凤娥感激不尽。
在这之后,易耀彩夫妇不时邮寄生活费给这位老姐姐,他们的子女也对张凤娥十分尊敬,亲切地称她为“张妈”。
张凤娥与易耀彩虽然没有夫妻之实,甚至都没有拜堂成亲,但她终归从小被易耀彩父母抚养,也算易家的一分子,因此受到了易耀彩与夫妇及儿女们的尊敬。
1990年易耀彩病逝,他和范景阳两人正好走过了50年的金婚。
遵照他的嘱咐,范景阳将其骨灰安葬在了家乡。六年后,张凤娥也随之病逝,范景阳竟然做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决定,她决定将张凤娥埋葬在丈夫旁边。
作为妻子,范景阳的决定无疑是非常大度的。或许作为女人,她也能体会张凤娥一辈子只为一个人的决心,因此她这个决定,也算是圆了张凤娥的一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