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快递从工厂到普通人手里,需要多方协作,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送不送上门非常影响体验,但有些时候,快递员无法全都送上门,因为件太多,全都上门送不现实,不保障快递员的工资,再多的新规都会成为旧规。
3月2号讯,快递新规引发的问题正持续发酵,不询问就放快递柜最高罚3万让很多快递员很无奈,自己挣的都是辛苦钱,每天数百件快递全都送上门不现实,如果全都送上门,挣的钱无法养活自己,导致很多快递员离职,虽然新规看似有利于消费者,但这种情况最终还是会让消费者买单。
3月1号的快递新规显示,收件人不能当年验收的,如果快递员未经过消费者同意放到快递箱和驿站将处罚,情节严重将处罚1万以上到3万以下,也就是现有模式不变的情况下,至少多了快递员打电话通知这一项。
2023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高达1320亿件,人均快递使用量超过90件,快递行业分为两种,一种是顺丰和京东这种快递模式,这两种快递基本上承诺送上门,另一种是极兔,四通一达这种模式,人多活多钱少,送上门不现实。
四通一达的快递站点基本上是加盟模式,快递员没有底薪,快递员按照送货量拿工资,一天甚至要送上千个快递才能养活自己,如果每个快递都打电话送上门,根本完不成这么多件,快递担架不涨的情况下,快递员无法生存。
顺丰和京东的快递员之所以能送上门,因为这两家快递的单价本身就高,快递员都有底薪,也不像四通一达那样量大,四通一达的快递很多都是9.9元包邮,几毛钱拼多多的商品,快递本身甚至没有物流费贵,这些低廉的商品根本不会找顺丰和京东送。
快递新规从长远看,是有利于快递行业发展的,顺丰和京东模式才是快递行业良性的发展模式,快递员本身靠努力吃饭,而不是靠卷低价生存,为什么四通一达能靠低价占领市场,本质上就是牺牲了快递员的利益,不断压快递单价,让快递员越送越多,最后只能放驿站,否则就完不成那么大的量,挣不到养家糊口的钱。
此新规造成的影响开始显现,一些驿站积压了不少快递,也引发了一些快递员离职,但是真正的矛盾还没有展开,等罚款落实的时候,快递行业的矛盾才能真正的引发社会思考,约束的前提是保障,像顺丰和京东快递,不约束人家都送上门,其他的快递即便约束也会有其他办法。
消费者是唯一的受益群体吗?从新规内容看确实是,送上门肯定方便了消费者,但那双无形的手会自动调节,消费者还是要为最终的成本买单,不管如何,新规来了自然得遵守,重塑行业生态必然不容易,但闯过去了就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对于此事你怎么看,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你是猎手吗
我获益不获益不评价,但是整顿一下不仅没有电话,甚至连短信或者说给你发个短信连取货地址都不写清楚的这种情况很有必要,特别是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