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国·蜀汉王朝·文臣篇·第44期 文/东方夜未眠 图/东方夜未眠 )
今天,我继续讲述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从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一直追随者刘备,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无论是夺荆州,还是占益州,诸葛亮的功劳不少,换句话说,没有诸葛亮这位大咖的协助,以及提供战略思想,刘备很难在乱世之中翻身。所以,在公元221年的时候,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王朝。诸葛亮也成为蜀汉王朝的丞相。
在汉代,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是具备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的“开府”之权的。蜀汉王朝沿用了汉朝制度,自然诸葛亮也具备开府之权。然而刘备并没有赋予他这样的权力,直到刘禅登基之后,才获得开府权力,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开府的意义在蜀汉王朝来说,开府的关键就是有权征辟属官,以及更大人事任免权。形成一套相对独立于朝廷的私人属性很强的军政体系。这样的作法,往往是适应国家权力中心的二元化,甚至名誉在皇帝,实权在丞相。朝廷的中枢一般在尚书台,这就是所谓的内朝(内中),丞相(府)再建立一套军政体系,就属于外朝(府中),内外朝,在皇帝的主持之下,本来是相互扶持,相互制衡的存在。当强有力丞相人物出现的时候,或者皇帝本人暗弱的时候,内外朝是非常容易一体化的,这样是为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这就好比曹操担任汉朝丞相的时候,建立的霸府,政令皆出自这里。而诸葛亮开府的时候,也是一样,“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以结果论,刘禅让诸葛亮开府的意义,就在于形成以诸葛亮为核心决策和行政班子,把原来以皇帝为权力中心改成以丞相为权力中心。
其二:刘备在世的时候,没有开府的必要刘备称帝后,诸葛亮担任丞相,开府却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刘备是强有力的皇帝人物。即便是强有力的君王,也是需要人辅佐的,而诸葛亮就是以丞相兼录尚书事的身份辅佐刘备。刘备时期,诸葛亮没有开府的权限,完全就像皇帝的私人助理,处理刘备所有的军政大事。
刘备雄才大略,身边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很多贤能之人,比如有以刘巴为首的尚书台,刘备能够直接驾驭,自然不需要权臣人物。刘备对诸葛亮的心态是矛盾的,新建立的国家,需要诸葛亮的大贤之才来治理,封丞相是必然的选择。又担心相权过重,所以就没有赋予开府的权力。这样一来,刘备能够通过外朝和内朝的制衡,将最高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实,刘备在位的时候,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已经权柄很重了。如果再让其开府,完全就是相当于自己设定一个小朝庭,刘备毕竟是开国皇帝,岂有大权旁落的道理?
其三:刘备去世,政治发生了改变然而,好久不常,刘备称帝之后,不久伐吴惨败而归,命不久矣。这个时候的国力大减,少主年幼,蜀汉王朝处于一种群龙无首,人心惶惶的状态,新生政权,岌岌可危,益州土豪士族也开始蠢蠢欲动,这个时候蜀汉王朝中央,急需一个强有力的人来压制,震慑。刘备崩于永安宫,举国托于诸葛亮。
刘禅继位后,仍以诸葛亮为丞相,并且开府治事。次年,又领益州牧。从此,诸葛亮始作为蜀汉最高行政长官主持政事,方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独立自主地治理蜀国。
主少国疑,内忧外患之际,刘禅授以诸葛亮开府之权,完全是一种政治需要。后来诸葛亮去世,蒋琬、费祎等担任大将军之后,想要开府却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刘禅已经长大了,不会轻易给予开府之权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太平御览》《华阳国志》《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