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国·诸侯·孔融篇·第54期 文/东方夜未眠 图/东方夜未眠 )
孔融,字文举,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生活在东汉末年时代,当代的一介大儒,有着建安七子的美誉。
然而,我们对孔融的认识估计,还停留在小学课本上,因为有一则故事叫: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大体讲述了4岁的孔融,面对大小梨子的时候,知道把大个的梨给哥哥吃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德育的最佳例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连三字经都收录了。
总之,这个孔融,在我们大家的眼中是非常好的:条件好,形象好。
因为盛名在外,所以很容易在三国时代当官。先后担任过司徒杨赐的掾属和大将军何进的掾属、侍御史等。
不过,孔融真正身居高位,外镇州郡,还得从董卓上台之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开始入主朝政,凭借手中的强兵以及西凉铁骑,权倾朝野。董卓在幕僚的建议下,开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入朝为官,同时,董卓又选拔大量名士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
孔融就是这个时候被董卓看中,直接成为董卓的掾属,被授为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
后辟司空掾,拜中军候。在职三日,迁虎贲中郎将。——《后汉书 卷七十-孔融传》
董卓可以说是孔融的贵人,一出手就给予了高官。北中军候,是典五营校尉的要职,秩阶虽低(六百石),权势却显赫,因为他监管着五营校尉,有监察职责。
出任这个官职的人,必然是董卓极力拉拢,甚至亲善之辈。边军出身的董卓,这个时候继续士人的支持,而孔融就是这个里面的代表之一。
当官三天,很快就升职了,转任虎贲中郎将,统领虎贲禁兵,主宿卫,秩比二千石,这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团团长,负责保卫国家最高领导人。这个时候的大汉最高领导人,除了傀儡汉献帝刘协,还有就是大将军董卓了。
由此可见,孔融在董卓这里是多么备受宠信。
但是孔融这个人脾气还是有的,特点就是刚直不阿,用我们的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喜欢吐槽和抗议。在任侍御史的时候,就和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无奈在董卓手下做着高官,也常常喜欢跟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
对于这一点,董卓是有爱又恨,将其转为议郎,之后遣孔融出青州,为北海国相。
南宋范晔写的《后汉书》记载了董卓和孔融的矛盾,所谓“以忤卓旨”,就是这个时候的事情。不过,这件事是不是标志着孔融和董卓之间的关系就破裂呢?
恰恰相反,并没有如此。因为在190年关东联盟军之中,孔融就没有参加讨伐董卓。如果关系真的不好,怎么会不参加呢?
预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太平御览》《华阳国志》《晋书》《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