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宿北战役中,粟裕严令韦国清:谁不执行命令,可以就地处决!

思天阅览过去 2025-03-29 18:32:46

“此次作战事关重大,谁不执行命令,你可以就地处决。”1946年宿北战役之前,粟裕对韦国清放出了这样的狠话。

在很多人眼里,粟裕为人宽厚温和,像个“老好人”一样。很难想象,他居然会说出这么严厉的话。

粟裕为什么这么看重这场战役呢?

华野成立

1945年,抗日战争逼近尾声,但局势更加紧张了。国民党的野心蠢蠢欲动,他们的种种行为,昭示着抗战胜利并非结束,而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局面,中央决定调整战略部署,专门派出一部分兵力挺进东北。

被中央选中的这部分兵力,就是山东军区的主力部队,以及新四军第三师。而新四军军部和主力部队,则转入山东军区。

就这样,山东军区的罗帅被派到了东北,新四军的陈老总来到了山东。陈老总带领的部队,只是新四军部队中的部分主力。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部分新四军活跃在苏、皖两省。陈老总带领新四军来到山东军区之后,按照中央的指示成立了山东野战军。

而留在江南的新四军,则组成了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相比,华中野战军的兵力比他们要少得多,战斗力也不如他们。

华中野战军是粟裕整合所有的新四军部队组成的,战斗力参差不齐,总的来说不如陈老总的主力部队。

两大野战军成立之后,并没有立刻投入战斗。当时两党正在谈判,战火暂时没有波及到山东和华中地区,这两支部队可以暂时稳定发展。

1946年6月下旬,老蒋撕毁双十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军队来势汹汹,我军瞬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奋起迎敌。

和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不同,山野却多次遭遇滑铁卢,整支部队士气非常低迷。

由于两淮失守,粟裕在苏中创造的有利局面彻底消失,华中解放军的失陷成了必然。粟裕当时的兵力有限,这样一来他就不能继续留在华中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带兵和山东野战军汇合。但中央、军委和华东战区一致认为,我军应该在苏中给敌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军委决定让华中、山东野战军协同作战,合作展开宿北战役。军委这样做,也是在为未来的两大野战军合并打基础。

既然华中野战军退到了山东,山东就有了两支野战军。由于山野之前频频失利,导致部队时期大跌,军委决定让这两支野战军合并。

宿北战役

而这场战役,就是两大野战军磨合的第一仗。这场战役的指挥权,被毛主席亲自交给了粟裕。

为什么会交给粟裕指挥权呢?要知道,当时的粟裕名气并不大,还不是后来被大多数人称之为“战神”的将领。

当时,粟裕刚刚通过苏中七战七捷崭露头角。和老牌将领相比,他的战功并不足以服众。而且当时山野的司令员可是陈老总,陈老总资历能力都不差。

在新四军的时候,陈老总是新四军司令员,粟裕只是新四军的一个师长。虽然陈老总打了败仗,但这并不能掩盖他的能力。

所以,毛主席选择将指挥权交给粟裕,是一件让很多人都不理解的事情。但毛主席并没有做出解释,而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毛主席慧眼识英才,他早就看出了粟裕的潜力,认为他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好苗子。而从粟裕在苏中的作战来看,毛主席更认定了他是个用兵奇才。

粟裕的战术不拘一格,他往往喜欢打险仗,总能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给敌人狠狠一击。毛主席认为,让粟裕指挥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且这次行动,可以说是粟裕率先策划并报告的,所以交给他指挥权也无可厚非。当然,毛主席也对他寄予了厚望。

为了彻底拿下华中解放区,薛岳集结了25个半旅的兵力,组成了四个兵团,兵分四路向我军袭来。面对敌人的来势汹汹,粟裕等人商量之后,决定先拿胡琏开刀。

为什么要将胡琏选择为第一个对手呢?是因为胡琏是新来华东不久的部队,还未和我军交手过。

按照国民党对我军的一贯轻视,胡琏很可能会贪功冒进,到时候就是我军最好的机会。

但粟裕设想的很好,却忽略了胡琏的性格。胡琏为人狡猾,即便是面对一向轻视的我军,他也不会轻易冒险,因此踩上粟裕陷阱的,就是胡琏的左翼戴之奇了。

粟裕的决心

对于这场战役,毛主席也非常看重,他直接要求首战必胜。

粟裕对这场战斗同样看重,虽然说是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但实际上华中只有一个纵队,其他都是山野的部队。

能否顺利指挥山野的部队,是他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粟裕的指挥下,戴之奇和他的部队已经被我军牢牢包围了。此时的戴之奇还想着让胡琏来救援自己,殊不知胡琏见此情况却按兵不动,丝毫不在乎他。

不过粟裕也怕这是胡琏的调虎离山,所以还是按照之前的安排,让阻击部队随时准备着。

即便已经被包围了,但戴之奇的抵抗依旧非常顽强,粟裕认为战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能否彻底歼灭戴之奇,就要看这最后一下了。

为了能顺利发起总攻,他叫来了韦国清,下达了最严厉的命令:谁不执行命令耽误军情,一律处决,不容求情。

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粟裕自己的心在滴血,部队里的很多基础干部,都是他的老部下,都是他从江南带过来的,他舍不得他们任何一个人。

但这和他们之前的战斗不一样,这是一场攻坚战。一旦有人想要退缩,那我军之前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为了拿下敌人,战士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到了这个份上,只有拿下敌人,才能对得起那些牺牲的同袍。

韦国清听了粟裕的命令之后,马上就带着二纵发起了总攻。

而戴之奇等不到胡琏的救援,只能向老蒋发电报求救,老蒋亲自下令,让胡琏去救戴之奇。

胡琏心里再不情愿,只能带兵去救戴部。然而就在他走到半路的时候,遭到了我军阻击部队的拦截。

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胡琏并没有救出戴之奇。与此同时,我军也彻底切断了戴、胡之间的联系。

戴之奇不断寻求突围的机会,但韦国清丝毫不给他这个机会。

尽管外面有胡琏的威胁,但韦国清却指挥部队一次次发起进攻。戴之奇手中的兵力越来越少,随着我军最后一次发起进攻,这场战役也宣告了结束。

戴之奇自尽,副师长饶少伟被俘虏,戴部全军覆没。胡琏见状,只能无奈退走。

此战之后,国民党损失惨重,我军在华中地区掌握了主动。粟裕的军事能力也在这一战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华野成立之后,毛主席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他。

0 阅读:230
思天阅览过去

思天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