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西游记》:第六十四回-木仙庵杏仙诱婚

一森看文化 2024-04-17 03:53:14

拂云叟邀请唐僧进庵坐叙,唐僧抬眼望向石屋,只见门上三个大字——木仙庵,于是同四老一起进去。

各自排了座次坐下,赤身鬼使奉上五盏香汤,又端来一盘茯苓膏请唐僧享用,唐僧惊疑,不敢随意吃东西,于是四老各自品尝,唐僧这才跟着吃了两块,喝了几口香汤。待收去汤食,唐僧留心偷看,见木仙庵玲珑彩艳,如月下一般,忍不住吟一句:“禅心似月迥无尘。”

劲节微笑着接了下句:“诗性如天青更新。”

孤直公:“好句漫裁抟锦绣。”

凌空子:“佳文不点唾奇珍。”

拂云叟:“六朝一洗繁华尽,四始重删雅颂分。”

唐僧:“弟子一时兴起,胡乱吟咏几字,实在是班门弄斧。适才听闻诸翁之言,清新飘逸,诚可谓诗翁也!”

劲节:“圣僧不必自谦,出家人当有始有终,既有起句,何不来个结句?”

“弟子不才,还望十八公结而成篇。”

“圣僧差矣!你起的句,你为何不作个结句?可不要悭吝字墨。”

唐僧无奈,又续上两句:“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劲节:“好!好!好个‘吟怀潇洒满腔春’!”

孤直公:“劲节,你深知诗韵,何不再起一篇?”

劲节也不客套:“我却是顶针(接龙)而起——春不荣华冬不枯,云来雾往只如无。”

凌空子:“无风摇曳婆娑影,有客忻怜福寿图。”

拂云叟:“图似西山坚节老,清如南国无心夫。”

孤直公:“夫因侧叶称梁栋,台为横柯作宪乌。”

唐僧听闻忍不住称赞:“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弟子不才,欲再起一句。”

孤直公:“圣僧乃有道之士,且赐教全篇,我等也好勉强作合。”

唐僧再笑吟一首:

“锡杖西来拜法王,愿求妙典远传扬。

金芝三秀诗坛瑞,宝树千花莲蕊香。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立行藏。

修成玉像庄严体,极乐门前是道场。”

四老听闻赞扬不已,十八公拱手道:“老朽不才,勉强作合一首——

劲节孤高笑木王,灵椿不似我名扬。

山空百丈龙蛇影,泉泌千年琥珀香。

解与乾坤生气概,喜因风雨化行藏。

哀残自愧无仙骨,惟有苓膏结寿场。”

孤直公:“此诗起句豪迈,联句有力,奈何结句太过自谦......老朽也合上一首——

霜恣常喜宿禽王,四觉堂前大器扬。

露重珠缨蒙翠盖,风轻石齿碎寒香。

长廊夜静吟声细,古殿秋阴淡影藏。

元日迎春曾献寿,老来寄傲在山场。”

凌空子笑道:“好诗!好诗!真是个月胁天心!老朽自叹不如,却也不得不献丑作合——

栋梁之才近帝王,太清宫外有声扬。

晴轩恍若来青气,暗壁寻常度翠香。

壮节凛然千古秀,深根结矣九泉藏。

凌云势盖婆娑影,不在群芳艳丽场。“

拂云叟:“三公诗律清淡高雅,我身无力,腹无才,却也只能打油几句,见笑!见笑!——

淇澳园中乐圣王,渭川千亩任分扬。

翠筠不染湘娥泪,班箨堪传汉史香。

霜叶自来颜不改,烟梢从此色何藏?

子猷去世知音少,亘古留名翰墨场。”

唐僧:“诸位仙翁舌灿莲花,贫僧游夏莫赞(自谦的意思,孔子写《春秋》时,他的弟子子游、子夏因为才识浅薄根本帮不上忙,连赞扬之词都不能说出口)......只是此刻夜色深沉,三个小徒等候已久,恕贫僧不能久留,特此告辞,还望仙翁指引归路。“

四老笑道:”圣僧莫要忧虑,你我千载难逢,虽夜深却月明如昼,且再坐会儿,待天亮了自当送你过岭与高徒相会。”

说话间,两个青衣女童挑一对绛纱灯笼推门而入,身后跟进一个丰姿仙女。那女子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娥眉秀又齐。下衬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弓鞋弯凤嘴,绫袜锦拖泥。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己。

配图来自《西游记百人百图》——李云中

四老连忙欠身相问:“杏仙何来?”

杏仙作了个万福:“知有佳客在此,特来相访,只求一见。”

十八公指着唐僧:“尊客在此,何劳求见?”

杏仙见唐僧一直弓着身子不敢言语,于是叫道:“快快献茶!”

又有两个黄衣女童近前,一个捧上漆红丹盘,盘里有六盏细瓷茶盂,另一个提一把白铁嵌黄铜的茶壶,在盏中斟上茶水。杏仙先给唐僧奉上一盏,接着给四老,最后自己也端上一盏奉陪。

凌空子请杏仙入座,茶毕,杏仙问道:“仙翁今夜盛会,有何佳句还请不吝赐教同享。”

拂云叟:“我等皆是鄙俚之言,唯有圣僧才识过人,实在令人钦慕。”

“还请赐教。”

四老把先前诗对以及论道之言重述一遍,杏仙闻言:“妾身不才,本不当献丑,无奈闻听如此佳句而情不自禁,勉强奉合一首——

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

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

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

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

四老连连称赞:“好个‘雨润红姿娇且嫩’!清雅脱俗,饱含春意!”

杏仙浅笑作答:“惶恐!惶恐!适才听闻圣僧之作文辞华美(锦心绣口),不知可否赐教再作一首?”

唐僧低头静坐不敢接话,于是杏仙慢慢把身子挪过去,悄声道:“如此良宵,圣僧不寻欢作乐还要怎样?人生光景,能有几何?”

十八公劝言:“杏仙尽有仰慕之情,圣僧岂可辜负?如不见怜,可就不知趣也!”

孤直公也劝:“圣僧乃有德有名之士,应是不喜如此苟且行事。我等若是如此强行,污人名声,坏人德行,可就是一大罪过!若杏仙真有心意,可请拂云叟与十八公做媒,我与凌空子保亲,你二人结成婚眷,可不是名正言顺?”

唐僧闻言惊跳起来大叫:“你等皆是一帮邪物!当时拿砥砺之言引我攀谈,论道也好,吟诗也罢,为何如今设美色来引诱于我?”

四老见唐僧惊怒,各自都咬着手指有些担忧,只是那赤身鬼使近前喝道:“你这和尚好不识抬举!我这姐姐人才俊雅,学识广博,哪一点儿配不上你?莫说是女红针织,但就一段诗律就远胜于你!若你定是不肯苟合,待我也为你主婚!”

唐僧心里惧怕,战战兢兢不敢言语,只是不从。鬼使再呵斥:“我们好言好语你不听从,若是待我们发起村野之性摄去你这一条小命,叫你和尚做不成,老婆娶不得,却不是白白在世上走一遭?”

唐僧只在心中暗想:“我那几个徒弟此时也不知在何处......”想着想着,忍不住泪流满面。

杏仙挨过去,取出一条蜜合绫汗巾替他揩去泪水:“圣僧莫怕!且与我倚玉偎香,耍些乐子去!”

唐僧闻言大惊,大喝一声起身便跑,众人在木仙庵里你追我赶,拉拉扯扯。

话说孙悟空兄弟三人东南西北找寻一夜,待天亮时已穿过荆棘岭,却刚好听见唐僧叫喊,于是也高声叫问:“师父!师父!你在何处言语?”

唐僧闻言忽然有了气力,闯出庵门大叫:“悟空!我在这里!快来救我!快来救我!”

四老、鬼使和杏仙各自幌身不见,猪八戒和沙僧赶到唐僧身前相问:“师父,你怎就到了此处?”

唐僧扯住孙悟空:“徒弟,多有劳累!多有劳累!昨晚我被那个老者抓到此处,又有另外三个老者于此相会,一个个谈吐清雅,极善吟诗作对。约有夜半,一个美貌女子也来到此处,欲与我结姻配偶,那时我才知他们意图,自是不从。无奈他们做媒的做媒,保亲的保亲,主婚的主婚,我与之争执,幸亏你们及时赶到。一则天亮,二来想是他们对你有些惧怕,忽然就消失不见了。”

孙悟空:“师父既然曾与他谈诗论道,可知他们如何称呼?”

“那老者叫十八公,号劲节,第二个号孤直公,第三凌空子,第四拂云叟,那女子被称作杏仙。”

猪八戒:“一众邪物往何处逃去了?”

“方才还在此处谈诗,突然就不见了,应是离此不远。”

师徒四人就近寻看,见一壁石崖上刻有“木仙庵”三个大字,崖前有一株大桧树,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老竹。竹后又有一株丹枫,一株老杏,两株腊梅,两株丹桂。

孙悟空笑问:“你可曾寻着妖怪?”

猪八戒连连摇头:“不知所踪!不知所踪!”

“那十八公正是眼前这松树,孤直公是柏树,凌空子是桧树,拂云叟是竹竿,赤身鬼是枫树,杏仙即杏树,女童即是腊梅、丹桂。”

猪八戒听闻,也顾不上那么多,抡起钉耙,撅起长嘴,把丹桂腊梅、枫树杏树连拱带筑全都连根折倒,树根上一片鲜血淋漓。

唐僧扯住劝阻:“悟能且住!他们虽有邪心,却不曾伤我,咱们且赶路西去吧!”

孙悟空:“师父不可悲悯,待日后他们成精成怪,害人不浅!”

于是猪八戒索性抡起钉耙把松、柏、桧、竹全都筑倒,一众寻路西去。

*昔人在荆棘中谈诗,今日谈诗中有荆棘。——李卓吾

0 阅读:0

一森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