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速收费仍连年亏损,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这是什么原因?

星灿啊 2025-03-09 04:37:03

四月,一条重磅消息传来:已经收费三十多年的广州北环高速公路,终于取消收费了!

这条新闻一下子成了全国热点,也让大家又开始议论一个老问题:中国高速公路收了这么多年费,怎么好像一直在亏钱?

你看美国,高速公路基本都是免费的,人家好像还能赚钱。

而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做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我们收费模式有问题,还是美国免费模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早在1935年,连接美国东部重要城市波士顿和纽约的全封闭高速公路开始建设,这标志着美国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的开始。

虽然当时的汽车性能远不如现在,但美国已经是汽车普及的国家,庞大的汽车数量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战结束后,美国受益于战争带来的经济增长,汽车数量也大幅增加,高速公路建设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当时的总统艾森豪威尔具有长远的眼光,提出了“全美州际公路计划”。

这个计划打算建设总长超过7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把美国54个州中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以此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迅速推进,把各个城市和地区紧密地联系起来。

信源:代表提出“高速全部免费”,替代方案更公平合理!车主:早该如此2022-12-20陇南礼县发布

可惜的是,好日子没能持续多久,进入90年代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慢了下来,高速公路也越修越多,渐渐不需要再建那么多新路了。

所以,高速公路建设开始进入一个平稳发展阶段,到了1997年,美国的高速公路总长度达到了8.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但是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高速公路只增加了1.7万公里,总长度达到10.6万公里。

更让人担心的是,因为时间太长了,加上以前的技术没那么好,很多原本是“高速公路”的路面状况变得很差,有些甚至还不如中国的一些一级公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地球的另一边,中国的公路大提速则要等到改革开放,美国的高速公路网已经覆盖全国时,中国还在努力恢复和发展。

直到1988年10月,上海到嘉定的沪嘉高速正式开通,中国的高速公路时代才算真正到来。

进入九十年代,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汽车逐渐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各地政府都争先恐后地开始建设高速公路,仿佛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修路才能富起来”的说法传遍全国,高速公路被看作是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法宝。

1999年末,总里程仅有1万公里,到2002年迅速增加到2.5万公里,2007年更是达到5.3万公里,这种增长速度令人瞩目。

到2014年末,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1.2万公里,一举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目前,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超过18.4万公里,持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与美国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不同,中国拥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山地丘陵众多。

这意味着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面临更多挑战,需要克服各种自然障碍,例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山架桥、穿隧填海等。

而这些工程无疑大幅提高了建设成本,也给后期的维护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美国高速公路在全球享有“免费通行”的美誉,但仔细分析,并非完全不花钱。

虽然少数州会收取少量过路费,但美国高速公路的主要运营费用来自和汽车相关的各种税收,比如买车要交税,汽油里含有燃油税,还有保险费、车辆牌照费等等。

这些钱持续不断地进入州政府的“钱袋子”,然后由州政府统一规划,拨出款项用于高速公路的维护和运营。

所以,美国高速公路实际上是通过税收这种间接的方式来“养活”自己,相比之下,中国高速公路的收费模式更直接,也更明了。

过路费是高速公路运营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这些钱都用在哪儿了,人们常常不清楚。

实际上,长期以来,中国高速公路都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要偿还巨额的建设贷款。

中国高速公路起步晚,建设费用又高,主要靠借钱,收取的过路费,大部分都用来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而剩下的部分,则要用来维护公路,支付运营人员的工资和管理费用,还要上缴国家税费。

但是,高速公路建设和维护的费用一直在上涨,过路费的收费标准调整却相对缓慢,导致成本高于收费,加剧了亏损的情况,造成了一种“收费越多,亏损越大”的奇怪现象。

举个例子,如果一辆车交了10元过路费,其中大概1元用于公路的日常维护保养,0.6元作为税费上缴国家财政,1.3元用于支付公路运营相关人员的工资以及日常的管理开支,剩下的7.1元主要用于偿还之前建设高速公路所欠下的贷款。

也就是说,收来的钱大部分都用于还债,真正能用于公路自身发展的比例并不高。

中美两国高速公路的运营方式差异,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

美国更强调效率,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他们会优先考虑高速公路的成本效益,比如选址、建设和维护都会精打细算,力求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有时甚至可能会因此牺牲部分路段的质量和安全。

而中国则把民生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也更看重国家战略。

中国把高速公路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保障国防安全的重要基础,同时兼顾社会公平,尽量把高速公路修到偏远地区,方便人们出行,促进城乡和区域的共同发展。

即使高速公路还在赔钱,中国依然大力建设和维护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努力为人民提供便利。

笔者认为

近年来,中国一些经济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广州,开始尝试让高速公路免费通行。

这会不会意味着中国高速公路以后会慢慢变成免费的呢?以后中国的高速公路会变成什么样?

在保证国家发展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怎么才能让老百姓也受益,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到最好的办法?

0 阅读:269
星灿啊

星灿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