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地震时,撇下学生第一个跑出教室的范跑跑,后来怎样

星灿啊 2025-03-11 03:54:25

2008年,汶川地震在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痛,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伤之中,然而,就在这悲痛的时刻,一个名叫范美忠的人,却因为他的行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他不是救人的英雄,也不是遭遇不幸的受害者,而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逃跑者”。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毕业于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一个原本的人民教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选择抛下学生独自逃生呢?

01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都江堰光亚学校的教室里,语文老师范美忠正专注地给学生们讲课,滔滔不绝地传递知识。

突然,地面开始剧烈震动,教室内的桌椅也随之摇晃,打断了他的授课,一开始,和许多经历过小地震的四川人一样,范美忠以为只是寻常的震动,甚至还趁机给学生们讲解了地震相关的知识。

然而,仅仅几秒之后,随着教学楼剧烈左右摇摆,他意识到情况比他预想的要危险得多。

强烈的求生欲望占据了他的内心,顾不上其他,他扔掉粉笔,大声提醒:“地震了,快下楼”,说完第一个冲出了教室,把一群还没反应过来的学生留在原地。

教室里顿时变得混乱,学生们不知如何是好,想出去又害怕,不出去又担心,一些学生跟着其他班级的人跑了出去。

没有老师的带领,他们很茫然,而范美忠拼命跑到学校操场的空旷地带,他跑得太快,到达目的地后,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不停地喘着粗气,心中充满了死里逃生的喜悦。

可是,这短暂的安心很快就被打破了,当其他班级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陆续来到操场集合时,范美忠却没有看到自己班上的学生,顿时感到非常紧张。

信源:“跑跑”范美忠:我还在教书2015-05-12 中国青年网

有其他老师关心地上前问他的学生在哪里,他心里很乱,根本没心思回答,只是不停地看着教学楼的出口,希望能看到熟悉的身影。

一直等到其他班级的学生几乎都到齐了,他才终于看到自己班上的学生跑了出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哭喊,女生们更是大声痛哭,男生们也止不住地发抖,看得出来都被地震吓坏了。

范美忠老师自己跑掉,把学生们丢下的事情,迅速传遍学校,接着又蔓延到全国,变成大家都在讨论的大事。

汶川地震过去十天,范美忠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

02

他在文章里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勇敢奉献的人,只在乎自己的安全,这篇博文不但没让大家理解他,反而激起了更多批评,把他推到了舆论中心。

“范跑跑”这个外号带着强烈的嘲讽意味,从此就成了他的标签,他在文章中提到,当时为了逃命,甚至用了“连滚带爬”这样的方式,虽然有网友觉得可以理解,毕竟生死攸关,做出什么举动都可以理解,但更多的人难以接受。

范美忠说他写文章不是为了替自己辩解,只是想如实记录当时的情形和感受,此后,他还在凤凰卫视的节目中,针对“范跑跑”事件做出解释和说明。

在节目里,光亚中学的校长提到,范美忠平时工作态度认真,教学也尽心尽力,是一位热爱自己岗位的老师。

仅仅说范美忠“道德败坏”,是不是有点简单了?或许应该摘掉“范跑跑”的标签,看看更真实的他。

1972年,他出生在四川隆昌县的一个穷苦农村,家里孩子多,父亲还爱赌博,小时候,他经常挨打,觉得“拳头就是硬道理”。

而母亲为了养家糊口,顾不上照顾他的情绪,小范美忠年纪小,心里有苦只能打墙来排解,这样的经历让他特别强调个人主义,对自由和独立看得特别重,甚至有点偏执。

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历史系,但他没有像别人一样融入集体,反而更加迷茫。

大学四年,他的成绩总是落在最后面,倒不是因为他不爱学习,而是他觉得大学的课程太死板,不能让人独立思考。

03

毕业后,他换了好几个地方工作,最后去了都江堰光亚学校当一名中学老师,这所学校的预科班不用参加高考,也没有固定的教材和考试,这正符合他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教育想法,让他过了一段比较平静的日子。

这些经历慢慢地改变了范美忠的性格和价值观,也为后来地震发生时他做出的选择埋下了种子。

“范跑跑”事件引发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生存权利之间的矛盾,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地震这类突发灾难发生时,人求生的本能也是自然反应,同样重要,值得考虑。

面对地震时,一个教师的行为引发了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法律上,地震属于不可抗力,这位教师的行为可能并不触犯法律条文。

但在道德层面上,他的做法与大众对教师职业的期望存在落差,引起了人们对教师应尽道德责任界限的讨论。

这种行为虽然可能不违法,但人们却认为它违背了教师的职业操守。

“范跑跑”事件后,范美忠的教师资格证没了,教书育人的机会也随之失去,教育部门明确要求撤销他的教师资格,光亚中学也和他解除了雇佣关系,但后来让他以志愿者的身份留在学校。

那段时间他很困惑,在妻子的建议下加入了基督教教会。但基督教强调的“爱所有人”让他更加迷茫:从小就缺少关爱的他,要怎样去爱别人呢?

为了找到内心的平静,他开始认真学习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希望能从道家那里找到答案。

2015年,他离开了光亚中学,选择在家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同时通过讲解《庄子》和《红楼梦》来维持生活。

他还尝试写作,自己花钱出版了《民间野草》这本书,但是“范跑跑”这个称呼一直跟着他,这件事对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笔者认为

范美忠曾在北京开华教育公司当过人文素质讲师,这家公司认可他的学识和教学能力,2010年5月,国家发布教育改革规划纲要之后,评论员刁博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教育要改革就要重新认识范美忠》。

这篇文章让大家重新思考“范跑跑”事件以及当时的教育问题,现在的范美忠,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年轻气盛、充满争议的“范跑跑”了。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他会不会做出不一样的决定?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个人的选择?职业道德和个人权利之间应该如何平衡?

0 阅读:15
星灿啊

星灿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