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加大支持绵阳三连发,中国黑马城市未来已来!

浩宇说趣事 2025-02-08 04:12:45
一2027,绵阳必须建成省域副中心!

2月5日,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2025年推进大会召开。

图源:绵阳发布

会议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决打赢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这场硬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绵阳新篇章。

这是省市使命,必须完成,提神提劲,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是破解欠发达省份“一市独大”,实现全省梯次有序到均衡发展,走共同道路的突破口,同时也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由于历史原因,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要按条件最好到较好再到次好三个梯次建设。

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分别出台《关于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关于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

绵阳独当一面加快建成,宜宾和泸州组团加快建设,南充和达州组团加快培育。

作为第一梯队的绵阳,自1993年以来就是全省二级城市的领跑者,条件最成熟,所以要领衔加快建成。

加快建成第一个省域经济副中心,对四川区域经济持续实现次级突破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自2021年起,绵阳的主要领导开启了持续高配之路。

近几年来,绵阳也很争气,GDP增速持续领跑全省8个主要经济体,持续甩开兄弟城市的围兵堵截。

绵阳领军优势越来越明显

2024年,绵阳实现GDP4344亿,甩开宜宾339亿,甩开德阳1079亿,甩开南充1483亿,甩开泸州1508亿,甩开达州1543亿,甩开乐山1812亿……领军者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与全国比,从2022年到2023年,绵阳在GDP百强城市中连升15位,干到全国第77位,成为全国津津乐道的“黑马”城市。

但到了2024年,全国各省份支持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力度越来越大——

比如遵义在贵州的全力扶持下,GDP率先突破5000亿,再次拉开绵阳的追击;

比如保定,2023年GDP仅为4012亿,2024年在河北的全力扶持下,GDP暴增761亿,达到4773亿,从全国GDP百强城市中跃升13位,排到全国第68位……

2024年,绵阳虽然反超了曲靖,但没能实现“全国超越”的目标,仍居第77位。不进则退,压力山大。

同样,在全国各省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竞争中,四川压力山大。

省域经济副中心的门槛是多少?GDP在全省的占比至少是8%!

2024年,绵阳GDP在全省的占比为6.71%,还差1.29个百分点!

绵阳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时间是2027年!

时间紧,任务重,所以被称为是“一场硬仗”,而且还要必须完成!

二省市同向发力,立起“四梁八柱”

关键时刻,四川对绵阳加大支持力度三连发——

一是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按“一中心一方案”推进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在构筑产业生态圈、高水平开放、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等方面率先突破,建设成德绵产业联动区等一批跨市域合作示范区。

报告截图

绵阳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北翼,成德绵是四川产业发展的天花板。全省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核心,必须给绵阳率先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带来空前的利好。

二是1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绵阳获行使省级用地审批权,简化程序,有利于绵阳加快城市建设。

截图于《绵阳政事》

三是在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2025年推进大会上,省级多个部门负责人表态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履职尽责、主动作为,与绵阳并肩携手、同向发力,加力加劲支持绵阳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助力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科技城优势。

在这座城里,现有国家级国防科研院所20家,国省级创新平台264个,核、空气动力、激光等领域技术居世界一流水平……

图片来自网络

科技实力,比肩北上广深,在2024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城市中排第15位,是中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之一、与成都、重庆并列的成渝绵“创新金三角”,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堪称西部城市中的“扫地僧”。

详见推文:绵阳——中国科技第四城,北上广绵格局形成!

基于这样的科创基因,绵阳在新兴产业表现强劲。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壮大,新型显示、核医疗、机器人、无人机、激光、空天等新赛道强势崛起。

绵阳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绵阳的产业,都是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优势产业,新质生产力强,这在中西部同类城市中,极为罕见。

绵阳现代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多强?

长虹,是中国电子信息航母,九洲是中国空管系统领袖,京东方是全球半导体显示产品的龙头,惠科是全球知名的显示方案综合服务商,其LCD电视面板、显示器面板和智能手机面板的出货量均位居全球前列。

总投资100亿元的惠科Mini-LED、高功率芯片散热封测项目签约落地,绵阳将成为西南地区唯一拥有三座屏厂的地级市。

绵阳在破局中国制造业“缺芯少屏”过程中,即将拥有三座屏厂,可谓“好屏如潮”。

绵阳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已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5年营收有望突破1000亿;智慧显示模组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空天产业对标全国第一方阵,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已被列入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批)培育名单……

可以说,绵阳有厚实的基础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基地,直接拉动消费、金融、教育医疗和交通、物流的大发展。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基地、消费副中心、金融副中心、教育医疗副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就是立起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四梁八柱”。

三剑指万亿,绵阳向山海奔赴

到2027年,绵阳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GDP空缺还很大!

这不仅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恶仗!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绵阳必须拿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拼劲来完成! 

对标省委、省政府《意见》,绵阳制定《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2025年“四张清单”,扎实抓好“八大行动”。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接下来三年,绵阳拼经济、搞建设、上项目、抓发展,干货满满。

比如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

服务保障好在绵科研院所发展,推动院地双向奔赴、相互赋能;持续深化科技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科技创新大平台”,与成都、重庆联手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

成渝绵创新金三角

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及时性,推动绵阳科技“富矿”加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积极开展“‘双向揭榜挂帅’推动‘四链’融合”试点,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推动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比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

聚焦“5+8+2”重点产业链,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加快推进项目招引建设,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绵阳的虹系产业链日益完善

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加快做强国省级产业集群;

增强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着力打造一批百亿“首位产业”。

比如实施消费提质扩容行动——

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抢抓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契机,持续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亲子经济、演艺经济等消费新业态,让消费更旺、经济更活;

积极融入“大九寨”、“大熊猫”、“大蜀道”等文旅品牌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体验性强的文旅项目。

比如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

科学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不断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消除隐患、完善功能、留住记忆、加强管理”理念,抓好老旧小区改造,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加快完善城市新区功能,优化公共服务配套,更好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

……

有量化目标,有行动方案,有考核标准,有点燃奋斗激情、决战决胜的冲锋号!

从创业大道南延线的机械声到高铁南站忙碌的渣土车,从新区建设的春潮席卷到绵阳机场的货运航班正在一件件“绵阳造”行销世界……

一幅幅风劲帆满、生龙活虎的发展图景,强势拉开……

2027年,绵阳率先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初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

这个时候,绵阳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教育、医疗、文化旅游辐射川渝陕甘,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

到2035年,绵阳建成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省域经济副中心,基本建成Ⅰ型大城市,基本实现科技城建设国家战略目标。

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省域经济副中心是个什么概念?GDP在全省的占比要达到10%以上,有望进入万亿级现代化城市行列!

绵阳未来已来

绵阳的未来已来,这是目标,更是使命,也是一座现代化“黑马”城市追梦的脚步与现实的机缘不期而遇,点亮绵阳向日月交光处而行,向辽阔山海处奔赴。

0 阅读:710
浩宇说趣事

浩宇说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