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战略家,他的每一个决策,一经实施总是能收获极大的成果,有些决策不光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直到如今我们都在享受着当初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所带来的福利。
毛主席的计谋之高,即使是瑜亮再世都要甘拜下风。但是有些计策由于太过高深莫测,导致在当时没有多少人看得懂。
就比如1958年,毛主席决定炮击金门,这一决策令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就连当时毛主席点名的总指挥叶飞也深感不解,他直呼:“毛主席的决策,所有人都没懂!”
一、解放台湾不能操之过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帝亡我之心不死,一直在我国的边境地区搞事情。
先是悍然介入朝鲜战争,然后又在越南南方扶持傀儡政权,阻挠越南的统一进程。
台湾国民党当局又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地派遣海空军对我国的东南沿海进行袭扰。
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以东的金门岛更是被蒋介石当成了“反攻大陆”的最前沿,经过不断地设防,将它建设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
从美国先后分裂朝鲜和越南,我们不难看出,美国人遏制他国发展的核心办法就是人为制造国家与民族的分裂,他们对待中国的战略也是如此。
1954年12月,美蒋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企图为美军入侵台湾海峡制造法律依据,妄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做起了“分裂中国”的春秋大梦!
台海附近危机重重,这令毛主席也忧心忡忡,有一次毛主席在北戴河海滨办公时,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对旁边的警卫员说道:“在大洋中有两支重要的暖流,一支是墨西哥暖流,另一支是台湾暖流。”
说到这里,毛主席叹了一口气,他接着说道:“台湾,我们还没有解放她啊!”
解放台湾是全中国人民一直以来的夙愿,但是这事不能操之过急。
彭德怀就曾经指出:“目前解放台湾还不现实,但是态度是要表明的,准备是要做的。解放台湾要卧薪尝胆,做好长期的准备,如果急于求成,容易适得其反。”
1958年7月,美国出兵侵略黎巴嫩,干涉中东事务,制造了举世震惊的中东事件。
蒋介石觉得“时机已到”,企图趁火打劫,不断叫嚣着“反攻大陆”。
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毛主席殚精竭虑,最终作出了炮击金门的决策。
二、炮击金门,一下砸懵所有人
1958年8月中旬,福建前线集结起了地面炮兵36个营、海岸炮兵6个连共450余门火炮,海军高速炮艇4个中队、鱼雷快艇3个大队、猎潜艇2个大队共90余艘舰艇,空、海军航空兵9个团又2个大队、1个中队共200余架飞机。
至8月22日,入闽航空兵先后进行了4次空战,击落敌机4架,击伤5架,基本夺取了制空权。
8月23日,解放军阵地万弹齐发,一颗颗炮弹砸在金门岛的国民党阵地上,一下子就砸懵了所有人。
首先发懵的就是蒋介石,“难道解放军要进攻台湾了?”蒋介石不可思议地问道,昨天还在幻想着“反攻大陆”的蒋介石,此时却变成了缩头乌龟,满脑子只想着向美国摇尾乞怜。
其次发懵的是美国人,毫无准备的艾森豪威尔一下子就将自己的底牌给露出来了,他赶紧发表声明说:“美国不打算直接在军事上介入金、马事件。”
美国的第7舰队在给国民党军舰护航的时候,遭到了解放军的猛烈炮击,更是丢下“盟友”转头就跑,死活不再进入料罗湾。
接着发懵的苏联,当时苏联跟中国闹得非常不愉快,看到解放军炮击金门,他们以为中国肯定会请求苏联援助,于是一边警告美国不要乱来,一边向中国示意可以提供轰炸机援助。
最后作为毛主席亲自点名的前线总指挥叶飞,对此次战斗也并不是很理解。
1949年10月,解放军因为没有渡海作战的经验,在进入金门岛后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最终9000名战士全军覆没。
当时负责指挥这场战役的叶飞自责不已,一直等待着机会复仇,于是当这一命令下达,叶飞恨不得亲自上前线,一举解放金门岛,为当年的9000名战士报仇雪恨!
可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规模炮击之后,毛主席下令“今后逢单日不一定都打炮”,炮击金门进入了打打停停的阶段。
叶飞一开始很懵,但是经过仔细地思考和对国际局势的分析,终于明白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三、毛主席的“一石三鸟”之计
《三国演义》中曹操曾有这么一句话:“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毛主席就是这样的英雄,他从不轻易做决策,一旦做决策那必然是一步极其深远的棋!
炮击金门就是如此,这一招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第一,支持了阿拉伯人民对抗美帝侵略者的战斗。
美国是一个从来不会消停的国家,自它成立以来,没有几年是不在打仗的。
当时美帝正在粗暴干涉阿拉伯人民的内部事务,金门的炮声一下子就把美国人的目光全部转移到了台湾海峡。
为了应对这一突发情况,美军将军事力量紧急调回,这为阿拉伯人民缓解了压力,也为他们的反抗运动争取了时间。
第二,摸清了美国人的底细。
在炮击金门之前,美蒋之间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并且大肆武装国民党部队。
蒋介石倚美自重,以为美国人会为了他进攻大陆,因此变得越来越嚣张。
然而,当炮击发生后,第一个跳出来表示不军事介入台海的人就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的一番言论,立刻就让我们知道了美国人的底细,他们是想通过打“台海牌”来遏制中国,可是一旦台海开战,美国人只会溜之大吉,根本不会为了蒋介石而跟中国作对。
果不其然,事实也是如此,当解放军向美第七舰队猛烈开火时,他们一炮不开,掉头就跑,根本不管国民党军的死活。
摸清了这个底细,我们就能不紧不慢地进行战略部署,反而是蒋介石变得急不可耐。
第三,有效地震慑了蒋介石
曾经有人对蒋介石给出过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说他搞权力斗争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但是让他进行军事指挥,他的水平充其量就是一个突击队队长。
毛主席的战略观、大局观不知道高蒋介石多少个档次,炮击金门再一次证明了二人之间的差距。
蒋介石在这次战斗中的指挥,可以说是一塌糊涂,除了拼命地求美国人支援外,几乎毫无其他办法。
这次炮击也让蒋介石认清了两个现实:第一,“反攻大陆”是绝对不可能的;第二,美国人根本信不过。
也就在这次炮击之后,蒋介石嚣张的气焰逐渐熄灭,最终在晚年走上了和平谈判的道路。
四、总结
炮击金门不光是一场军事仗,更是一场政治仗。
毛主席通过炮击金门,但不登陆金门的方式,故意给国民党留了一条活路。
这样既能形成威慑,又能指引他们走上和平谈判的道路,除此之外还能让国民党看着台湾,令美国没有可趁之机。
解放台湾远没有看上去的那样简单,不仅要靠军事实力,还需要“软实力”,毛主席早就预见了未来的情况,所以通过炮击金门给后人留了一条和平统一的道路。
愿大家继续努力,早日实现国家统一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