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茶叶饮用方式的演变及其对茶生产技术进步的影响

陈馨制茶 2024-03-09 09:38:06

今天与大家分享关于中国茶冲饮文化历史和发展的一些有趣的变更。

中国茶源远流长,从古代的食药两用,历经唐宋,到元朝那时的人们对于茶的热爱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的饮茶方式也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的交融而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再到明清时期的清饮法,中国的饮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是我们今天能品味到如此丰富多样茶叶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我们来谈谈元代的茶。

我们通过分析史料可以发现元代作为整个中国封建史中相对较短的朝代,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和研究。

但是在饮茶方面,它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我们通过分析史料可以发现,随着元代茶叶饮用方式的不断演变,以散茶为主导的茶文化逐渐崛起,一度取代了点茶法成为主流。

同时,对于水果茶、奶茶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饮品的发明和推广,也使元代茶文化丰富多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散茶逐步取代了末茶,而末茶则被淘汰出市场的这个过程始于明朝统治者的强力推动。

随着皇帝朱元璋的《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实录》的诏令发布,“废团改散”的政策将曾经繁荣的龙团凤饼即将走上了历史的终点,取而代之的是自然且易于制成,且冲泡便捷的散茶,这一举动极大地推进了散茶的生产工艺的进步,也为明朝饮茶方式的全面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此期间六大茶类开始逐渐产生和完善许多工艺都保留至今。

明人创造了更加简洁便利的泡茶法这一现象,明朝学者丘濬在其《大学衍义补》中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原始的茶品选项,有末茶和叶茶两种,值得注意的是,元代的《元史·饮膳正要》依然留有末茶的说法。但是如今的社会仅仅在福建和广东的某些地区还有使用末茶的习惯,而在全国范围内,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却是叶茶。实际上,末茶已经不再为人所知。”

由此可知,大约在明朝的中后期,末茶已经变得十分少见了,这些变化都为后来的茶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明朝茶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明太祖之子朱权,他主张简化饮茶方式,并亲自撰写了专著《茶谱》来阐述自己对此的观念。

书中指出:“到了仁宗时代,自从设立了龙团、凤团和月团这三种名目,加上各种香味调味品和金箔装饰物来加以点缀,显然有破坏茶叶本身原味的嫌疑。即便如此,不同地方生长的农作物总有各自的优点,它们各自展现出天然的特性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所以,最好的方式便是直接烹煮茶叶,然后享用,因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茶叶的自然风味。因此,我会采纳这种淡泊的烹茶方法,不再根据特定的要求选择末茶或叶茶,而是尊重当下的情况,自行创新,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这一理念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可,谦虚的品味茶趣的风气兴盛并扩散开来,深深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

如果说在明朝前期,依然保留着煎茶和点茶的传统喝茶习惯,但到明末清初,末茶已然退出历史舞台,冲饮散茶的简单清饮法已经成为了当时人们品味茶的主要方式。

这种饮茶礼仪逐渐在民间普及,并深入人心。

回顾整段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茶的饮用方式经历了几次大幅度的变革。

起初是先茶药法同步实施,之后是唐代的煎制茶饮,再到宋代的煮茶饮用,最后来到了明清时期的简化泡茶法。

这种发展趋势与中国各个时代的社会风俗紧密联系,如今,我国的茶园种植面积广泛,延续了其优越的基因,不仅拥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以及黑茶等等多元丰富的种类,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享誉盛名,备受赞赏。

总的来说,中国茶的发展进程充满了智慧和创新,每一次的变革都意味着体验的拓展与提升。

希望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中国茶。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提出不同建议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

本文由茶人陈馨原创撰写,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叶知识,快来关注茶人陈馨。感谢阅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