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比亚迪天神之眼正式上线,开创了“全民智驾”时代。
目前在智驾领域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华为。那么当销量巨头深耕智驾领域,拿出来的成果能否与智驾领域的“代名词”一战呢?
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共分为A、B、C三个版本,分别对应高、中、低三个档位,本次我们就以主要搭载于比亚迪车型的三目版本的天神之眼,和华为在所有车型上应用的ADS 3.2智驾系统进行对比,看看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的含金量有多高。
平价VS高阶 比亚迪有何差距?
得益于比亚迪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赋予了“天神之眼”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在技术路线上,天神之眼C主要采用了无激光雷达的纯视觉路线,12个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搭载“二郎神”三目摄像头,物体探测精度 1cm,高程感知时延低至 30ms,配合毫米波雷达能够补偿天气及光线对视觉的干扰,解决了传统视觉方案受天气影响的问题。
华为ADS 3.2智驾系统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即视觉 + 激光雷达 + 毫米波雷达,以无图模式为核心,能够实时获取车辆周围环境的详细信息,如障碍物的位置、大小、形状,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的状态,以及其他车辆和行人的运动轨迹,从而做出精准判断,可实现无保护左转等功能,在恶劣环境下能够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其可靠性已经得到了市场充分验证。
天神之眼C基于璇玑架构所打造,由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合而成,赋予了车辆大脑和神经网络,能够实现从感知到思考,再到精准控制和协同执行。
此外,比亚迪也正式宣布了璇玑架构全面接入当下火爆的DeepSeek R1大模型,将云端大模型与强劲的DeepSeek强劲的推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车端A1到云端AI的双循环效率,适配更多用车场景。
华为ADS 3.2智驾系统基于华为自研的 AI 算法和模型,系统能够实时分析周围环境,进行智能决策,如自动避障、智能变道和自动泊车等。其 GOD 大网多模块逻辑模型经过多次优化,算法成熟度较高,能够准确识别各种复杂场景和目标物体。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学习用户的驾驶习惯和偏好,系统能够自主优化路径规划,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驾驶服务。
目前,天神之眼C可具备高快领航HNOA功能、记忆领航MNOA功能和代客泊车AVP功能
高快领航HNOA功能可在高速和城市快速道路上完成上/下匝道、车道保持、巡航驾驶、自主换道等任务,可实现智驾1000公里以上0接管。
记忆领航MNOA功能能够完成红绿灯启停、复杂路口通行、自动超车、全场景绕行礼让、博弈变道等功能,适用于日常通勤等高频出行路线场景。
代客泊车AVP功能可以实现用户下车即走、锁车泊入、随时取物等功能,方便实用。
华为ADS 3.2 系统在高速和城市路况下具备以上功能的同时,还具备多重防碰撞机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自动采取制动或避让措施,确保行车安全。例如,当系统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或车辆突然减速时,会自动触发 AEB 自动紧急制动功能,从而避免或减轻碰撞。
此次发布的华为ADS 3.2 系统在泊车方面进行了重点升级,能够实现自主泊车和召唤功能,允许车辆自主完成从车位出发、经过停车场、闸机、城区及高速导航,直至泊入终点车位的全过程,且只要有空余车位,车辆就能自主完成停车操作,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远程控制车辆进行挪车和召唤操作,无需干预,解决用户停车难的问题。
市场策略谁更有优势?
在市场策略上,在实现智能化的同时,比亚迪也通过自研控制了成本上硬件成本仅为行业平均的40%,通过 “智驾平权” 战略,以低成本、高覆盖率抢占市场。
与比亚迪不同是,华为 ADS 主攻中高端市场,其技术先进性与全栈自研能力是其核心优势,尤其在复杂城市路况和生态互联方面领先。但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渗透率,也正因如此,华为打造了鸿蒙智行生态联盟,构建了“四界”品牌,通过与长安、赛力斯等车企合作,同样形成了高覆盖率。
由此带来的问题也很显著,比亚迪已经形成了自身品牌效应,虽然在智驾领域起步较晚,但依然能够通过庞大的用户群体实现快速部署。而华为虽然也有自身的光环效应,但不同品牌的销量也深受合作品牌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华为与之合作的车企众多,其覆盖场景也将更加广泛,华为智驾大模型采用端到端架构,结合海量真实道路数据训练,决策逻辑更接近人类驾驶习惯,数据多样性和算法迭代速度更具优势。带给用户的流畅体验也能让用户感到物超所值,问界M9在高端市场上形成的销量规模就是最好的证明。
比亚迪是否解决了短板?
在天神之眼正式推出后余承东就表示:“把成本做低,让最基础的智能驾驶辅助普及,值得表扬、可喜可贺,而混淆高阶智能驾驶概念,把最基础入门级的智能驾驶辅助说成高阶智驾,是不合适的。”
目前来看,比亚迪所发布的天神之眼虽然弥补了比亚迪在智驾领域的弱项,但相较华为还是存在不小差距。
但比亚迪这次所发布的天神之眼的确称得上是一次革新,首批搭载“天神之眼 C”的21款车型覆盖了比亚迪王朝、海洋系列产品,下至6.98万元起售的海鸥,上至最新发布24.98万元起的夏MPV均有涉及。
同时,比亚迪能够通过庞大的销量来迅速补充在数据积累上的弱点,通过440万辆L2及以上车辆数据,形成了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
在此之前,早在2018年的时候王传福就曾提出过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的观点,而目前的市场形势以及AI的诞生与大面积推广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智能化的下半场较量才刚刚开始,谁能成为最后的胜者,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