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打胜仗入城,全城百姓夹道迎接,他却笑着对随从说:屠城

奋发小史书 2024-11-09 10:34:59

世人皆知常遇春是朱元璋麾下名将,更知他在鄱阳湖大战中一箭救主,搏得朱元璋赏识。可鲜有人知,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却有着让人不寒而栗的一面。至正二十七年,大军北伐,攻克怀庆城。城中百姓欢天喜地,夹道相迎。常遇春骑在马上,看着簇拥而来的百姓,嘴角突然露出诡异的冷笑。他转身对随从低声说了一句话,随从听罢脸色大变。这句话究竟是什么?为何会让这座城池陷入血雨腥风?常遇春又为何会对手无寸铁的百姓下如此毒手?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隐情?

一、从乞丐到名将的崛起

元末至正年间,安徽定远一个贫困的农家,诞生了一个男婴,这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常遇春。常家虽贫,但胜在家中长辈重视传统教育。常遇春自幼便跟随村中一位退隐老兵习武,以至他后来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骑射本领,多半得益于少时打下的根基。

在十四岁那年,常遇春家中遭遇大旱,颗粒无收。为减轻家中负担,他只得外出讨饭。一次偶然机会,他在路边遇到了几名武师,这些人见常遇春资质不错,便收他为徒。常遇春从此得以系统习武,不仅掌握了精湛的骑射技艺,更学会了行军布阵之道。

至正十一年(1351年),黄河决堤,加之元朝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中以刘福通、韩山童领导的红巾军声势最大。此时的常遇春正值青年,因不堪忍受元廷暴政,便投奔了当地著名的绿林头领刘聚。

在刘聚麾下,常遇春凭借出色的武艺很快得到重用,成为一名小队长。然而,刘聚安于山寨生活,无意参与天下大势,这让常遇春倍感失望。正当他踌躇不定之际,一个消息传来:和州一带有位叫朱元璋的将领,治军严明,爱护百姓,颇得民心。

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常遇春决定离开刘聚,投奔朱元璋。当时朱元璋刚刚攻下和州,正在招兵买马。常遇春来投时,因出身绿林,朱元璋对他颇为戒备,只让他做个普通士卒。但常遇春并不气馁,他深知在乱世之中,真才实学终会被发现。

果然,在一次巡营时,朱元璋亲眼目睹了常遇春的骑射功夫。只见他在疾驰的战马上,连发三箭,箭箭正中靶心。这一手绝活让朱元璋眼前一亮,立即召见详询。在谈话中,常遇春不仅展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更表达了"济世安民"的宏愿,这让朱元璋对他刮目相看。

不久后的一次战役中,常遇春率领百人小队深入敌阵,一举击溃了元军的一支千人部队。这次战功让他得到破格提拔,成为朱元璋麾下的一名校尉。从此,常遇春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也由此走上了一条从乞丐到名将的传奇之路。

二、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常遇春从一名普通校尉起步,很快就在战场上崭露头角。至正十六年(1356年)春,朱元璋决定进攻浙江衢州。这座城池地势险要,城高墙厚,驻守元军有五千之众,城内储备充足。按常理,这样的坚城至少需要月余才能攻下。

衢州之战中,常遇春首创"夜袭突击"战术。他率领精锐士卒三百人,趁着一个雨夜,携带轻便云梯悄悄潜至城下。由于天气恶劣,守城士兵都躲在望楼避雨,城头几乎无人把守。常遇春抓住这一时机,亲自带头攀上城墙,一举拿下城门楼,打开城门,放进大军。衢州就这样在一夜之间被攻下,创下了"疾雷不及掩耳"之势。这一战,让朱元璋看到了常遇春过人的军事才能。

采石矶之战更是常遇春军事生涯的转折点。至正十七年(1357年)秋,元军主帅达识帖木儿率水陆大军十万,准备反攻江南。采石矶处于长江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常遇春受命率军五千死守此处。

面对兵力悬殊的情况,常遇春采取了一个大胆的战术。他将主力藏在采石矶后的山林中,只在江面上布置少量战船作为诱饵。达识帖木儿果然上当,以为守军实力空虚,命令大军分批渡江。就在元军一半渡过江面时,常遇春下令伏兵突起,同时派出火船横击敌军。元军阵型被切断,顿时大乱。常遇春亲自率领骑兵从山上冲下,直取敌军中军。这一战,歼敌三万,俘虏无数,达识帖木儿仅以身免。

但最为人称道的还是鄱阳湖一战。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率军四十万与朱元璋决战于鄱阳湖。战事最激烈时,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率领精锐直取朱元璋的中军战船。朱元璋陷入重围,危在旦夕。此时常遇春正在指挥侧翼作战,一名传令兵飞马报告了这一险情。

常遇春立即率领亲兵赶到战场,只见敌军战船已经包围了朱元璋的座船。情急之下,常遇春从随从手中夺过一张强弓。当时风浪很大,两军战船颠簸不定,想要一箭命中并不容易。常遇春屏息凝神,等待时机。突然,一个浪头托起了张定边的战船,常遇春抓住这一刻,弓如满月,箭似流星。这一箭正中张定边咽喉,敌军主将阵亡,军心大乱,朱元璋转危为安。

这一箭不仅挽救了朱元璋的性命,也为日后常遇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此战过后,常遇春被擢升为元帅,位居徐达之下,成为朱元璋麾下的二号大将。从此,常遇春的名字与"神箭手"、"勇将"画上了等号,在军中威望日隆。

三、残酷性格的形成

常遇春的残暴性格并非天生,而是由其成长经历逐步塑造。据史料记载,常遇春七岁那年,其家乡遭遇元军劫掠。元军不仅抢走了村民们的粮食,还烧毁了大半个村子。常遇春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其叔父更在抗争中被元军当场斩杀。这段童年经历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十四岁外出讨饭时期,常遇春经历了更多的苦难。当时元末社会动荡,盗匪横行。一次,他被一伙山贼抓获,差点被卖为奴隶。幸得同伴相救才得以脱身。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在乱世中,唯有掌握强大的武力才能生存。

投奔刘聚后的绿林生涯,更是加深了常遇春的这种认知。刘聚虽然也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但实际上经常劫掠商旅,甚至对普通百姓也不放过。在刘聚部下的三年中,常遇春参与了多次劫掠行动。这些经历让他逐渐形成了"以暴制暴"的行事风格。

史料中记载了一个细节:常遇春在刘聚部下时,曾建议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袭击一个商队。他让部分人马佯装进攻商队前方,而自己则带人埋伏在后路。当商队回撤时,他突然杀出,一举歼灭了整个商队。这次行动不仅让他在绿林中崭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日后善于设伏的战术特点。

投奔朱元璋后,常遇春的残暴倾向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在战场上得到了更多施展的机会。朱元璋麾下将领中,像徐达这样的主帅往往负责全局指挥,而常遇春则多次担任突击任务,直接与敌军交战。频繁的厮杀让他变得越发凶悍。

至正二十年(1360年),常遇春在攻打扬州时就显露出这种倾向。当时扬州守军顽强抵抗,迟迟不肯投降。常遇春下令在城下竖起京观,将被俘虏的守军士兵斩首示众。这种做法虽然最终迫使扬州投降,但也让他开始以残酷手段著称。

更为关键的是,常遇春发现这种残酷手段在军事上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进攻徐州时,他故意将已投降的敌军士兵分批处决,消息传到城中后,守军士气大跌,不战而降。这种"以威服人"的策略虽然违背人伦,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确实行之有效。

随着战功累累,常遇春的残暴行为也愈发肆无忌惮。他不仅对敌军俘虏施以酷刑,对投降的城池也往往采取屠城的手段。在他看来,这不仅可以震慑其他尚未投降的城池,还能在短期内平定一方,减少后顾之忧。即便是朱元璋对他的这种行为也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军事效率比仁政更为重要。

四、怀庆城的血色黄昏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常遇春率军北上攻打怀庆(今河南焦作)。怀庆位于黄河以南,是元军在中原地区的重要据点。当时城中驻守的元军将领是火篮赤,手下有精兵五千。

城池初被围时,火篮赤曾数次派人出城请降,但都被常遇春所拒。他采取了持续围困的策略,断绝了城内所有补给线路。一个月后,城内粮草耗尽,守军开始大量逃亡。火篮赤见势不妙,在十月初亲自出城投降。

常遇春接收怀庆城的过程颇为特别。他没有立即进城,而是先让部下清点降兵数量,将其分散安置在城外各处。等到第二天清晨,他才率领精锐部队开进城内。当时城中百姓夹道欢迎,还有人献上贡品。

就在百姓以为可以重获安宁时,常遇春突然下令封锁城门,并在城中张贴告示,要求所有十六岁以上的男丁到城中心广场集合,说是要登记造册,分发粮食。消息传出后,城中男子纷纷响应,很快就聚集了近万人。

然而,这个所谓的"登记造册"实则是一个陷阱。当天正午时分,常遇春麾下的精锐士兵突然包围了广场,随后开始了大规模屠杀。据当时留守城中的一位书吏所记载,从午时到申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广场上血流成河,喊杀声不绝于耳。

更为残酷的是,常遇春还下令搜查城中各处,但凡发现藏匿的成年男子,立即处死。这场屠杀持续了整整三天。据不完全统计,此次事件中遇害的平民达到一万三千余人,几乎断绝了怀庆城中的男丁。

屠城之后,常遇春立即派人清理尸体,并在城中张贴新的告示,宣布怀庆已并入大明版图,要求幸存的居民立即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与此同时,他还从附近州县抽调了大批壮丁迁入怀庆,补充人口。

这次屠城事件的起因,据说是常遇春在进城前得到密报,称城中有元廷的秘密组织,准备在明军进驻后发动暴动。但这个说法并未得到史料的明确证实。另有传闻称,这是常遇春为了震慑河北一带尚未投降的城池而采取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怀庆屠城事件发生后,常遇春并未受到朱元璋的任何追究。相反,由于他在北伐战争中战功卓著,很快就被擢升为开国功臣。这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当时的军事行动中,"以威服人"确实是一种被默许的手段。

怀庆城的悲剧在当时并非孤例。在元末明初的战乱中,类似的屠城事件时有发生。但常遇春在怀庆城的所作所为,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其残酷程度,都堪称空前。这座古城在血腥的黄昏中,成为了常遇春残暴性格的又一个见证。

五、生命的最后时刻

洪武三年(1370年)春,正当常遇春率军在山东征战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击倒了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据《明史》记载,常遇春在攻打济南时染上重病,不得不停止军事行动。

当时的军医诊断后表示,常遇春患的是"热疾",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伤寒。这种病在当时的军营中并不罕见,主要是由于饮用不洁的水源所致。但常遇春的症状却异常严重,发病仅三日就已经无法起身。

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出御医赶赴济南。御医带来了当时最好的药材,包括人参、黄芪等珍贵药物。但这些药物对常遇春的病情却收效甚微。到了第五天,常遇春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

就在常遇春病重期间,他的部下李善长送来了一份奏折,报告了山东战事的最新进展。在常遇春病倒之前,他已经攻下了济南周边的十余座城池,只剩下最后几处元军据点尚未攻克。这份奏折被送到常遇春的病榻前,但他已经无法阅读。

洪武三年三月十八日,常遇春在济南驻地离世,享年三十九岁。临终前,他只来得及口述了一份简短的遗书,交代了军务交接等事宜。他的遗体被迅速运回南京,朱元璋特意在城外十里相迎。

常遇春的葬礼规格极高。朱元璋下令将其安葬在钟山南麓,这个位置在当时是极其尊贵的burial地。陪葬品中包括了他生前最爱用的那张铁胎弓,就是在鄱阳湖战役中射杀张定边的那张。此外,他的佩刀、铠甲等随军物品也都被一同下葬。

葬礼当日,南京城内万人空巷。不仅文武百官全部到场,就连一些降将也前来送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送葬队伍中,有一群来自怀庆的百姓。这些人是专程从千里之外赶来,据说是为了确认常遇春确实已经死去。

朱元璋对常遇春的死极为痛惜。他追赠常遇春为武宁王,这是明朝开国功臣中极少能获得的殊荣。同时,他还下令修建武宁王庙,用于祭祀。这座庙宇一直保留到清代。

常遇春死后,他的家人也受到优厚照顾。其子常茂袭封武宁侯,其余子女也都被封官赐爵。但令人唏嘘的是,到了建文年间,常茂因卷入"靖难之役",全家被诛。至此,常氏一族彻底衰落。

在常遇春的墓志铭中,朱元璋亲自拟定了一段话:"自古名将,鲜有全功。常遇春一生征战,未尝败绩,可谓难得。"这段评价,既是对常遇春军事才能的肯定,也是对其突然离世的惋惜。常遇春的墓至今仍在南京钟山保存完好,每年清明时节,仍有人前往祭拜。

0 阅读:2

奋发小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